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015-05-30 00:49孔明星郑蕊璐张梦昊
2015年29期
关键词:保税区保税进出口

孔明星 郑蕊璐 张梦昊

摘要: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承担着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作用。保税区一般建立在沿海城市,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重庆市作为国内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及国内最大综合保税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重庆市综合保税区的区位优势分析,同时采用实证分析重庆市综合保税区对重庆市经济的影响,并且得出重庆市综合保税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终为重庆市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变提供建议。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多元回归

1.研究背景

伴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辐射能力拓宽,综合保税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广度与深度的平台。我国保税区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作为中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代表着中国开始走向对外贸易和发展的国家。但是保税区初期都立足于沿海地区,向内陆辐射,承托起中国对外贸易。但是从2008年以来,重庆先后建立了我国内陆首个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多个保税区,它们的建立为重庆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1]

重庆市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依托起重庆对外经济的主体。

近年来,中国综合保税区开始逐步向自由贸易区转变,由沿海向内陆开始发展。在继2014年年底天津、福建、广东三地获得自贸区资格后,重庆、西安、成都、兰州以及武汉等城市都纷纷加入中国首个内陆自贸区的争夺战中,争夺对外经济贸易市场。

2.重庆市综合保税区的机遇

2.1交通配套(铁路、空港)

2.1.1区位分析。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由江北机场两路地块和寸滩港及周边地块组成,是重庆市及周边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经专家评估,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中心,500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圈,除重庆外可覆盖6个省,约20多个中等以上重要城市,形成80—100万平方公里的服务范围,人口超过2.5亿,市场潜力巨大。

除此之外,随着渝新欧铁路的建成和通车,这条从重庆出发,途经新疆最终到达德国杜伊斯堡的铁路为重庆进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2.1.2运力分析

(1)水运。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有七个集装箱泊位和一个滚装泊位,年吞吐能力达到140万TEU。同时,重庆寸滩水港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构建了“一江两翼三洋”的国际贸易大通道。

(2)陆运

A、高速公路。“二环十射”为骨架的高速公路路网,每百平方公里路网密度2.4km,其通车里程2000在公里以上。“三环十一射三联线”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00公里以上。

B、铁路枢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是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目前团结村铁路已运营里程1257公里,11条铁路干线贯通全国。预计在2020年将形成19条铁路干线。

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铁路正式运行。该铁路利用南线欧亚大陆桥,从重庆出发,经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向西过北疆铁路,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

(3)空运。其空港主要以江北机场为依托,覆盖了整个亚洲和俄罗斯远东的中心城市和经济区域。目前江北机场已建成两条跑道,两个航站楼,可满足B747-400型全货机满载起降,且已开通日本、韩国、俄罗斯、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的货运航线。

2.2人才支撑

2.2.1劳动力分析。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重庆市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014.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9.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其中城镇劳动力资源为1150.53万人,占全市劳动力资源的57.1%,这一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

此外,从年龄上来看,重庆市劳动力资源平均年龄为39.7岁,其中城镇地区平均年龄为38岁,乡村地区42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这一数字或可增加。

重庆市的劳动力资源受教育水平较沿海发达城市更低,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3年。同时,城乡之间劳动力资源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总的来说,重庆地区的劳动力情况不容乐观。但从长远来看,2010年重庆的总和生育率为1.38,随着双独子女父母的增加、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以及流动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中的增大,预计将来这一数据有望上升。

2.2.2高校技术支撑。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位于两江新区。该地区享有多项优惠政策,同时也有多所高校围绕。包括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重庆理工大学两江国际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等。囊括理工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

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位于西永微电园,毗邻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重庆市多所包括重庆大学,重庆市科学技术学院,重庆市房地产学院,重庆市电子工程学院等在内的高校坐落于大学城,其在校教师和学生人口达15-20万。

2.2.3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引起的人才回流。自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呈现出人才回流的现象。据教育部对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留学回国就业的11045名海归中,有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意向的人就有320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2.8%,且年龄在24到30岁之间的人占比达到80%以上。回西部就业的留学生中,以获得硕士学位的为主流。而在这些获得硕士学位的人中,又以经济管理系的学生为主流。

重庆地处西部要塞,而重庆两大保税区的发展又是重庆地区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因此这一部分人才的回流对推动保税区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3.保税区对地方经济影响模型

3.1指标选择

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构成地区进出口总量的指标相对角度,由于本项目研究的是综合保税区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因此主要采用重庆市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值、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保税区进出境仓储或转口货物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数据源。

图3-1重庆市地区总产值与保税区进出口货物关系

根据上图显示,保税区进出境货物量与当地地区生产总值呈现正向变动,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因而选择重庆市进出口贸易量作为被解释变量(Y),保税区出境货物(X1)和保税区入境货物(X2)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方程。

3.2模型建立

通过软件建模并且进行各种检验调整,最终得出模型:

Y=856878237.8+121056*X1^0.5+0.001462*X2^4

(Y单位:元,X1单位:元,X2单位:亿元)

