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5-05-30 02:27李侠
今传媒 2015年3期
关键词:办刊科技期刊稿件

李侠

摘 要:在期刊业由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型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急剧变化的新形势下,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普遍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分析了当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办刊主体分散,期刊同质化明显,期刊经营的策划和管理滞后,等等,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农业学术期刊;刊物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3-0116-03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期刊数量的快速增长和学科门类的日益健全,农业科技期刊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科技支撑和信息来源。据有关资料显示,1995年我国正式出版有CN号的农业科技期刊共563种,到2006年有农业科技期刊815种,期刊种类及内容覆盖农业的主要学科领域。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和科技期刊国际化趋势的加速,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既面临着同类期刊日趋激烈的竞争,又面临着科技信息传播环境条件变化带来的压力,而对于农业科技期刊中为数众多的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来说,其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更为严峻。笔者结合在陕西农业科学编辑部的工作实践,重点从影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质量的问题分析入手,以期探讨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二、当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以专业性、区位性优势,在推进当地农业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全面深化和期刊业由以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的转型过程中,农业学术期刊的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办刊主体分散,期刊同质化明显

目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以各省的农科院、农业专业学会、农业主管部门及所在地的农业院校合办或单独创办为主,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编辑部办刊模式,期刊编辑部大多数都是主办单位的一个部门,缺乏自主决策权和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编辑队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据陕西省学术期刊统计情况分析,全省有学术期刊主办单位168家,其中有135家主办单位各主办1种期刊;有期刊出版单位248家,出版期刊268种,平均每家出版1.08种[1],这种严重分散的办刊模式,靠有限的编辑人员不仅要处理约稿、组稿、编校等大量的事务工作,而且更重要的是编辑人员要面对多个学科的稿件,难于准确地把握稿件的质量,并筛选出优质稿件。

同时,在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发展过程中,不少期刊盲目追求学科内容的扩大和信息的全面性,带来综合性期刊多、专业性期刊较少,且综合性期刊普遍存在栏目设置同质化明显,缺少新意和个性,面对高质量稿源的有限性,相互间难免产生争稿源、争读者、抢市场的问题,加之,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绩效评价导向机制和政策的变化,相对于国家级农业科技期刊有良好稳定的作者群而言,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对作者的吸引力降低,优质稿源流失问题日益突出,进而也难以保证期刊的内在质量。

(二)期刊经营的策划和管理滞后,影响着期刊竞争力的提升

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多数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的市场经济探索时期,创办目的是将期刊作为政府科技服务职能的延伸和拓展,从而使得农业科技期刊管理普遍实行了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一方面财政支持有利于期刊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期刊竞争趋于激烈的新形势,期刊管理者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出现了一些期刊管理者不懂期刊经营的状况,同时现有农业科技期刊工作队伍以农业科学及其相关专业本科为主,具有较好的专业背景和编辑水平,但是缺乏具有出版、传媒等专业特长的期刊经营人才,在期刊策划、品牌经营等综合谋划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技期刊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提升[2]。

(三)读者群萎缩,发行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和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青壮年务农人数大量减少,同时面向农村市场的报刊种类日益增多,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逐渐渗透到了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愈来愈便捷,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经营者作为地方农业科技期刊主要读者群的严重流失和分化。

另外,受目前单纯追求论文发表期刊层次及影响力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影响,众多科教人员及研究生在文献阅读及论文发表时更多地关注国家级甚至国际性的科技期刊,使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读者群日益萎缩。

此外,多年来绝大多数农业期刊通过邮局代理发行,自己除了利用自身刊物与其它刊物互换征订广告外,缺乏多渠道、多形式的刊物宣传推广,出现了发行量减少趋势。据有关资料统计,与20世纪 90年代相比,多数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行量减少了30%以上。以陕西为例,目前科技期刊的平均期印数多数在1000份左右,超过2000份的很少。如此少的发行量,期刊对于涉农组织的广告经营也就难以做好。

(四)期刊出版周期较长,影响优质稿源的增加

一般而言,科技期刊决定一篇稿件可以发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出版时滞或论文发表周期,同时编辑工作效率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着科技期刊的“出版时滞”,而刊期也是影响论文发表周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现约有综合类农业科技期刊383种,其中,半月刊6种,占总数的1.5%;月刊82种,占21.4%;双月刊168种,占43.8%;季刊 124种,占32.3%;年刊3种,占0.8%[3]。另据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登记的涉农科期刊信息统计,目前全省有26种涉农科技期刊,其中,月刊5种,占19.3%;双月刊17种,占61.6%;季刊5种,占19.3%;半月刊、旬刊为零,数量较多的17种双月刊平均每期仅为147页码。

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科技期刊仍以双月刊和季刊为多,半月刊、旬刊和周刊较少,造成了农业期刊的论文发表周期偏长,限制了期刊的论文刊载量,增加了稿件在编辑部的滞留时间。

这种状况既降低了对作者的吸引力,而且与科技发展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信息时代科技创新及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一项科技成果转向转化为生产力有一定的时效性,如果一篇很有创新的论文,因延迟发表,其价值也会下跌,加之目前的论文作者投稿中有相当部分是因为课题总结结题、评定职称或毕业申请学位在即,科技期刊的审稿时限过长,势必会产生一稿多投的现象,同时还可能产生版权纠纷,影响期刊本身的声誉。

