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组合报道的表现形式

2015-05-30 20:07:18李彬
中国广播 2015年3期
关键词:广播新闻

李彬

【摘 要】立体组合式报道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在国内广播新闻节目中普遍存在着就事论事、结构单一、内容单薄的情况下,多采用立体组合式报道能够满足受众在信息量上的需求。本文结合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部分节目,力求从时间、空间、力度三个维度来分析立体组合式报道在节目中的应用。

【关键词】立体组合报道 广播新闻 三维度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立体组合式报道,是指采用多条新闻连续集中报道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对某一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的一种方式。①立体组合式报道中多条新闻的体裁可以不同,角度可以各有侧重,而其中每条既可以是整个新闻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以是单独成篇的报道。通过组合,让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甚至某些重要的细节,从而达到深化、强化宣传效果的目的。

目前,在中国大陆的广播新闻节目中,普遍存在着就事论事、结构单一、内容单薄的现象,不能满足听众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②而在现代新闻传播活动中,媒体在争取第一时间提供最新信息、告诉受众正在发生什么的同时,还应该争取第一解释权、告诉受众如何看待所发生的变化。立体组合式报道能够满足受众在信息量上的追求,因此,常常被广播编辑用作头条新闻或重点新闻的报道。目前,新闻同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编辑通过对一条热点新闻组合报道,言他人所未言,见他人所未见,也能让媒体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将热点新闻做到独家。

所谓“新闻”,其实就是在发展的时空链条中对比较趋新的事实不断发现和传播。③立体组合报道的表现形式是指报道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及其组合排列所呈现的外在形式。概括地说可以从三个维度,也就是时间、空间、力度三个方面来描述、分析。

一、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强调的是时间(When)纵向的延续性,立足于事物的动态发展。与单一消息相比,组合报道往往将最新最快的消息作为整组报道的核心,立足于探寻新闻事件的本质(Why),强调弄清事物的来龙去脉,以及事物发展的影响(How)等,也就是从当下出发,着重于事物发展的两头——起点和终点,有利于让受众在报道中获得启迪。

大多数策划性报道都有或长或短的延续时间,对于突发事件的追踪报道、重大社会问题的深度报道及一些重大会议或活动的连续报道,在时间延续方面尤为突出。

对于那些已经被媒介普遍关注和报道的话题,立体组合报道的决胜关键既在时效,更在时机。也就是要用最新发生的事实作为引发报道的由头,再由这类事实引发深层次的思考。比如:2013年6月,轰动世界的棱镜门事件曝光,随着事件持续发酵,更多内幕也被曝出。6月13日,爆料者斯诺登再次曝出猛料,美国安全局长期入侵中国网络,令中国国内一片哗然。这一新闻事件也迅速由国际新闻一跃成为国内民众关心的话题,对斯诺登事件的报道找到了最好的时机。北京电台新闻编辑在当天的节目中不仅环环相扣报道了此事的进展,也链接了美国黑客潜伏中国网络15年的相关背景,同时还从听众的兴趣点出发,报道了斯诺登的去向及未来可能面临的结局。这种编排就是一种以时间维度出发的编辑方法,从更宏观的角度展现了棱镜门事件以及中国在这件事中值得警醒的地方。

广播媒体对时机的把握体现了对报道的认识、评价和控制。特别是一些问题性报道,更要抓住报道时机,报道早了可能会添乱,报道晚了则过了时效。在合适的时机,抓住时间节点,则能使报道入木三分。

此外,笔者认为以往提到过的一些“服务性”消息,从时间维度考虑,其实也可以成为编辑记者对事件未来发展的一种预判。如:进入2013年,雾霾多次侵袭我国,当雾霾第一次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盘踞的时候,作为北京的媒体,新闻编辑除了介绍雾霾对我国交通带来的影响,同时还特意摘编了健康提示、雾霾成因等。此后,雾霾天气呈现出全国扩散趋势,编辑小小的健康提示也因此有了建设性意义。

