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益事业“以钱养事”的实践与思考

2015-05-30 18:27郑少华
当代农村财经 2015年3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办事处公益性

郑少华

近年来,湖北省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积极探索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新机制,围绕“岗位设置、服务项目、合同管理、资金使用、考核结算”等环节,积极开展“以加强农村公益服务为目的,单位转变性质,人员置换身份,建立全员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公共服务新体制”为主要内容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以钱养事”的新机制。

一、坝陵办事处“以钱养事”机制运行现状

(一)机构及岗位设置情况。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坝陵办事处成立了农业、文化、计生、水利服务中心和兽医站等机构。目前,农业、文化、计生3个中心共有27人,延伸派驻机构6个(国土、林业、派出所、司法所、水利站、财政所),共有在职人员28人,人员为事业编制。

为了保证从事农村公益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当阳市规定了农村公益性服务行业人员资格条件。对从事农村公益性服务的人员,采取个人申请、单位初审、市人社局和市直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共同审核的方法,对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发放《农村公益性服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由服务中心与具备服务资格的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近几年服务中心人员较稳定,除了正常人事调动,没有出现缺员现象。

(二)“中心”保险制度完善到位。所有中心在职人员均按要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三)资金预算安排到位。根据湖北省《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省级政策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2013年共拨付办事处“以钱养事”资金99.42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96.02万元,本级安排资金3.4万元。市补资金由市局直接拨付财政所,再由办事处领导审核后,拨付各个中心账户。处级安排的农村公益性服务经费根据办事处财力情况逐步增加,不因公益服务人员减少而调减。

(四)考评职责落实到位。根据上级政策,办事处制定了《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工作考核试行办法》、《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资金管理试行办法》等办法。同时,农业、计生、文化服务中心等根据坝陵实际和不同行业制定了量化考核细则,统一制作了《公益性事业服务农民签字卡》、《农村公益事业服务手册》,开展公益服务实行农户签字认可和台账登记活动。将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考核分为三个层次:市综改领导小组对办事处考核,由市综改办牵头,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参加,日常工作、半年抽查、年度考核按20%、30%、50%权重计入总分,考核结果与次年公益服务资金安排挂钩;办事处对服务中心考核,考核结果与合同资金挂钩;服务中心对服务人员考核,考核结果与劳务报酬挂钩。同时,各中心加大对工作人员考取国家职称的奖励力度,积极鼓励工作人员参加国家组织的职称考试评定工作。

(五)服务合同管理落实到位。办事处按照有关要求,对中心进行合同管理。结合本地种植面积、农业人口、地域差别等实际情况,对省里的合同样本进行修订细化,制订了为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计划生育、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水利设施六个方面的合同。在项目设置上设置了三大类,即常规性项目、突发性项目和市直统一安排项目。公益服务合同经办事处党委、行政与各服务中心签订后,公益服务资金全部落实到合同中;服务中心按合同开展服务,办事处按合同提供必要的合同经费。

二、坝陵办事处“以钱养事”机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以钱养事”新机制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格局,在精简人员、减轻农民负担和办事处财政压力上取得了实效。但由于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改制后,农村公益服务业务工作由市相关主管部门负责,而服务项目的养事经费却由镇处负责。其结果是,办事处领导不懂中心事务管理,说外行话,办外行事;而市直相关部门没有完全意识到“以钱养事”的责任主体是镇处,有时没有与镇处进行有效沟通就直接安排服务中心承担工作任务;有的市局由于本身事务繁忙,疏于对基层中心的业务指导,导致有的服务中心几年没有举办业务知识培训。

(二)合同内容定性多定量少,考核难。一是虚多实少。从目前办事处与服务组织签订的合同看,定性内容多,如农业中心公益服务合同着重的是对农业病虫防治、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等基本职能的定性,而对测土配方指导9户、配方施肥通知单入户率达到90%等量化指标有所保留。二是考核不够认真。由于考核项目细化不够,部门参与不够,有的领导重视不够,合同的考核工作基本流于形式。三是对于不能量化的工作没有相应的措施,存在“有钱无事” 或“有事无钱”现象,钱不能真正随着事项走,导致考核时难以把握。

