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玲 葛燕楠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的。”人是一种意识的生命,人可以能动的表现自己,人从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审视自己,从而产生愉悦感,也就是美感。本文从提出、实践、内涵、意义四个方面探讨研究了马克思的“按美的规律建造”的思想。
关键词:美的规律;马克思;内在尺度
155年前马克思写出了《经济学哲学手稿》,1932年第一次全文公诸于世。自发表至今,一直备受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按照美的规律建造”是《手稿》中的焦点问题之一。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达了“内在尺度”、“美的规律”、“人和对象的关系”等观点,进而阐释了他的关于美学思想。学习理解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美的规律”思想非常有意义,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活动。
一、“按美的规律建造”思想的提出
马克思在《查理大帝》中曾写道:“遵循美的法则创造的万物,和人类的心灵同一渊源,它曾被野蛮人的手破坏污染,罩上了重重昏暗”。[1]这里的“美的法则”与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的“把对美的批判提升到理性原理之下和把美的法则提升到科学层次是一个不能实现的愿望”中的“美的法则”有着共通之处的,也是“美的规律”的雏形。“按美的规律建造”不能简单理解为艺术中美的创造和欣赏,而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规律,人的劳动就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活动。“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带有社会历史性质的人类社会的规律。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在马克思看来,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有着共同遵循的规律,也就是“美的规律”。
二、“按美的规律建造”思想构成与关系
(一)理论内涵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这就是非常有名的“按美的规律建造”的论断。他的思想里表达了两个理论内涵:一方面强调人的生产过程是有目的和有意识的,与动物不一样的,而且还在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情感、意志、智慧等人的本质力量;而动物却不能理解劳动的目的,动物的生产过程只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一种本能的行为。另一方面还提出“按美的规律建造”,明确了精神追求在人的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内在尺度”
1.“内在尺度”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3]一切尺度都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概括,并作为人用来衡量事物是否与其要求规定标准等相符合。其中前两个个尺度指动物的尺度,动物没有有自己的尺度,它们只能不自觉地无意识地按照自然规律去生产,并且这种生产只不可能超越其所属物种的尺度,它们的生产和再生产停留在其物种自身固有尺度的限度内。第三个尺度属于人类的,体现着人类的认识、需要、目的等。“内在的尺度”体现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有意识性,所以说是人类的尺度。
2.内在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
“美的规律只对人才有意义,只是在人脱离动物界组成人类社会以后才逐步形成并发挥其客观规律的作”美的规律只能是人类社会的规律历史的规律,而不是自然的规律。比动物高明的人可以按照任何的尺度进行生产,但要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人的尺度进行。“一切对象必然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4]。作为客观对象,都有它们的外在形态、内在规律,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每个人生活的背景和个人经历都不同,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和理解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审美的活动中,客观对象要是对象化的有特点的人,人类的本质力量要你能够实现,需要每个人去正确把握内在尺度,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所必须要去掌握和运用的。
(三)按美的规律建造的主体
马克思曾说:“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劳动的主体具有能动性,劳动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本质对象化活动的过程。美的规律,也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规律之一。马克思在《手稿》中揭示了美的本质,明确人的实践活动需以“美的规律”为标准,要把“美的规律”应用到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依照人的需要和人的目的进行生产创造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还确信美的规律和人的生产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这一观点中人具有主体性应当放在首位。在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人从现实出发去能动的改造着客观物质世界,保证了人类的对象化本质。
三、“按美的规律建造”思想研究的意义
(一)它对于指导我们如正确把握和更加深入的去研究研究马克思的《手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一论断是马克思从各方面比较了人和动物的建造活动的不同之处后所得出的。“按美的规律建造”是人类超越动物的优势,对于人类的建造活动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按美的规律建造”是马克思对人与动物区别进行对比分析而来,如何探讨内在尺度、物种尺度、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等,可以扩展我们的眼界,使我们的认识从既有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
(二)“按美的规律建造”这一理论对于当前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与人类劳动和实践联系。“按美的规律建造”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为有了劳动所以有了人,所以有了我们看到的世界,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自身获得了发展。人在生产活动实践中,不断消除劳动异化,从而使人性得以获得了发展与完善,也使劳动能够变成人类的自觉的和创造性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劳动才能够真正“按美的规律建造”。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准,现阶段积极努力发展经济,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仍是重要任务。我们现在需要私有制经济存在,需要多元性的价值取向,所以我们要在坚持共产主义的前提下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展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论断,为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中,要依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使人类获得最大的发展进步。(作者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马克思青年时代诗选[M].陈玉刚,陈纷,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1.
[2][3][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