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中学习焦虑情绪的调控策略的研究

2015-05-30 10:48:04陈如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应对策略

陈如山

【摘要】在上世纪50年代,国外的心理界就开始了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焦虑情绪问题的研究,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中心多为中学生,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并没有进行过相关的研究,虽然中职生与中学生在年龄问题上属于一个等级,但是两者面临的社会压力则截然不同.针对当前数学学习中焦虑情绪在中职学生里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从中职院校的自身特点入手,分析了焦虑情绪的成因,并对于此提出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学学习焦虑;应对策略

焦虑情绪在广大的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国内专家学者只是对于中学生的焦虑心理做了研究,但是忽视了中等职业院校的广大学生,这两者虽然在年龄上不存在什么差异性,但是在面对社会的压力以及学习的压力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中职生群体是一个学习基础差的群体,很多的中职生在数学学习方面都存在着焦虑情绪,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很不利.

一、中等职业数学课堂焦虑情绪的定义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

中等職业学校是对于初中毕业未入高中的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地方,学制与高中一样也为三年制.中等职业数学课堂就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环境下,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对于数学知识的研究.

(二)焦虑情绪的定义

焦虑情绪是指对于自己本身所感到不愉快的事物的一种适应行为,表现为对于某种事物的达成需要特别的努力的前提条件下,在潜意识里却对此感到对此无能为力的一种苦恼情绪,按照其程度可以划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以及高度焦虑三大类,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而言,这种焦虑是在数学课堂上对于数学知识无法充分吸收理解而感到的苦恼,对于数学考试不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而感到无能为力的一种心理.

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中学生焦虑情绪的调控策略的研究

(一)中职生的焦虑情绪在数学课堂的表现研究

1.对于自己失去信心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前的学习经验对于自身的数学学习并没有促进作用,再加上中国式教师总喜欢给学生排名次,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于自己能否学好数学产生了质疑,对于数学的学习失去了信心,一旦这种思维形成,就会很难再有改变,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比较的自闭,对于老师的提问显得没有热情,形成一种“教师课堂上所讲的知识和所提的问题自己肯定听不懂,肯定不会做”的惯性心理.继而,对于自己失去了信心.

2.注意力不集中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本身学习能力差的情况下,加之上家长对于学习成绩的要求,在心理上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在对于自身条件没有准确认知的情况下,会产生一种苦恼的心理,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听课走神,在测验中对于题目存在遗漏的情况,对于学习的效果有很大的降低,从而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倦,将更多的兴趣转移到其他的事物上,对于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

(二)中职生的焦虑情绪产生原因和危害的研究

(1)不同年级的中职生对于数学焦虑的情况

由上表1可知相对于低年级同学来说,高三年级面临的压力很大,所以高三年级学生对于数学的高度焦虑比较严重.由表2可知男生在理科逻辑思维方面比较具有优势,相比于男生而言女生对于数学的高度焦虑比较严重.

1.缺乏关心与鼓励

中职生的基础比较差,在学习上难免会有些吃力,如果没有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去推他们一把,他们很容易就会滑向焦虑的情绪之中,而这种力量的来源就是老师与家长的鼓励和关心.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这时老师如果不予以鼓励引导,学生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直至对于数学产生抵触情绪.他们的心理特征很特别,渴望被发现,被鼓励,但是又害怕失败,不敢去进行尝试.家长对于成绩过分的要求,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差的批评,这些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厌倦.

2.教师对于教学形式化

在当下对于考试成绩以及高学历重视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为了毕业能够好谋生,也不得不将目标升级到等级考试上来.在成人高考等其他考试的驱动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把三年才能够学完的知识压缩到两年来完成,所以教师对于教学任务趋于形式化,使得课堂成为老师一人的舞台,学生只是知识的被灌输者.由于数学本来就只是枯燥的演算,教师一枝独秀的模式就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枯燥,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更加的焦虑,最后导致学生对于数学失去兴趣.

(三)对焦虑情绪的调控策略的研究

1.学生对于焦虑自我调控的研究

学生对于焦虑的自我调整,首先教师应该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因材施教,不能够不加区分一概而论,因为每名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会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对于好的学生则要求其对于自己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对于中层学生来说要求他们掌握公式并且灵活运用,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则要求其能够对于公式进行背诵并能够进行运算.这样使得各个层面的同学,对于自己的目标都会很快的达成,从而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认识到数学学习也不是很难,进而一点点的提升自己的目标,从而由畏惧数学变成挑战数学的心理.

2.教学内容对学生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兴趣,这样才会激发他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从而克服对数学课堂的焦虑情绪.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对于教学内容进行转变,让学生听起来感到有乐趣,从而会对之产生兴趣.比如,在讲述轴对称与中心对称时,可以用我国传统的京剧脸谱和太极八卦图来演示,这样使得学生对于学习会感到有趣,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焦虑情绪.

3.师生关系对学生焦虑情绪影响的研究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课堂气氛的调节会十分有用,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只是高高在上的话,那会使得学生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从而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恶.这就要求师生之间要善于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这样教师就会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更好的掌握,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师生之间通过互相交流,也使得那些害怕失败的学生对于老师产生亲切感,这样对于学生的焦虑情绪的缓解有很大作用.

4.学生适度焦虑情绪的研究

适度的焦虑情绪对于学生来说就是适度的压力,如果学习太过于安逸,那就会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会使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于学习很不利.所以还是要使其保持适度的焦虑情绪,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建立合理的目标,以便于更好的向目标迈进.同时还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会去勇敢克服.这样对于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中等职业学校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去帮助他们,去关心鼓励他们,使他们尽快的从焦虑情绪中慢慢地走出来,走出自闭的心理状态.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就还需要有适度的焦虑情绪,作为他们学习中的压力,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适当的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才能使他们更好的进行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赵丽娟.高中生数学学习焦虑:问题与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8:31-35.

[2]刘效贞.不同情境状态下数学焦虑对估算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

[3]刘一.数字故事促进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王同义.高中学生数学焦虑的课堂教学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学校应对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科教导刊(2016年25期)2016-11-15 17:34:21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发展探讨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25:06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新闻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17:40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3:29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