(三)农村公益性服务所需经费难于持续保证。从长远来看,政府购买公益性技术服务项目缺少法律保障机制。目前服务中心是按事业单位编制预算,预算经费安排是刚性的,而按服务项目安排预算则随意性比较大。从目前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运行看,政府购买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标准。

(四)服务中心等服务主体少,形式单一,部分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目前,农村公益事业服务主体主要是四大服务中心。在“以钱养事”的体制下,部分服务中心人员事业心不强,工作没有激情,服务质量打折,服务范围缩水。在经费问题上,错误地认为“以钱养事”的钱是服务中心自己的钱,没有认识到是政府养事的钱,缺乏“以事挣钱”的意识。

三、进一步完善“以钱养事”运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事权与财权统一的管理模式。一是坚持政府主导。镇处是提供农村公益性服务的责任主体,负责确定项目、提供经费、拟定标书、组织实施、兑现合同等工作。要加强领导,做好基础工作,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经济激励等多种手段来调动服务中心的积极性,搞好服务中心的日常管理和考核,赋予服务中心丰富的工作内容,不断提高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坚持部门指导。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要切实加强责任,充分发挥作用。建议授予市直部门行使4项权力:即岗位职数设置权、服务资格确定权、50%的市补资金分配权和合同兑现参与权,各业务部门有计划地开展新技术培训,对服务中心人员的培训每年至少1—2次,做到每项业务都有指导,不断更新服务中心人员业务知识,提高公益服务水平。三是市场引导。运用市场法则,优化服务中心资源配置,逐步完善“以钱养事”的市场机制。组织服务中心人员积极参与公益性服务的市场竞争,主动拓展服务领域,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项目。

(二)量化合同,严格考核。量化合同项目,是科学考核的重要环节。建议将市补资金和处级资金一起分解落实到服务项目,在合同中不仅标明服务经费总额,还要标明分解到每个项目的数额。办事处要会同业务主管部门认真研究项目细则,尽可能将项目量化,一时不能量化的要注重日常考核和管理,以分段、分块、分片“打包”的形式进行量化,保证公平公正和考核落到实处。

(三)科学设置服务项目,解决好怎样“养事”的问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因地制宜地确定农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并将“以钱养事”资金分配到具体项目,做到“钱”随“事”走,“钱”、“事”一致,保证人有事做、事有人做。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专业技术人员和考评领导小组相结合的综合考核评价机制。日常考核以办事处行政为主,建议明确由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定期考核由办事处会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实施,一年不少于两次;重大临时性事项由办事处行政会同市直行业主管部门即时跟踪考核。坚决杜绝合同兑现上搞平均主义、“好人”主义。

(四)建立“以钱养事”长效机制,提高服务中心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建议整合当地资源,充分发挥服务中心的组织作用。同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工商企业和有关科技、文化等专业人员公平参与农村公益事业的招标,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构建新型农村公益事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三种以钱养事模式:委托服务型,办事处提供项目,与服务中心签订合同,明确经费数额和考核方式,服务中心按合同提供服务;定岗招聘服务,定岗不定人,如在农业服务中心设立农业新技术推广员、病虫防治技术员等岗位,这些岗位只定责不定固定人员,实行聘任制,并实行“三卡”(农民签字卡、村干部签字卡、政府签字卡)管理,年终由镇处、农业中心据此进行考核;派驻人员服务,对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开展经营性项目,增加服务中心收入,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从过去的“以钱养人养出懒人”,变成现在的“以钱养事争着干事”。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坝陵办事处财政所)

责任编辑:欣闻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办事处公益性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制定和落实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基于互联网地图语言的实时路况信息服务项目探析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伊朗工程服务项目的合同关闭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