韩斌
摘 要:水资源紧张是当前世界范围共同面对的难题。我国人口众多,农业生产规模大,水资源需求量大。节水灌溉势在必行。文章围绕节水灌溉相关技术措施进行讨论,分析了我国当前阶段水利灌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介绍了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常用技术,强调了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工作重点。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引言
农业是我国第二大产业,承担着粮食保障安全的重要职责,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和科技的带动下,我国农业发展迅猛,为国家经济发展、安全保障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农业生产水资源需求量大。近年来,水资源紧张问题日渐突出,节水灌溉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节水灌溉工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落实细节。农业生产节水灌溉涉及因素较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推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为农业生产作出重要基础保障,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
1 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灌溉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1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我国农业生产水利灌溉的管理体制发展缓慢,只有抗洪抗旱领域实施了部分改革,采用了项目管理体制,实行收费制度,其余部分基本还还停留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上。管理体制发展水平的滞后,特别是市场体系不够健全,使得农业水利灌溉缺乏对经济指标的考量,经济效益水平较低。
1.2 缺乏足够有力的灌溉管理制度保障
农业水利灌溉是项系统工程,方方面面涉及很多内容,其正常运行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予以规范、指导、保障。当前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管理体系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架构,许多单位部门作用单纯体现在费用收取上。这些部门出于经济效益考虑,随意扩大水量供应,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低效使用和大量浪费,还对我国水价体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管理制度的缺位,不但无法激发农户节约用水的积极性,还加大了水资源的消耗速度。
1.3 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
节水灌溉是先进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产物。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许多地方还仅仅应用于经济作物和示范工程,推广范围十分有限,发挥的作用还不明显。作为一项新技术,其推广过程需要大量资源和政策支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投入不大,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2 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常用技术
2.1 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灌溉是农业水利灌溉的传统作业方式,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灌溉方式种类。该方法以渠道为水体运输主要方式。传统的土渠不具备防渗能力,在输送水量的同时,会有大量水分沿途渗漏,造成水资源的低效利用和大量浪费。相关研究显示,使用传统的土渠输水,总输送量的50%到60%会在输送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掉。采用防渗技术的水渠使用多种方式、材料对水渠进行防渗处理,极大地减小了水量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损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渠的抗冲能力、输水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也获得明显改善。目前常用的水渠防渗技术包括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
2.2 喷灌技术
喷洒灌溉(简称喷灌)是使用动力机、水泵、管道等专用设施、设备对水进行加压,或利用落差势能实现水的输送灌溉的方法。在喷洒灌溉中,水流经由喷头形成细小水滴,水量均匀分散,形成均匀分步的灌溉效果。喷灌技术依赖专用设备。通常情况下,喷灌系统由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单元组成。根据是否可以移动,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其中,固定式喷灌系统最多只有喷头可动,其他部分均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则是比固定式喷灌系统多了个可移动的支管,支管一端装有喷头,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等大部分组成都可以移动,只有水源(塘、井、道等)等处于固定状态。
2.3 微灌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以前生产水平较低时无法实现的灌溉技术先后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微灌技术就是其中一项。该技术利用毛细管作用原理,对农作物根系进行局部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又大幅降低水资源的损失。由于成本较高,多数用于果树、蔬菜、花卉、棉花等宽行距的经济作物。相对于普通的地面灌溉,微灌技术可以节约30%到50%的水。
2.4 渗灌技术
渗灌技术以大量多孔或微孔管道为载体,使水体缓慢、均匀分散到农作物根区地下土壤内部,形成良好的灌溉效果。使用渗灌技术,水渠多数位于地下,水分蒸发量降低,占地减小,不仅不会对原有土壤结构产生破坏,更可以防止杂草和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除了上述技术外,膜上灌溉和污水灌溉技术也是近年来新型灌溉技术,在节约水资源、增产创收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政府投入依赖较大。
3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工作重点
3.1 建立健全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农业节水灌溉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部门和单位,要实现节水效果,单纯依靠某几个单位或区域是不行的。必须站在全国高度,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业节水灌溉体系,从统领全局的角度规划、制定节水灌溉方案,国家政府组织牵头实施。一要加大资源投入,保障节水技术、设备研发、推广、使用过程中的资金、人员和物资需求,完善农业节水灌溉基础设施。二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做好宏观层面的指导和规范,引导农业节水灌溉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三要政府各部门加强沟通,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协调推动节水灌溉的推广实践。
3.2 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和引进
随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对节水灌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节水灌溉技术必须不断更新改进,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要加大节水灌溉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实践应用,在大力开展自主研发的同时,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共同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
3.3 提高农业节水灌溉规划设计的科学水平
农业生产需要上规模才能产生明显效益。节水灌溉同样如此。要实施大规模的节水灌溉,离不开科学的规划设计。在进行灌溉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明确罐区规模大小,在充分利用现有水系的基础上,建设灌溉基础设施,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最大化。
4 结束语
随着人类生产活动日益频繁,水资源紧缺问题愈加严重。我国水资源储量较多,但和庞大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相比还具有很大差距。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各行各业日常工作中必须贯彻的理念。农业作为用水大户,更要坚定不移地走集约、节约用水的道路。要科学规划设计农田基础设施,落实节水措施,积极推动节水灌溉的节约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减轻水资源紧张压力,为我国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温随群.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的思考[J].工程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