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驱动小车关键参数分析

2015-05-30 10:48李书环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29期

李书环等

摘 要:从力求结构简单的角度出发,确定了小车结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关键参数如驱动力矩、驱动轮直径、传动机构齿轮齿数比、凸轮推杆位移及调节参数等进行了分析。该分析对小车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无碳小车;参数分析;驱动力矩;轨迹设计

无碳小车是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大环境下,训练学生工程综合能力的一个创新实践项目。该项目通过一定质量的重物下落一定高度将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并让小车自动前行,前行过程中,小车要能自动避开预先在赛道上放置好的障碍物,障碍物之间间隔距离相等。小车须采用三轮结构。

小车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个: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动能驱动下小车自行行走、行走过程中能自动避开障碍物等。按此功能要求,本着结构简单、性能优化、成本低廉的原则,基本确定小车结构方案如图1所示[1][2][3]。以下就此方案对相关参数进行分析。

1 驱动力矩

小車前行以及转向都需要有驱动力驱动。该项目驱动力来源于重力势能转化成的动能。图2为能量转化用滑轮或滑轮组,其中,G为重物的重量,重物系在线绳上,另有线绳绕在线轴(如图1)上,F为线绳的拉力,同时也是驱动线轴转动的驱动力,T=Fd/2为输入力矩,d为线轴直径。对于小车来说,后轮为驱动轮,也是输入力矩的主要耗用者,因此,小车能不能行走以及能否稳定行走与驱动后轮的力矩TQ有关,在图1方案a中,TQ=T/u,(u=z2/z1为齿轮齿数比),图1方案b中,TQ=T。可见,驱动力矩TQ与线绳拉力F、线轴直径d以及传动方案有关。

为实现小车行走的稳定性要求,驱动力矩TQ大小要适中,既不能因为过大导致小车倾翻,或重块晃动影响正常行走,也不能因为过小导致小车不能启动。下面,针对影响驱动力矩的因素进行分析。

1.1 线绳拉力

如图2所示,根据能量平衡,有G·H=F·L。式中,H为重物下落高度,L为缠绕驱动轴的线绳移动的距离,L的大小与小车走过的轨迹长度成正比关系。

根据力平衡,图2(a)中,F=G,图2(b)中,F=2G,图2(c)中,F=G/2;由此可知:图2(b)滑轮组产生的拉力最大,图2(c)产生的拉力最小。在小车前行阻力比较小的情况下,使用图2(c)滑轮组小车前行最稳定;不过,由于产生的力矩也会最小,小车启动或有些困难。另外,图2(a)中,L=H,图2(b)中,L=H/2,图2(c)中,L=2H,因此,使用图2(c)滑轮组,小车行走的距离最远。

1.2 线轴直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线轴直径d越大,产生的驱动力矩越大。通常,小车启动需要比较大的启动力矩,而在小车行驶的过程中,运动平稳有惯性,产生的驱动力矩可以小些。因此,线轴可以做成变直径锥形结构,再通过合理缠绕线绳,就可以达到小车顺利启动且稳定行走的目的[4]。

另外,小车传动方案不同,产生的驱动力矩也将不同。具体应根据实际摩擦力矩大小确定驱动力矩大小,进而确定小车结构方案及相关参数。

2 小车运行轨迹

小车前行过程中必须能够周期性转向,因此,行走的轨迹对小车结构的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轨迹设计的原则是,在速度一定的前提下,小车的运动轨迹曲率尽可能是连续变化的,这样,小车才能平稳拐弯行驶[4]。从这一角度出发,小车运行轨迹可选择正弦曲线。但考虑到周期运行距离尽量短些为好以及设计方便,在速度很低的情况下,考虑到小车结构的简化及障碍物间距改变之后调整的方便,可设定轨迹在一个周期内由直线段与圆弧组成,直线与圆弧相切,且直线与圆弧长度在障碍物间距调整后保持不变,只是为适应间距变化,圆弧半径?籽将发生变化同时所对应的小车前轮转角?兹也将发生变化。

3 传动机构齿数比

由于转向系统和行走系统的动力来自于一个动力源,两部分运动的协调性就需要通过传动系统来保证。以小车走过一个S形计,当驱动轮走过一个S形,它即转过nQ=s/?仔D圈(s为一个S形的距离,D为驱动轮直径);同时,转向系统完成左拐右拐一个周期。依据能量损失最少的原则,选择以齿轮机构来完成转向系统与行走系统之间的动力传递。使用齿轮传动,传动系统需要的转速比即齿数比u=nQ。当驱动车轮直径D足够大,nQ=1,从简化结构的角度,小车可设计为无传动系统。

4 小车驱动轮直径

5 凸轮推杆位移

不论S型轨迹如何设计,轨迹上曲率半径并不是处处相同,因此,需实现转向轮变角度往复水平摆动。把竖直平面的驱动轴的回转运动转化为水平面运动,是三维空间的运动转换,在综合考虑后,采用凸轮机构+正切机构或正弦机构。如图3所示,s为凸轮推杆运动位移,它的变化规律可由小车运行轨迹曲率半径?籽推导获得。小车转向时,需保证三个轮子瞬时转向中心相同,即O点。

6 小车调节参数

在障碍物距离改变后,调节机构应能调整小车走出一条正确的路线。上述轨迹设计中,选择轨迹由直线段与圆弧组成,直线与圆弧相切,在障碍物间距调整后,直线与圆弧长度保持不变,只是圆弧段曲率半径?籽发生了变化。对于小车转向机构来讲,只要调节相应的距离b或l,就能实现小车沿既定轨迹运行。

7 结束语

文章对小车设计过程中一些关键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但由于实际情况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差距,并且实际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变数,因此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设计的小车,需通过来反复改造与调试,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项目结果[5]。

参考文献

[1]谢进,万朝燕,杜立杰.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王成君.现代机械设计-思想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7).

[3]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43-383.

[4]王斌,王衍,李润莲,等.“无碳小车”的创新性设计[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59-61.

[5]张磊.一种无碳小车的设计与性能分析[J].电子制作,2013.

作者简介:李书环(1967-),女,河北故城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机械设计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