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亮
大豆疫病与灰斑病危害症状,针对影响两种病害的发病因素,提出防治方法。
1. 大豆灰斑病
1.1危害症状
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主要为害大豆叶片,也可侵染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生出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圆形褐色病斑。此病主要为害成株叶片,病斑的边缘褐色,中央现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密生霉层。病重时,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籽粒病斑明显与叶斑相似,为圆形蛙眼状,轻病粒仅产生褐色小点。
1.2影响因素
1.2.1气候条件:大豆灰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28℃,在北方,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下旬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的年份,此病发病重,8、9月多雨的年份,种子带病率高。苗期遇低温多雨,土壤潮湿,地温低,幼苗出土困难,发病重。大豆开花结荚后如遇多雨天气,相对湿度大,病害会很快流行。
1.2.2其他因素:大豆种子带菌率高,病株残体未清理彻底以及大豆连作等使田间菌量大,发病也较重;低温高湿地发病率常常高于岗地。
1.2.3品种:品种抗病性明显影响病害在田间的流行,高感品种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形成的孢子量大;抗病品种则发病晚、病斑少、孢子量小。
1.3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用6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避免重、迎茬,合理輪作,清除病株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减少越冬菌量。在大豆花荚期,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kg/hm2对水30kg/hm2,用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喷雾防治,7~10d后再喷1次,以控制籽粒病害。
2.大豆疫病
2.1发病条件
2.1.1温度湿度和土壤
大豆疫霉只能以游动孢子直接侵染寄主发病,而游动孢子的释放和运动必须具有流动水,因此,土壤水分是影响发病和严重度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
2.1.2寄主的抗病性
无论是抗病品种、耐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大豆疫霉均可浸染并在根或茎组织内形成卵孢子,但在抗病品种上,大豆疫霉侵染24小时便停止扩展,且形成的卵孢子较少。
2.2危害症状
大豆疫病为毁灭性病害,一般发病田块减产30%—50%,高感品种损失达50%—70%。严重地块绝产。大豆疫霉可侵染任何生育阶段的大豆寄主,包括幼苗出土前的烂种,烂苗和出土后的幼苗,造成猝死、缺苗、断垄,在成熟前的侵染,造成植株矮化,甚至枯萎死亡。大豆种子萌发产生根及下胚轴时即可被大豆疫霉侵染,受侵染的根及下胚轴呈棕褐色。出土后至二叶期,主根受侵染时也呈棕褐色。三叶期到成熟前,在感病品种上,光是下部叶片黄化并向上部叶片扩展,茎基有棕褐色条纹状病斑,然后整株枯萎死亡,但植株不倒伏,叶片不脱落,内部病状为木质部和锥管束变色,在耐病和抗病品种上,病状常仅限于侧根腐烂,有时茎部有狭长的棕色、凹陷条斑,植株不死亡,仅矮化和轻度失绿,但仍可造成产量损失,有时可达40%。大豆疫霉一般不侵染大豆叶片,但因大风暴雨病原飞溅至幼嫩叶片上时,可侵染叶片,造成叶片黄化枯萎;湿度大量,病害可向叶柄和茎部扩展。大豆疫霉是典型的土壤真菌,只能以抗逆性很强的卵孢子在土壤中和土壤中的寄生残体内越冬并长期生存,其菌丝、孢子囊、游动孢子、休止孢等无性繁殖器官则不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
当春季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卵孢子即打破休眠萌发,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在田间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随流水在田间作较远距离的传播,成为初次侵染源。游动孢子受寄主根系分泌物的吸引,朝根系游动并在根组织上休止、萌发,产生压力胞穿透寄主表皮,在寄主细胞间通过吸器作寄生生长,同时在受侵染根系的表面形成大量孢囊,并将游动孢子释放到土壤中,随流水传播,成为二次浸染源。其实,由于土壤中始终存在卵孢子,只要条件合适,卵孢子即可萌发形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造成侵染发生,所以田间发病时,并无明显的初次浸染发病和二次侵染发病的界限。
2.3防治措施
2.3.1化学防治
用瑞多霉作种子处理时可有效抑制苗期猝倒。瑞多霉是内吸性杀真菌剂,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保护根系的能力较弱。此外,瑞多霉还可用做土壤处理,尤其是和耐病品种结合应用时效果较好。
2.3.2综合防治
如耐病品种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耐病品种和耕作措施相结合,生物防治和抗病、耐病品种相结合等。
(作者单位:152514铁力市桃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