这种在新生事物还处于萌芽状态、事物发展还没有达到质变时,就为受众提供前瞻性信息的做法,目前在广播媒体中做得还不充分,还有挖掘的潜力。

总之,在媒介发展的新时期,受众不仅需要知道事件发展的最新变化,还希望新闻报道能够为他们答疑解惑。从时间维度出发,无论是突发事件、还是阶段性事件,只要有一个最新变动的小切口,通过立体组合编排,编辑就能发掘出完整的时间轴,进一步赋予更充分的背景、前景和相关性信息分析,全方位、大视角地展示事物的原貌,使社会大众获得寻找方向和对策的参照系统。

二、空间维度

任何事物都与外部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横向联系为揭示事物本质提供了必要的参照系。空間维度强调的是事物空间横向的多维性,不囿于一地、一人、一事,而是跨地域、跨行业、跨单位等采访报道。它给人的信息量是纷繁复杂的,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宏观与微观的综合,但是它可以让受众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信息网络,给受众一个了解新闻的广阔视角。

在重大新闻报道中,由于报道客体是众多媒介共同关注的焦点,寻觅独家视角,找准切入点,以独特的方式重新整合信息,做到人无我有,就显得格外重要。比如:新闻媒介配合政府或部门各项重大工作进行战役性宣传报道,这类报道因为话题同一使报道出新具有难度。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针对广播媒体自身的定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寻找空间维度的再整合,实现对同一话题做出不同形式的表达。南水北调是北京电台2014年的重点报道,在策划这一选题时,考虑到北京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位置,北京电台的总体策划围绕“感恩”主题展开,2014年11月14日推出25集大型系列报道《大江北去》,新闻广播派出15路记者赴沿线采访,面广、人多、事迹突出。12月27日北京电台又和湖北、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地市的广播电视台合作,进行《共饮一江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活动现场直播》,同时开辟《南水北调我来问》17集大型科普系列节目。正是这种参与式报道和交互式传播,使这组报道取得非凡的效果。

社会变动的加速为新闻媒介提供了无数的新话题,也使一些老话题能够常说常新。对于新闻媒介来说,要在大家都关注的话题上说得更见水平,仅仅着眼于单一变动的事实是不够的。“还要揭示与其相关事物的现状,提供给受众有关报道客体的环境性信息、相关性信息,这类信息的结合构成了报道的广度。”④比如,中国休假制度的弊端是一个不断有新材料曝出的老话题,选择典型个案反映这一题材的报道一直很多。2013年“十一黄金周”又是一个充满拥堵和争议的长假,编辑意识到如果满足于个案性报道就会缺乏个性。于是,在节目中采用立体组合编排形式,从国内的景区超载问题说到当时广受关注的美国各景区关闭导致国内游客出行受影响等问题,最后再到北京市的相关出游提示。编辑转换空间,通过个案与个案的相互比较与内在联系串起一组报道,达到了对这一话题的更深层次的开掘。

总之,通过对同一类事物的不同主体、不同形态的全面观照,能使报道的整体效果大于对这些个体报道的效果之和,从而启迪受众对这些问题或现象深刻思考,取得更深入的认识。

三、力度维度

在时间和空间、纵向和横向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哪些内容、报道到什么程度,属于力度维度范畴。新闻媒体具有议程设置能力,即新闻报道是对事实的选择,选择的结果有可能强化某一事件或者热点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从力度的角度来考察,体现大规模、高规格的报道,可以由媒体与媒体之间的通力协作来形成,也可以由某一媒体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来形成,还可以通过编辑将零散的新闻材料整合为报道整体。⑤在立体组合式报道中,编辑整合稿件的数量、体裁、节目板块、时长、刊播的频率等体现不同的报道力度。它可以是单一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也可以是时空交错的方式。一般来说,越重大的报道,在时空维度上,表现得可能越复杂,报道力度就越大。

