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奕
治治坏脾气的金马河
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们坐车赶往此次野外实习第一站——金马河。金马河是一条颇有名气的河,自古以来,它动不动就会发脾气,让两岸洪水泛滥。不过,我们去的时候已经过了洪水期,下车之后,大家踩着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走到河水边。“不要下河,不要下河,不要下河!”导师把重要的事情喊了三遍。的确没有必要下河,岸边的鹅卵石就已经十足引人注目,我抡起手里的铁榔头砸了起来,想对这些鹅卵石的由来一探究竟。鹅卵石的成形不必深究,大抵是流水的常年搬运作用,但是这些石头从何而来?在敲打了很多块鹅卵石之后我们发现,这些岩石呈白色、灰白色且有云母存在,因此初步鉴定为岩浆岩。这让我感到大惑不解,因为通常上讲,河流两岸的堆积物应该为沉积岩,可是金马河的鹅卵石却是岩浆岩,看来这里面果然有故事呢!导师在一旁提醒我们:“千万别忘了还有地形倒置这一说啊,同学们,这是地理学的常识哎!”我们恍然大悟之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本以为有了地理大发现呢,真是敲石头敲傻了。
金马河全长约79千米,河床宽窄不均匀,最宽处有一千多米,平均为300~600米,虽然听上去浩浩荡荡的样子,然而金马河的河床却很浅,再加上地势平坦,所以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很低,每年都有900万吨的物质堆积,令河床逐年加高。枯水期间,金马河流量更小,放眼望去河心滩可谓“寂寞沙洲冷”,这都是洪水对河床的冲刷导致的。而河面起伏不平、河床表面粗糙度,又使得河水流动的难度增大,导致经常洪水泛滥,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为“土地神”的我们,可不能袖手旁观,考察金马河的当天晚上,我们一行人便在导师的循循善诱下进行了头脑风暴。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既然是河床淤积抬高,那么我们应不应该开采河道砂石?又该如何开采?同学们开始争论不休,一方面是开采河道沙石很难控制,一旦无序开采就会严重破坏河床的稳定性,前几年发生的横流冲毁堤防就是最好的例证;另一方面,如果不设法清理淤泥,就无法从根本上治理河床抬高的现象。这时,我想起了治理黄河时将黄河泥沙变废为宝的例子,同样是河床抬高,治理黄河时由于多管齐下,在疏浚河道、保持水土的同时,进行主槽整治和滩区治理,将宽浅、散乱、多变的游荡河段治理成窄深、稳定、单一的河段。在金马河的治理上同样可以借鉴,而且金马河的滩区为层沙层淤,便于开采,只要将年开采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不会影响河床环境。在和其他小伙伴们完善细节之后,我们最终制定出了一套河道治理与砂石开采相结合的方案。
都江堰选址有讲究
第二站是都江堰站,这一站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北边缘,地跨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地形以丘陵为主。都江堰市曾是2008年地震的重灾区,城区80%以上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530多亿。然而,几年之后来到这座城市,当我们从都江堰古城区经过时,看到颇具川渝特色的仿古建筑和具有文化底蕴的街道,大家都心生一种喜悦。都江堰市的灾后重建像是一场重生,政府部门在对古城区进行重新规划和整治改造时,对历史城区进行了保护性开发,还拆除了江都大厦等因地震损坏和与古城不协调的建筑物,最终实现了亮山亮水。
虽然地震给都江堰市带来了巨大的重创,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那次八级地震之后几乎无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因此它也被称为“镇川之宝”。虽然不是水利工程专业出身,但要建造这一项伟大工程也势必涉及到土地及地形分析,我们便打算在此好好学习一下古人的智慧。
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水利工程为什么在这里选址?导师带领大家先到远处高地上俯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来观察地貌。我们发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建造于岷江之上,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岷江到都江堰这一带地势变化较大,岷江从高山峡谷中涌出,江水奔腾而下,到了都江堰这一带则是平原,所以河床陡然开阔,水势变缓,所以在这一地方修建水利工程不容易遇到水流湍急的问题,在地势上可谓得天独厚。此外,我们还对都江堰水利周边的整体地形进行了测绘,此处的地形呈扇形伸展的成都平原的顶部,海拔739米,是整个都江堰灌区的制高点。这样的地理位置,使都江堰既可扼制住刚出峡谷的岷江水势,使其不能直泻成都平原,又可因地势高而控灌整个都江堰灌区,确实是设置渠首枢纽的最佳位置。
值得我们学习的不仅是古人在选址时的伟大智慧,更有几十年来,当地人们“防患于未然”的意识。都江堰每年都进行岁修,根据水文的变化而制定出相应的修改方案,而岁修的传统已经保持了六十多年,这也是都江堰在大地震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之一。
映秀镇“植发记”
我们考察的最后一站是映秀镇,它是四川大地震的的震中和重灾区。与都江堰市整治一新的情况不同,在我们乘坐大巴车赶往映秀镇的路上,随处可见2008年地震时留下的痕迹,两岸荒山的山体滑坡、从山顶上滑下来的落在公路上的巨石等等。连绵的荒山上也都是碎石,就像生了一次大病的女人,头发都掉光了。
这些荒芜的现象仅仅是地震造成的吗?从地理上来说,映秀镇处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很适合植被生长,它的原生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我们在走访和观察中发现,由于多年来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大量遭到破坏,留存下来的植被均属于次生植被。这些次生植被多数为用材林,分为薪炭林和灌木林。一旦到了木材使用季节,薪炭林被砍伐严重,导致地表的平均植被覆盖率很低,再加上山高坡陡,夏季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很容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引发水土流失。
映秀本就土层浅薄,再加上地震,造成了土地石漠化荒漠化,所以远远望去,映秀的山基本上都是赤裸裸的。然而当我们爬上山近距离观察时,我们又发现渔子溪公墓背后的山两侧由于植被的差异又造成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由未被砍伐的高大林木构成的一侧,山坡几乎完好无损,而由低矮的灌木林组成的一侧,因地震和雨水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好几处明显的滑坡。这也让我们明白过来,要想治理当地的水土流失现象,种植一些不易被砍伐的高大林木效果会比较好。那么,哪些植被更适合用来保护水土、又如何种植,才能让映秀重生秀发呢?这成了我们大家重点思考的问题。
根据调研的结果看,映秀的土层浅薄,应该选择生命力强和固土能力强的用材林等高大林木。有同学提出,当地的种植的林木多为桤木,这种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固沙保土的能力很强,加之桤木属于映秀山地的原生薪木,作为大力推广的对象再合适不过。不过这个想法立刻遭到了其他同学的反驳,因为当地的经济并不发达,耕地面积少,当地村民对木材的依赖程度很高,用材林过度砍伐的现象很严重,即使种植了桤木,依旧会被破坏。多番讨论之后,同学们开始慢慢形成共识,在治理映秀镇水土流失的问题上,不能单纯地从土地资源管理角度思考,还应涉及经济发展等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要想减少村民对于耕地和林业的依赖,就必须发展旅游业等多种经济模式,与此同时,要更加立体地整治水土,将生态效应结合经济效应,例如在山坡上部种植用材林,下部种植柑橘、桃树、樱桃等经济果树,这样在为村民创收的同时,又能减少对山坡上林木的依赖,从长远来看就有利于水土的保护,可谓一举三得。这样一来,就不发愁映秀山上长不出“秀发”来了。
责任编辑:曹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