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曙明
英国与法国打了几辈子的仗,若说世仇,早该是世仇了,可他们今天好像并不怎么互相仇恨,还经常互相吹捧,国民也安之若素,没去骂那些说对方好话的人是卖国贼、带路党。日本与美国也该是世仇了,日本先是被美国的佩里将军欺负了一回,被迫打开国门,后来又成功偷袭珍珠港,最后被美国扔了两颗原子弹,不得不屈辱投降。这种血海深仇,如果换了勾践,每天吃十个苦胆也不够。但是,日美两国现在勾肩搭背起来,似乎也没什么心理障碍。
中国的胸襟也是十分宽阔的。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媒体也有许多的纪念文章,许多媒体人都在绞尽脑汁,想弄一个新鲜的角度来评论这场战争。但是,什么清军腐败,海军大炮晾衣服,挪用经费修园子,清流派空谈误国,这些角度都写滥了,我觉得至少还有一个角度值得去写,那就是甲午战争以后,朝野对中国战败的反应。
我发现,真正令朝野人士痛心疾首的,是割让台湾这件事,而不是战败。就战场上的输赢而言,中国人并不觉得太丢面子,因为你器械不如人,后勤不如人,通信不如人,医疗卫生不如人,训练不如人,战术不如人,这些差距都是一目了然的,暮气已深的老淮军敢硬拼上一场,已经很不简单了。
在许多中国人写的笔记中,都对日本军队的战斗力由衷称赞,并指出中国军队的不足,而不会以为编造什么手撕日兵的神话,就能为国人争回面子。比如,我看過当时的一篇文章,就很客观地分析说,日本军队行动时鸦雀无声,而中国军队则嘈杂得像个圩场,所以,夜晚天再黑也没关系,日本军队根本不用看见中国军队,朝着人声鼎沸之处开枪,保证尸横遍野。
让我觉得中国最有希望的是,战败之后,国内的知识分子没有一味愤世嫉俗,呼天骂地,没有做天下人都欠了他的怨妇状,而是兴起了一股学习日本的热潮。大批年轻人为了振兴中国,负笈东渡,到日本留学,就是从那时开始的。直到日俄战争前后,进日本的军事学校学习军事,是青年人最时髦的选择。后来从事革命的黄兴、秋瑾、宋教仁、胡汉民、廖仲恺等,革命宣传家陈天华、邹容等,都是留日学生。
按某些人的思维,日本是仇人啊,怎么能拜仇人为师呢?难道战败还不够丢面子,非得把自己的热脸贴上人家的冷屁股不可?然而,两千五百年前的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有些人偏偏既不屑于知己,也不屑于知彼,以为喊几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就能证明自己雄起了。
甲午战争让我们在尽情嘲笑当年的中国人如何无能、如何愚昧的同时,别忘了也赞扬一下那些自强不息、不怕丢脸、愿意拜敌人为师、向对手学习的中国人。
(摘自《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