三、促进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诸多问题,要实现其健康发展,必须转变办刊理念,突出特色,提升质量,重点要采取四方面措施。

(一)树立现代办刊理念,明确期刊的功能定位

科技期刊具有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科技交流、信息传播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的社会需求既来自科研活动、农业行政管理又来自生产经营实践,由于农业科研与生产经营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其定位也应在科研与生产结合的位置。

所以,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应当摒弃过去为办刊而办刊,重视作者忽视读者的传统做法,牢固树立以读者为导向,作者为主体,全方位服务的现代办刊理念,坚持以服务于“三农”为办刊宗旨和发展方向,以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提高学术水平与普及科技成果相统一为重心,既要服务于广大科技人员,更要发挥期刊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的作用。

围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和地方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在充分考虑农业多学科性、季节性、政策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以国家尤其是地方重大科技创新行动和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为切入点,做好期刊的选题策划、栏目策划、报道内容及组稿策划,体现期刊的独特性,并按照“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密切联系科研生产实际、应用技术研究必须既先进又实用、科技示范推广必须兼顾科技理论知识传播”的标准[4],精心筛选和组织稿件,增强期刊的新颖性、时效性和可读性,以扩大期刊的受众范围和发展空间,使期刊真正成为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力量。

(二)加强作者队伍建设,多渠道拓展稿源

稿源建设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获得优质稿件的重要渠道是建设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为了扭转近年来地方农业科技期刊存在的一般稿件过多、优质稿件不足的问题,要变办公室被动等稿为走出去主动寻稿、约稿。

一方面,要按照期刊的定位和报道方向,对已有的作者群和潜在的作者群进行有效的细分,形成目标作者群库,通过建立期刊与作者的经常性信息沟通和联系机制,争取优质稿件的动态来源。

另一方面,要依托期刊所在地的社会资源,采取多种方式,跟踪当地的农业高校、科研单位及政府科技推广部门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的进展情况,主动向课题组专家、学者约稿,及时报道项目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也要加强与当地各类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的长期性合作,通过其科技示范推广实践的总结凝练,宣传报道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典型示范推广模式。

以陕西农业科学为例,近年来该期刊充分利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教优势,通过调整期刊定位,增加特色栏目,紧跟学校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进展和陕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与推广活动,为期刊争取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既保证了期刊的学术质量,也改善了期刊的作者群结构,从而保证了期刊的稳定发展。

(三)加强高素质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

编辑素质是提升期刊质量的重要保障,没有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就难以办出精品期刊。目前,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既面临着学科分化与交叉不断加深及期刊来稿复杂性对其专业知识要求提升的挑战,还要面临着掌握和应用电子化、网络化等现代期刊编辑出版手段的压力。因此,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必须树立现代编辑意识,加快知识更新,提高对稿件质量的分析判断能力。

一是编辑人员要通过积极参加行业相关的各种学术会议、期刊培训活动和自学等多种方式,了解期刊出版的政策法规,熟悉专业科技的发展动态,掌握编辑的先进手段,提高编辑综合业务素质,使期刊编辑人员不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编辑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熟悉计算机、传媒等相关知识的应用,形成复合型知识结构的编辑队伍。

二是编辑人员要坚持对作者和读者双重负责的原则,以质量为本,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和报道方向,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判每一篇稿件,遴选优质稿件,杜绝人情稿,并做到精选、精编、精校的有机结合,从内容上保证刊物的质量,形成高质量期刊与高质量稿源的良性循环。

三是在坚持“三审一定制”的前提下,结合期刊本身的实际,不断探索编辑初审、专家评审、主编复审与终审之间的有效对接方式,从稿件的编辑初审、审稿专家选取、审稿意见的分析利用、向主编提供信息等多个环节,不断强化责任编辑在审稿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优化编辑工作流程,提高编辑质量,缩短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

(四)转变办刊思路,创新期刊经营机制,增强期刊活力

结合地方农业科技期刊版面费低、发行量少、广告经营困难的实际,必须创新期刊经营管理机制,一是要加强与地方其它农业期刊的交流与协作,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稿件互荐、经验共享、宣传互换等方面的合作机制,积极探索编辑部之间有效联合的办刊模式,促进期刊集约化发展;二是在适当增加期刊出版数量的同时,通过缩短出版刊期或增加页码的办法,将刊期结构由现在的以双月刊为主逐步调整为以月刊、旬刊为主,增加作者发表文章的机会,以满足读者对农业信息的需求;三是要在争取主办方强化对期刊支持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涉农组织作为期刊的协办单位,并多途径争取涉农企业利用刊物进行广告宣传,这样既可以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又增加办刊经费来源;四是期刊除了通过邮局征订、与相关刊物互登征订广告外,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效率高的特点进行自我宣传和征订发行,此外,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学术会议、技术推广活动等渠道,向科技人员赠送刊物,提高刊物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张治国.以陕西为例看学术期刊转企改制面临困难与出路[J].中国出版,2012(8).

[2]边全乐.我国农业期刊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02(10).

[3]曹淑华.论缩短农业科技期刊论文发表周期[J].安徽农业科学,2005(10).

[4]高春新,张颖.中级农业科技期刊定向与定位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9(2).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办刊科技期刊稿件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科技期刊的分类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