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琛麟等
摘要:社会实践是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含义和重要意义,发现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建设性的办法,以期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寻找到新途径,实现新突破。
关键词:大学生 暑期 社会实践
0 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教育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良好平台,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窗口。暑期社会实践对于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 大學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1.1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含义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含义是指:高校大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走出校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在接触社会环境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活动形式主要包括调查调研、走访访谈、宣传宣讲、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
1.2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2.1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人的思想道德品行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平台,大学生走出校园,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入社会,在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过程中,在亲身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社会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之道,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强化自我,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作为一个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同面对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克服摩擦、互相配合、互相合作,能够很好地锻炼团队合作意识。
1.2.2 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理论知识必须与实际结合,才能发挥实际的效用。大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暑期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为大学生提供了走出教室、融入社会的良好平台。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能够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接触,通过与不同行业、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人的交流和接触,逐渐了解了不同类人群的诉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想办法帮助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了社会,服务了人民,切实提高了大学生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3 能够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
大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服务社会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兴趣爱好,从而发现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方向,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今后的奋斗方向,做到更有目的的学习。
2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支持的力度不够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难以替代的价值。但目前由于受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仍显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高校用于支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经费较少,一支校级重点团队的活动经费大概在1000-2000元之间,只能支持学生开展短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无法支持学生开展长期的深入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经费仅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开销,无法满足学生高层次的调查和研究需求,且很多高校对于个人的暑期社会实践缺乏经费的支持。
第二是缺乏对大学生的培训,暑期社会实践是一个涉及实践课题选择、调查方法确立、实践团队组建、实践地选择及行程安排、突发情况处理等内容的综合性大学生团队行为,包含许多专业性的知识,需要学校统筹智力资源对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乃至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以保证实践顺利进行。
第三是高校缺乏专门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机构,目前各高校负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事物的归口部门一般为校团委,为了能够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质量继续提高,应该在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
2.2 考核体制机制不完善
由于参与实践活动的群体庞大,因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体制机制不能很好地反映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高校在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考核时,主要查看三类材料,一是大学生撰写的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或调研报告,二是若干张反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情况的照片,三是写有实践单位评语和盖有实践单位公章的暑期社会实践证明信或反馈表。基于此反映出的问题是,目前许多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监督和管理过于偏重对结果的考核,而不太重视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过程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能够保证大学生完成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但对工作的完成质量缺乏必要的监督,不利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深入扎实的开展。
2.3 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认知不全面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服务了社会,也增长了才干。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大受益者是直接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社会、以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所在地区和单位。但现阶段社会各方面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并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一些实践接收单位认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事情,看不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当作负担。在具体行为上表现为某些实践接收单位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采取抵触和对付的心理,对大学生的访谈采取应付的态度,同时不能提供大学生做调查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导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很难有效深入开展。
3 提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质量和效果的思考
3.1 转变观念,提高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认识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参与各方均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大学生走入社会参加实践,能够将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对于宣传学校的品牌形象能够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对于暑期社会实践的接收单位而言,虽然接待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会占用一部分工作时间,但当代大学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创新性很强的头脑,在与实践单位的交流中也能够为实践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提供良好的政策建議。同时,实践接收单位可以通过接收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与学生所在高校建立稳定的关系,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为实践接收单位提供长期稳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3.2 提高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效果和质量,高校和暑期社会实践的接收单位均应提高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高校应该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资金支持力度,并对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和指导老师开展必要的培训,制定完备的监督及奖惩机制,保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公平有序开展。
同时,高校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发动多方力量,建立稳定、多功能、多类型的实践基地。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与地方政府共建等形式建立多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大学生实践接收单位应该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提供一系列的便利条件,帮助大学生达到社会实践的预期效果,使得大学生在增长才干的同时能够产生尽可能多的有利于单位长远发展的智力成果。
3.3 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注重过程考核
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考核体制机制应该不断完善。
一是在做好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考核的基础上,加强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可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网络交流平台的优势,建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信息发布平台,要求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日程安排每天发布实习日志,并上传实习照片,做到实时跟踪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动态,及时发现并纠正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现的问题。做到动态管理。
二是实行差别化的奖惩措施,对准备工作做的充分,实习过程认真勤奋的实践团队和个人加大奖励的力度,对实习效果不佳,存在应付情况的团队和个人适当减少奖励或给予一定的惩罚措施。这样做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3.4 加大对大学生的培训力度
暑期社会实践是一项有一定的计划性和专业性,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而进行的工作。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主要是二年级或一年级的本科生,在知识结构、社会经验方面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很多学生的调研课题选取范围过大,其实践的调研范围是一个市,往往研究的却是一个省甚至全国性的问题,导致最后写出的实践成果并不能有效支撑自己的选题。有的学生对外出实践的困难估计不足,导致准备工作做的不充分,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影响了实践的效果。有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收集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但由于缺乏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能力和方法,导致最后的调研报告不能完全反映问题,影响了实践效果。
为了提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质量,高校需要对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对学生加强在实践选题、团队组建、实践准备、数据收集和分析、实践报告撰写、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指导老师,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暑期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培军.对农学类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特点的调查分
析——以广西大学农学院为例[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02).
[2]陈曦,石新明.明确工作思路 探索长效机制 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持续深入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8(04).
[3]曹雪亚,牟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探索——以嘉兴学院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4]王顺强,王涛.梦想青春,实践成真——以“彩石旅游网”实践为例浅析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7).
[5]刘同国.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构建[J].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
[6]蒋鸿.注重大学生社会实践 推进“三生教育”工作——以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学理论,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