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阅读发展模式探析

2015-05-30 13:19:04张倩
2015年26期

张倩

摘要:豆瓣阅读自2012年1月推出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在数字出版领域占据自己独特的地位。本文拟对豆瓣阅读的发展模式进行探析,分析豆瓣阅读的各个子项目,最后给出自己的结论。

关键词:豆瓣阅读;豆瓣网;自出版

一、豆瓣阅读简介

2012 年 1 月,以文化氛围浓厚而闻名的豆瓣发布了其阅读产品——豆瓣阅读,开始进军数字出版领域。豆瓣阅读涵盖了小说、生活、美食、旅行、科幻、幻想、随笔、散文、文化、诗歌、画册、原版外语作品等多种阅读类型。豆瓣阅读产品不仅包括对已出版书籍的数字化,和其它电子书店不同,豆瓣在2011年11月启动了投稿系统,个人可以向豆瓣发送自己的作品。

豆瓣阅读作为豆瓣旗下的电子书阅读和售卖平台,用户既可以在PC端购买和阅读书籍,也可以在移动端应用或Kindle中离线阅读。豆瓣阅读采取 “免费试读+付费购买”的模式,阅读器支持移动端离线阅读,并延续了豆瓣的传统——即豆瓣受众在阅读完图书之后可以对作品进行评分,也可以写书评,借助豆瓣广播,将这些评论扩散开来同时新增当页推荐功能,受众在阅读图书时若对某一页产生感想即可通过豆瓣网马上传播。

二、豆瓣阅读发展模式

(一)自出版模式

自出版(Self-publishing),指图书或其他形式的出版物在没有第三方出版商参与的情况下,由作者进行出版的新兴出版业态。在图书自出版模式中,作者控制整个图书出版过程,包括图书装帧设计、体例、价格、发行、市场营销和公关等工作。自出版模式并非豆瓣首创,早期的榕树下和盛大文学都采用这样的模式。

豆瓣阅读沿袭了豆瓣网一贯的风格,显得“很文艺,很小清新”。自2011年11月启动投稿系统至2015年8月25日,已有5768部独家作品在豆瓣阅读进行销售,7392位作者在此写作。豆瓣阅读向所有人开放投稿系统,任何人只需有作品,都可以向豆瓣阅读投稿,申请成为作者。豆瓣阅读和作者之间按作品的销售额进行三七分成,豆瓣获得收入的30%。

从2005年成立到现在,豆瓣更知晓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并可以根据用户的读书标记为用户推送电子书购买链接并进行相关推荐。豆瓣阅读的优势在于,他们不仅仅只是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出版平台,也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其作品进行推广。此外,豆瓣阅读也会帮助优秀的作者出版纸质作品,作为代理人帮助作者联系出版社。目前,已经有19部豆瓣阅读原创作品出版为纸质书。

(二)专栏和连载

豆瓣阅读专栏和连载于2013年11月初开放申请,读者已经可以在豆瓣阅读上订阅专栏和连载,前三篇默认免费,之后,作者可以自行决定何时转为付费。目前,豆瓣阅读上线的专栏数量为1119个,连载为855个。想在豆瓣阅读上开设专栏或连载,首先必须先成为豆瓣阅读作者。在申请开设专栏和连载时,个人需要填写一份创作计划,并提供第一篇稿件。编辑审读通过之后,这个专栏或连载就可以开设了。

在笔者看来,电子书品种过少是豆瓣阅读加紧内容建设的最大原因。除了兼顾传统出版社纸质书的数字化外,豆瓣阅读还鼓励作者在他们提供的平台上进行自出版。一方面,豆瓣阅读希望借专栏和连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作者来豆瓣阅读进行创作,尤其是独立作者,将他们留在自己的出版平台上;另一方面,鼓励自出版可以填补其电子书数量不足的先天缺陷。

(三)豆瓣阅读同文馆

2013年7月,豆瓣阅读同文馆正式上线,同文馆是一个面向所有译者的长期翻译项目,通过深挖、细读、精译将优质的外文内容以电子书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豆瓣阅读上大多数作品是由作者本人直接授权中文翻译的数字版权,采用销售分成制,作者分成70%,豆瓣30%,没有版权引进费。在译者招募方面,豆瓣阅读采用传统的方式:网上公开试译,最优秀者获得翻译资格。译作会以电子书的形式在豆瓣阅读平台上出售,译者收益包括翻译稿酬及销售净收益的20%分成。目前,豆瓣阅读同文馆已发布的译作总共62部,作品的售价均在0.99元—4.99元之间。

与传统出版业相比,网站在引进海外版权时速度更快。传统出版业引进海外版权一般至少需要9个月时间,而网站引进海外图书版权一般只需3-4个月。引进版权后将完成翻译的作品放在豆瓣阅读上直接进行销售,减少了中间的销售环节,同时节省了翻译费用,为网站节约了成本。

