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亭亭
摘要:流动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它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就业等重大问题息息相关。对流动人口进行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发展战略、相关政策等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对解决相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的变动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对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流动人口;变动;发展趋势
一、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变动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特大型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与其他特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它有着独特的首都区位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京外人口进京谋求发展。
流动人口之所以称其“流动”归根结底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的户籍制度。一直到1985年,户籍制度有所放松,开始对流动人口实施暂住人口的管理制度。此后对于流动人口的管理政策随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变动,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2000年之后流动人口只增不减。
图11979-2014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增长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具体变动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其实际变动情况在此将其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图21978-2014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动态变动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一)1978-1984年.流动人口数量基本维持同一水平
该阶段户籍制度的作用依旧很强大,严格限制了非户籍人口的流动。主要以探亲访友、治病生育、投靠亲属等民间往来为主,总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1]。
(二)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后期,流动人口缓慢稳步增加
该阶段流动人口的水平比上一阶段明显有了提高。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解放了不少劳动力,使得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他们迫切的需要寻找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劳动力需求不断加大。显然,新中国初期成立的户籍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当下的形式。因此,1985年党中央为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正式取消在城市暂住不得超过3个月的时间限制,开始对流动人口实施暂住证管理[1],这使得北京接纳了不少流动人。随着该制度的不断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京谋生,甚至一度在90年代初期出现了比较轰动的“民工潮”。流动人口从1983年的168万人增加到了1994年的632万人,增加了464万人。
(三)90年代中后期到末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但是总量仍然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该阶段北京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这导致大量的外地人口进京务工经商。1995年北京市的流动人口从1994年的632万人,一跃增加到1808万人,增加了两倍,占总人口的比重从56%增加到了144%。流动人口的大规模扩张给北京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为此北京市政府颁布实施了《北京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开始对流动人口进行控制甚至是清退。流动人口数量1996年为1817万人,1997年降为1545万人,减少了272万人,此后的两年流动人口数量也没有再增加。
(四)2000年-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飙升
进入21世纪后,流动人口的增长又呈现出了新的态势,增长速度有史以来最高。虽然政府不断对流动人口进行控制,诸如限制工种等措施,但是流动人口仍然加速增加[2]。(秦宏宇,刘昂,2014)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的发布数据,2000年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达到2561万人,十年后年达到704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4078万人。2000年流动人口占北京市总人口的比重为188%,即平均每五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而到了2010年增加到了359%,即平均每三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流动人口。显然,在该阶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增加成为北京市总人口增加的主要动力。
(五)2011年-2015年,流动人口数量保持增加的趋势,但增长速度开始放慢
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给北京市带来了许多难题,如资源紧张、交通拥堵、管理困难等等。政府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流动人口进行严格管理。通过一组数据我们也不难发现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2012年北京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比2011年增加了316万人,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289万人,2014年比2013年增加了155万人。
二、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发展趋势
由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区域不均衡的特点,人们急切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北京又是一个持续不断快速发展的特大城市,城市功能众多,拥有着比其他城市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以此看来,北京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减少,会继续增大。
但是,流动人口数量居高不下,北京市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仍然得不到解决,“大城市病”的问题依旧会困扰着北京的发展。北京市政府曾经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提出,“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的目标,但是现在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就此,北京市政府一直在不断地对人口进行调控:“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控人”。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甚微。人口调控工作仍然要作出进一步的改善。2014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北京市人口数量增长速度过快,要加强人口规模调控,从落实城市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调控资源配置、加强规划引导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控制人口规模的治本之策[3]。2015年7月,北京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表决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北京市人口控制目标为2300万人。这表明北京市政府会加大加快对人口的调控。譬如今年北京政府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对北京的城市功能进行了一定的疏导,推动北京市一些物流基地和商品市场进行搬迁。因此,北京市经过对人口的不断严格的调控后,流动人口的数量的增加速度会继续减少,甚至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力调控后有可能会呈现总量减少的趋势。
三、结语
人口问题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它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而流动人口由于其流动性更难以处理,因此是否能够解决好流动人口问题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是否能够顺利发展。北京市作为首都,人口问题更加突出,这将直接制约其要成为国家化大都市的目标。但通过逐渐全面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首都功能进行疏解,北京市的流动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将得到缓解。(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1]冯晓英.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变迁评述[J].北京社会科学,2008,05:66-71.
[2]秦宏宇,刘昂.北京市流动人口的现状、特点、趋势与政策应对[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02:89-96.
[3]林宝.北京人口调控要厘清八大关键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2015,0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