3.3模型意义及相关结论

根据构建的模型可知,保税区进出口货物量与重庆市进出口贸易量成正比,保税区进出口量越多,则重庆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也就越大。此外,综合保税区中进口货物量对进出口的影响更大,因此政府应当转变贸易模式,逐步扩大进口量,推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4.重庆市保税区存在问题

4.1进出口贸易量失衡

图4-12009年-2014年重庆市保税区进出境货物量

根据重庆市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数据显示,长期以来,重庆市的保税区出口货物量远远高于进口量,一方面这会造成极大的运输资源浪费,重庆市外贸企业通过渝新欧铁路直接运输到出口国,但是大部分时候却只能空车返回,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重庆市属于内陆城市,其出口数量远高于进口数量,易造成本地资源与产业升级滞缓,长期处于劳资出口方,难以推进经济的快速腾飞与发展。

4.2重庆市进出口贸易占比过大

根据2009年-2014年数据显示,重庆市进口总值产生的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呈现上升趋势,最高时期达到了44.19%,应当过度关注。

图4-2重庆市进出口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进口口贸易量过大利弊相当,但由于重庆市属于进出口比例严重失衡,出口量远高于进口量,对外经济依存度较高。一方面,中国劳动资本、资源获取成本不断提升,逐渐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型产业。另一方面,人民币不断遭受升值风波,人民币汇率优势也在逐步丧失。在此背景下,重庆市对外经济量过大易造成本地产业对外依赖度过大。

4.3保税区功能性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保税区贸易功能相对较强,在吸引外资和发展出口制造业方面类似于经济技术开发区,承担着对外经济贸易的重任,但是就重庆市而言,其并未完全发挥两个保税港区的作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图4-3综合保税区占地区进出口比重

图4-4综合保税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相关数据显示,重庆市通过综合保税区进出口产生的产值占总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并且普遍低于1%,同时其综合保税区产生的产值在总产值的比重哦也并不显著,这与重庆市进出口量占总产值的比重严重失调,应当引起政府的注意,时刻进行产业调整与升级,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优势作用。

5.重庆市保税区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5.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贸易顺差过大问题,在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实施以质取胜的战略,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2]

第一,政府应从政策上给予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适当的出口优惠待遇,并逐渐减少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比重,可通过金融、财税、投资等政策实现对外贸易结构调整。第二,加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中国对外出口产品中,虽然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年增加,但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却依然很低。

5.2优化进口结构,适当扩大进口规模

长期以来,在出口导向政策的引导下,进口对中国经济的积极作用经常被忽视。从总量上看,中国属于资源丰富的国家,但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一些重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资源型产品尤其是短缺资源产品的进口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高新技术、设备等的进口,能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整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中国产业的优化。再次,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加剧了中国同其他国家的贸易顺差,促进进口则能平衡中国的对外贸易,改善中国同贸易伙伴国的关系。[3]

第一,实行优惠政策,鼓励进口。中国现行的税收政策带有明显的“奖出限入”效应,严重影响了中国外贸的平衡发展。因此,对现行税收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开拓进口渠道,鼓励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进口。目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性材料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国内长期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

第三,改善进口环境。进口环境的好坏对于一国的进口有着重要影响,中国要扩大进口,必须进一步改善进口环境。

5.3提升保税区功能性储备向自贸区转型的条件

依上所述,提升保税区综合竞争优势,加快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进程,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4](1)要争取国家尽早以法律形式对保税区进行定位,并明确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性质。(2)促进中央明确一个权威性的主管部门,对全国保税区实施统一的管理。积极协调国家各管理部门简化手续,做好衔接,解决现实中相互矛盾、相互抵触的问题。(3)要给予保税区企业享有国内企业同等待遇的地位,赋予企业进出口经营权,适用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政策。(4)明确海关监管仅是对货物而言,应加强卡口管理,简化海关监管手续,加强稽查,放开一线,管住二线,全面推行EDI管理,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5](5)参照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都与港口成为一体的模式,建议在条件具备的保税区率先实现港区一体化。(6)建议国家在WTO框架下,依据特殊经济区特性,继续保留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只有真正实现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才能营造具有与国际同类区域竞争的软环境,才能实现聚集扩散功能,成为利用两种资源联结两市场的绿色通道,更大地发挥保税区在服务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结论及其展望

重庆市综合保税区自2008年建立至今仅7个年头,其仍处于探索与完善的阶段,在中国“一路一带”新的经济贸易模式下,重庆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两路寸滩和西永综合保税区也将会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引领重庆市走向新的发展高峰。(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敏:中国保税区的功能转型与发展的思考,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林略:内陆保税港区保税收益分析及其国际物流通道构建,重庆大学,2010年;

[3]杨庆容:人民币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

[4]贺昌政,任佩瑜,俞海.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管理世界,2008年

[5]散襄军,《管理世界》,200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保税区保税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西海岸新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验收
青岛汽车口岸进入“保税时代”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艺术品保税区有待深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