(四)传统图书的电子版销售

除了个人投稿系统外,豆瓣阅读还销售已出版书籍的电子版。目前,豆瓣阅读架上的电子图书20910本,杂志1939本。与当当、亚马逊等电商巨头相比,豆瓣阅读电子书数量远远不能与其相提并论,电商巨头们以品种丰富著称,而豆瓣想做的是与其网站文化氛围相匹配的阅读,其电子书大都是独家销售,市场定位以小众为主。豆瓣阅读传统图书电子版销售是一种“小趋势”,正如长尾理论所阐述的那样,无数个位于曲线“尾部”的“小趋势”产品数量相加,也可以得出惊人的总数。

三、豆瓣阅读与豆瓣网的融合

(一)豆瓣阅读与豆瓣网

豆瓣是一个社交网站,这个社交网站骨子里里外外透露着一股浓浓的文艺气息。社交网站最主要的特点之一就是互动性强,在豆瓣,每个读者都有机会与作者进行沟通,读者可以在豆瓣网给作者发送豆邮与作者进行交流。有了来自读者市场的压力,作者不得不努力提高写作质量,因而,豆瓣阅读作品的质量就有了保证。

社交媒体时代,一切都是碎片化的,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写作,豆瓣阅读的自出版模式适应了碎片化时代的读者需求。在阅读终端越来越移动化的今天,自媒体式的独立写作成为可能,作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碎片化写作、自助式出版,读者也可以随时选择性付费阅读或者对免费内容进行试读。移动互联网正在一步步侵蚀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改变原有的出版结构。

豆瓣以一个中介的身份帮助读者跟作者实现沟通,在帮助作者完成数字出版的同时,满足读者的多种多样的阅读需求,最终通过分成实现商业价值。豆瓣不仅销售电子书,而且通过数据挖掘和算法,可以将作品推荐给有阅读兴趣的读者,收到推荐的读者又将作品推荐给友邻,好作品会一传十,十传百。

豆瓣网9024万注册用户为豆瓣阅读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而豆瓣阅读如何依托豆瓣网进行更好地发展是接下来豆瓣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豆瓣阅读与豆瓣读书功能的整合

豆瓣读书是豆瓣网的一个子栏目,自2005年上线,已成为国内信息最全、用户数量最大且最为活跃的读书网站。豆瓣读书以书为媒介,通过书籍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将千千万万的读者凝结在同一社区中,让爱书的读者有了交流和分享的平台。经过九年的发展和沉淀,豆瓣读书累积了优质用户群体,这些用户是豆瓣读书最宝贵的资源所在。

用户提供的海量图书信息和标记打分功能为豆瓣读书积淀了海量的数据,使其成为发现书籍的书库。当前,人们越来越适应在移动终端进行阅读,移动端阅读软件不仅可以评论、标注笔记、分享、建立兴趣社区,更重要的在于数字化的阅读保存下了读者的阅读和购买行为,其阅读行为和阅读状态可以始终保持一直。智能化的数字阅读为读者省去了一切麻烦,简化了豆瓣读书现有的“读过”、“在读”的复杂标记过程。

于是,豆瓣也顺应潮流,推出了自己的数字阅读产品——豆瓣阅读,其主要用户还是以豆瓣用户为主。豆瓣阅读的阅读状态,以及相关书籍链接都会出现在豆瓣读书中,豆瓣阅读的书籍也会引用来自豆瓣读书的评论。在大数据大行其道的今天,豆瓣读书的海量数据也为豆瓣阅读推荐系统的奠定了基础,运用大数据思维,豆瓣阅读可以做出更精准的图书推荐系统。但在这互补背后,更多的是豆瓣阅读在借助豆瓣读书发展。

豆瓣阅读和豆瓣读书有许多功能重合,而读者沙龙(读者的评论、批注等)的出现也表明豆瓣阅读在构建自己的评论平台,再加上文提到的豆瓣读书和阅读过程分离的先天缺陷,意味着继承关系会是最终的归宿。对于二者功能的整合,豆瓣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探索。

四、结论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军中,豆瓣阅读不盲从,不随大流,立足豆瓣网,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将好作品呈现在读者面前,做真正的社会化阅读和自出版平台。正如和菜头在自己售卖于豆瓣上的作品《饭醉记录》中的致谢所说,“我不确信豆瓣阅读能够养活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因为我们都明白读书的人是多么的稀少。豆瓣阅读可以利用长尾上的分成养活它自己。这就是说,它可以持久地存在下去。那么,把自己的部分作品托付在这里是让人放心的。”在碎片化时代探索“深层次”的阅读,豆瓣阅读正走在前进的路上。(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冯静.豆瓣阅读的自出版模式及其文化意义[J].编辑之友,2013(11):33-35

[2]李凯声.碎片化“数字出版的方向”[J].网络传播,2011(8):50.

[3]张可欣,张志强.中文IOS系统下的图书阅读APP分析——以云中书城、当当读书和豆瓣阅读为例[J].现代出版,2013(3):37-40.

[4][美]马克·佩恩《小趋势决定未来变革的潜藏力量》[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5]喻婷. 基于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碎片出版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13.

注解:

①余世祥,陈芳芳,明均仁. 大众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探索[J]. 出版科学,2013(3).

②https://read.douban.com/

③http://book.douban.com/doulist/33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