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静
看到许晴在《老炮儿》里演个胡同妞儿,感觉总有点怪怪的。不是北京出生的女孩就是北京大妞,她们中的很多人是随着南方父母来到北京的,或是伴随新中国的建设入京,或是很多人已经没听说过的借调、对调这种方式。许晴竭力把“话匣子”演得侠义豪气,但她天然的媚态不是京妞的特征,因此依附于媚态之上的俠义就显得不伦不类,像混进豆浆里的牛奶无法调和。
银幕上的北京大妞至少有三代(我说的这些必须是京籍,斯琴高娃演的虎妞很好,但她毕竟不是北京人),《京都球侠》里的王姬是一个。这是一部非常久远的电影,王姬演的北京女孩叫二妞,印象很深的是对着一群光膀子大老爷们,她骂他们“放屁”,当时觉得好粗鲁,但是好过瘾。
和王姬同时代,最典型的北京大妞就是《甲方乙方》里的刘蓓,她说话有个特点就是侉,你可以理解为松弛,嘻嘻哈哈,还有一点可爱的小轻浮。什么大事在她嘴里一过就轻飘飘了,贼都进屋了一听她轻快的声音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正因为刘蓓有这个特点,《编辑部的故事》里让她演淑女时就设计成哑巴,不让她开口。但她自有一种风流态度,《甲方乙方》里有两段是她扮成青衣和阿拉伯公主去迷惑胖子李琦和刘震云,那种婀娜婉转,真能逗得男人丑态百出,但刘蓓的逗又是收放自如,脸一板正大仙容,令人不敢真的造次。毕竟北京妞身上的那种侠气,男子气让你觉得她们并不是好惹的。宋丹丹是地道的北京人,但她身上又没有大妞气,她那个是妇女气。
第二代北京大妞是徐静蕾,她说话其实也侉,但没有刘蓓式的幽默感,不吃逗,只觉得挺厉害的。她和佟大为有部电影叫《我爱你》,根据王朔小说《过把瘾》改编,那电影从头吵到尾,我个人觉得那是徐静蕾最展示演技的片子,尤其是吵架部分,那小嘴叭叭的,比机关枪还厉害,每句话都直往心窝子里戳,搁一般男人早忍不住上手了。这也是北京大妞的特点,她爱你,但绝不饶你。嘴上不饶人,往死里损,但不代表她不疼你,这种骂战是一种亲热的表示,不喜欢你她根本懒得理你。北京女孩是少有的愿意养着男人的,只要看你好,那就怎么都好,懒也好,馋也好,不上进也是一种好。所以王朔说他的别墅都是徐静蕾赞助的。
第三代京籍女演员应该以杨幂、刘诗诗为代表。杨幂是南城人,按说是地道北京人,但如果一提杨幂,很少有人会联想到她是北京人,不知道为什么她的口音也总觉得不太像,老觉得是个南方女孩假扮的,她的行为作派有点像北京大妞,找个没有自己有名有钱的丈夫。刘诗诗和她类似,平时说话粗声大气的,偏偏电视剧里配个弱柳扶风的细嗓子,择偶时又暴露了她北京姑娘的本质,只要自己喜欢,外人怎么议论都不在乎。如果不是公司总让她演些看不出来历的古装剧,如果她能真正的有时装剧的机会,或许我们认识的又是另外一个她。
一定有人会提到王菲,说她才是真正的北京大妞。可能是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黎明的演唱会上,她用粤语唱歌说话,艺名王靖雯,在香港娱乐圈先过了一道水,怎么都没法把她作为北京大妞的代表了,就像一提起杨颖,很难联想到上海姑娘,而是些别的更显著的标签。
摘编自1月2日《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