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华
早就听说美国人的垃圾处理是一门学问,不但生活垃圾、报纸书籍、矿泉水瓶、易拉罐等要分开处理,就连扔垃圾的日子都是不同的。这次去美国进修,我不仅切身感受到了美国的垃圾文化,更对美国人扔废品的细节处理“刮目相看”。
刚去的第一天,来接我的是一位刚在那定居不久的香港朋友,他是公司总部的中层领导,收入不菲,经济条件尚好。车行至半路,在一栋别墅门口,他突然停了下来,下车后围着路边的一把实木靠背椅转了一圈,然后兴奋地喊我下车,要我帮他一起将这把椅子抬进后备厢。我疑惑地问:“这是别人的东西,这样直接据为己有,能行吗?”他笑了,用手指着一张写有“免费”字样的标签说:“你看,这是主人丢弃的东西,明确标明有需要的人可以随便取用。”
这把椅子所用木材上好,七八成新,这么好的东西都扔掉了,我不由得对朋友感叹道:“美国人真是慷慨大方啊!”朋友说:“这叫物尽其用。在美国,不仅穷人会捡废品用,就是有钱人,如果遇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他也会很坦然地捡走。我刚来这里的时候,家里的沙发、电视机甚至电饭锅都是捡来的,省了不少钱啊。”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仅对“美国人扔的废品都是宝”有了深切体会,更被美国人处理废品的细节深深感动。
我住的是公寓,那天我到隔壁去借螺丝刀,房主是个寡居的老太太,正在卖力地擦拭一件插花瓷瓶。知道我一会儿要出去后,她便请我帮忙,把那件瓷瓶顺便带到垃圾桶处扔掉。我大惑不解,既然不要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地去费力擦拭呢?
老太太却说:“在美国扔废品,一定要弄得整洁干净才可以扔掉,一来为了别人取用方便,二来更是对取用之人的尊重。”接着,老太太郑重其事地对瓷瓶进行了包装,用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得严严实实,好似商店里售卖新商品一样。我看着她这一板一眼的样子,禁不住哑然失笑,一件不值钱的破瓷瓶而已,至于如此吗?
最后,老太太又找来笔和标签纸,写上了大大的“易碎插花瓷瓶”字样,贴在了外包装上。我拿着这件被主人丢弃却如此细致地包装打理过的废品,突然感觉这件废品的价值被无形中提升了,显得异常珍贵起来。
那段时间,自从知道废品里能捡到宝贝后,我也时常留意着。别说,还真让我碰到一个大件,那是一台看上去较新的洗衣机。奇怪的是,所贴标签上的字比较多,不像之前简单地标有“免费”或“正常使用”的字样。我英文不是太好,但也看懂了个大概,大体意思是:洗衣机的某个部件损坏,只要更换一下便可正常使用。看到这里,心里一阵温暖,被主人的这份为他人着想的体贴感动着。果真,我把洗衣机送到维修店,只花了几美元便解决了问题,洗衣机运转正常,一直用到我回国。
这种极具周到和细致的扔废品的方式,在美国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约定俗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于是,在垃圾堆里淘宝便成了一件对于任何人都方便、省钱而又幸福的事。看似“多此一举”的行为中,这多出的“一举”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人际交往哲学:方便他人,就是方便自己;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选自《时代青年·悦读》2014年第3期)
读后一品
我们每天都会制造许多生活垃圾。对于这些垃圾,我们往往会一扔了之;而对其中一些尚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我们可能会送给亲戚、朋友或邻居,以使其实现最大的功用。但是,你是否能在将废品友善地送给陌生人前将其擦拭干净、精心包装呢?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此一举,但这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读了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思有所悟
1.文章第一段说“美国人的垃圾处理是一门学问”,这里的“学问”有哪些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二、三两段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段说“被美国人处理废品的细节深深感动”,作者讲了哪两个细节?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品析文章第六段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中的“多此一举”的?在“多此一举”中有哪些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晔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