以重大突发事件来说,除了报道事件最新进展,编辑还要及时组织对事件进行思考的深度报道。在空间维度,组织专家学者就事件对政治、经济、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借助专家学者的学识,加深受众对事件的理解,消除疑虑和恐惧。或是以直接发表评论员文章、社论等各种言论文章的形式,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在时间维度,检讨应对的不足,展望未来,提出建设性意见。

作为常规重点报道,通過时空交错的编排,也能加深主题,加强报道力度。比如2013年5月18日“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这是北京继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后又一次重大的国际会展活动。园博会开幕当天早晨的《北京新闻》栏目,编辑在时间维度上,采用了录音述评园博会主打节俭理念,回顾了昔日垃圾填埋场变为花团锦簇大花园的过程。在空间维度上,以园博园为重头,既体现绿色生态发展,又突出人们绿色出行意识增强,链接报道了“游客参加园博会活动公交出行比例高”,并与本市发展公共交通出行,公租自行车相关报道相衔接,在主题上,突出了北京市从各个方面发展绿色北京的决心。此外,当天北京电台新闻广播还在园博园设立直播间,通过各个栏目、节目的组合,形成了立体化的报道格局。

北京电台新闻广播2013年、2014年共有136期节目参加台内评选,以编辑整合和配置稿件的方式统计,得到以下结果:

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在可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及重大社会问题的报道中,编辑往往倾向于采用立体组合式报道,增强报道的力度,能够使新闻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使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得到发挥,增强传媒的引导力、影响力。

主要体现在:

1.在可预见的重大新闻事件中抓住报道时机。广播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增强组合报道的力度,能够抓住报道时机,以快速的传播、较大的信息容量和新颖的表现形式,获得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

2.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着眼大局。广播媒体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增强组合报道的力度,能够核实新闻事实、厘清观点、沟通信息,有效引导公众思想和行为。

3.在重大社会问题报道中发挥媒介作用。广播媒体在重大社会问题报道中增强组合报道的力度,能够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服务价值,争取良好的传播效果。

新闻是一种公开发布的公共信息,但会因为媒体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编辑思想而使同样的事件呈现出不同的视点和导向。广播新闻节目编排的思路和方法会因人而异,编出的节目也可能会有不小的差别,但是总体上应当遵循新闻规律。一套好的节目编排应当展现节目鲜明的主线、清晰的层次、丰富有效的信息等,能够扩展新闻内涵与外延,提升新闻的价值;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体会到编辑的匠心,从而产生共鸣。通过时间、空间、力度三个维度思考和编排节目,符合人类思维习惯,便于在纷繁的信息中抽丝剥茧,发现事物本质。

注 释

①王志敏 《立体组合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载《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 期。

②黄兵 李容 《用足新闻资源策划立体式组合报道》,载《声屏世界》2008年第2期。

③操慧 《重构现场: 新闻报道的空间叙事策略》,载《四川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④蔡雯 《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2004年7月第1版,第 129页。

⑤尹金凤 《论新闻报道规模的表现形式》,载《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作者单位:北京人民广播电台)

(本文编辑:刘浩三)

猜你喜欢
广播新闻
融媒体时代下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
广播新闻语言表达形式探讨
科技传播(2016年16期)2017-01-03 21:27:44
声音的价值
中国广播(2016年11期)2016-12-26 10:01:00
广播新闻策划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新闻如何化“微”为机
中国广播(2016年10期)2016-11-18 13:29:20
当下广播新闻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活力(2016年13期)2016-11-03 18:17:28
浅述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活力(2016年10期)2016-10-18 17:26:58
广播新闻现场连线报道探析
新闻世界(2016年7期)2016-08-23 08:16:49
广播新闻节目的新媒体推广手段探究
科技传播(2016年11期)2016-07-20 22:04:28
新环境下广播新闻编辑工作的提升要点
科技传播(2016年10期)2016-07-15 2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