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春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为高等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本文以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深入地探讨了改革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模式流程,以期为云南高等音乐教师提供理论课改革方面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云南 高等音乐教育 理论课 教学模式 分析
新中国成立十年之后,云南就建立了权威的官方高等艺术学府,在音乐教育方面有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底蕴作支撑,具备得天独厚的历史优势。而在中国社会文化科技和城市文明全面发展的当下,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应该如何改革,是云南高校里所有音乐教师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参与探求过程
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分析和改革对高等音乐教育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且需要深思的问题:音乐老师在高等音乐教育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应该担任一个怎样的角色?是音乐知识的权威者、传播者还是学生学习和探究音乐知识的引领者、指导者?
很显然,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程教学的答案是前者。那么,高等音乐理论教学在改革后的答案是不是后者?如果是后者,高等音乐教育的院校和教师就需要转变对音乐教学和音乐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再是一个绝对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而应该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的知识理论,沟通交流音乐体验、探索经验并从中获取音乐意义的动态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基础的理论知识、相关的音乐技能和一定的音乐素质,才能流畅而顺利地完成这一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质量也决定了学生的各项音乐能力在其中的培养情况和形成情况。所以,现代化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设计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主导这样的定位关系来展现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互动过程。
(二)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
在高等音樂现代化的理论课教学模式设计中,教师应该将电脑网络、信息技术工具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的应用从高等音乐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提升到主要地位上来。充分发挥这些多样化教学手段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可持续开发等优势,利用这些多元化教学工具所具有的视听结合、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等功能,使“人机对话”成为高等音乐教育理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人机对话”的教学方式为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和培养学生音乐才华的课堂教学重点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通过传递国内外音乐发展的前沿信息和动态资讯来拓展学生的音乐眼界,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从而培养起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音乐人才。
(三)开展和进行“讨论与实践”的理论课教学
以“讨论与实践”为主要特色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人机对话”的前提之下的。“讨论与实践”教学通过检测和反馈出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论的实际掌握情况,组织和开展各种与音乐艺术审美体验和创造性科研项目相关的音乐实践活动,一次巩固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培养集音乐素质、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于一身的高等音乐人才。学生可以将在“人机对话”中获取的理论知识和音乐问题带到理论教学的课堂之上,通过音乐教师对情景教学、讨论群辩、合作学习、课堂测试和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来巩固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音乐实习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的音乐能力等。
二、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流程
(一)教学原则
在改革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整个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层层递进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只有按照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和流程安排,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落实阶段时间内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对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进和革新。
(二)条件要求
要对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改革,首先就要满足改良的教学模式在硬件和软件这两个方面的条件要求。硬件方面,设置有高等音乐教学课程的学校应该为其理论课程提供高多媒体电脑教室和普通的音乐大教室这两个基本的教学场所。教室内部的硬件设置和安排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而做出相应的补充和完善。软件方面,教师应该在进行理论课教学之前准备好理论课程的教学计划、“讨论与实践”模式的教案设计、音乐教学的基本软件、网络查询指南和教学指导手册等。
(三)具体流程
第一个阶段是占了一半总课时的基础训练阶段。以基础的高等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师范围内“讨论与实践”的讲座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除了学习像五线谱、音阶辨识和音调控制等基本的音乐原理以外,学生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乐器进行演奏学习。通过对理论课程的基础性音乐知识和与之相应的基础性演奏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为学生奠定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并帮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音乐技能。
第二个阶段是占了总课时10%到20%的教学实践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理论的实践性质和音乐教学的计划安排而参与和进行课内外的实践活动。以云南师范大学的艺术学院中的音乐学专业为例,进修方向是师范类的学生可以在学院或老师的推荐之下到中、小学或幼儿园等音乐教师的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实习。而进修音乐欣赏、民族音乐、音乐发展史和合唱指挥等其它方向的学生则可以到普通大专院校的艺术学院或本科普通科系的选修课程中去进行像音乐讲座、音乐辅导或专题采风等音乐实践活动。还有一些进修的是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等方向的学生还可以跟随自己本专业的导师或讲师参与和进行一些音乐方面的创作或科研活动。
第三个阶段是占了总课时20%到30%的查漏补缺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第一个阶段一样,但是经过了第二阶段实践活动的学生已经培养和具备了一些理论联系实践的知识和技能。高等院校中的音乐老师需要做的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学生回到课堂查漏补缺,在新的知识能力水平上做出进一步的学习、研讨和提高。
第四个阶段是最后的结业阶段。学生需要完成音乐专业毕业论文的写作和答辩。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实践经验用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对自己在音乐理论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以及这些理论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进行学术分析和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学院和教师报告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成结业。
(四)流程说明
整个高等音乐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被细致地划分为四个阶段,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遵照课程安排的时间顺序进行教学和学习。理论课程的每个教学阶段中还要注意考试的合理设置。知识单元的能力考核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随机测验为主,判定能力高低的标准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评价系统来进行衡量并记录在案。结业性的期末考试则应该以课程论文的完成质量和论文答辩时的实际水平为参考依据和评价标准,再把记录在案的平时成绩按照一定的分数比例加入学生的最终成绩中,就可以得出学生在音乐理论课程中的总成绩了。
三、结语
在设计云南高等音乐教育中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时候首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师生共同参与探求过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进行教学,积极开展“讨论与实践”教学。而改革中的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满足硬件和软件上的条件要求,分四个阶段逐步完成教学流程。
参考文献:
[1]马雁.对当前云南高等音乐教育的思考——从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谈起[J].大众文艺,2011,(07).
[2]申波.云南本土民歌资源的文化守望与教学耕耘——“民歌进课堂”的一次有益尝试[J].中国音乐,2010,(03).
[3]赵亚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思考——以丽江师专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为例[J].科技信息,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