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晶妍 陈红兵
【摘要】为了使工科双语教学的课程得到健康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很必要的。工科双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世界的前沿科学技术,培养有较强创造性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分析工科双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工科教育的特点,总结多年工科双语教学的授课经验,经过改革和实践,提出了工科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方案。成功的双语教学例子说明了该教学模式是科学、可行的。
【关键词】工科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日趋频繁,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各国要培养出能适应变化,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要求毕业的大学生应该能用英语进行科学研究和人际交流,因此高校中双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1]。教育部在2001年制订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进行专业课教学[2]。对高新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等专业,更要重视双语教学,在这样的社会形势要求下,工科的双语教学成为了高校改革研究的重点。
1、工科双语教学的现状
我国许多高校把双语教学作为教改的重要方向,积极进行双语课程的建设。在一般的工科高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专业课的英语教师匮乏是双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英语教师英语好,但是不懂专业;而专业教师专业强,但英语水平不高。另外教材的选择也是一个大问题,专业课方向的国内英文教材很少,而且也不成熟,国外的教材有,但是对于国内学生的思维和科学发展大环境来说,国外的教材和国内的中文教材衔接还是个很大的问题。这些因素造成了教学效果远不如期望的好,所以如何设计行之有效的工科双语教学模式一直是关注的焦点,因为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双语教学本身的特点,还要着重考虑工科教育的特性。工科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是工科培养的重点。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考虑教与学,在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师教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以學生真正受益为目标。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就是教学质量的竞争,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保证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3],提高学生科技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改善学生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和翻译的熟练程度,让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建设和发展,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体现,也是教育自身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目标是学习和掌握世界的前沿技术,培养有创造精神的、有综合能力的、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2、工科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双语教学起步较晚,在取得了初期成就的同时仍存在着如下的一些问题[4]:
第一,基础外语学习与专业理论学习脱节。虽然不少学生毕业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对于一般的外文文献、操作手册等仍不能很好地理解,也无法利用外语同国外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专业领域内的交流和探讨。第二,我国地方院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突出表现在师资薄弱、生源素质不高、双语教材选用难度较大、教学方式面临巨大考验等方面。第三,双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学科性和工具性问题。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目标定位中普遍趋向于学科性,语言交流和应用被遮蔽[5]。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改变了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良倾向,旧的人才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人才培养的一般性要求、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统一组织管理、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过分强调课堂的理论教学,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成才和提高就业率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为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双语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英文思考,具备综合运用英文的能力。以往有的教师力图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尽管采用了英文教材,但多数时间使用中文教学;有的教师试图运用全英文授课,但是即便是中文形式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的理解都有难度,何况用全英文?
因此,笔者通过几年双语教学的授课经验,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经过改革和课堂实践,提出了下面的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
3.1双语授课模式改革
①.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效果,采用英文备课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不但可以熟练本专业的词汇,而且有助于理解本专业的知识内容,教师用英文备课,讲双语课时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②.采用新的三阶段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对于课程初期的双语教学,除了一般口语用英语,大部分课程内容讲解以中文为主,重点是给出特有专业术语的英文说法,即“渗透式”和“穿插式”双语教学模式;第二阶段,在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英语词汇量的基础上,课程内容简单时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涉及重点难点内容可用英文讲解一遍,再用中文重点重复,即中英文“参半”的方式进行教学;第三阶段,学生掌握了大部分英文专业词汇,并具有了一定的听说能力,此阶段以英文讲解为主,重要专业术语用中文点出。另外,在授课的各个阶段结合了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促进师生间英语口语表达与交流,用这样的方式建设英语语言环境,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运用英语表达专业知识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这种授课模式由简单开始,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日益开阔,认知能力日益增强。由浅入深,趣味生动,从而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
③.每堂课的双语教学模式采用“1+3+1”的新模式。所谓“1+3+1”模式指的是将每一节双语课的授课时间平均划分为五个时段来进行,第一个时段与最后一个时段为两种语言对照讲授的时段。第一个时段主要讲授专业术语、重要概念及公式,最后一个时段总结归纳该节课讲授的主要内容,在这两个时段的讲授中,教师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详细讲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授课的主要内容。中间三个时段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这一时段使用英语授课,这样既满足了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又促使其他学生加快提高英语水平,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
3.2双语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
①.互动式的双语教学方式。一般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主要采用全程翻译法,它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讲为主,很少要求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这虽然使学生降低了焦虑紧张的情绪,但学生由于是被动接受,所以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双语教学中,改变过去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另一方面,调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互动式的双语教学方式,为锻炼学生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采用教师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基本概念、原理的阐述仍以教师教授为主,但在每一
部分的内容介绍完后,针对某一问题的应用展开讨论,由教师选择题目进行组织,要求學生课下收集资料准备,在讨论时利用英语及专业词汇进行表达,通过这种课堂讨论可以澄清学生的一些认识,解决专业上的问题,这对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专业交流十分有帮助。
②.多媒体电子课件。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传达的信息量比较大。但在双语教学过程中,由于用英语授课,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要处理好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与学生接受能力之间的关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全面掌握授课内容的基础上英语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双语教学的多媒体电子课件还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简洁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
③.授课过程中,采取启发式、讨论式、反问式等教学方法。每次课后布置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每次课前均通过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复习,鼓励学生听不懂立即发问。选择部分英语水平较好的同学,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相关内容,在课堂上由他们试讲,以此锻炼他们的英语口语。此外,组织各种形式的小组讨论,让更多学生有用英语交流的机会。通过各种师生互动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学生提升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易学、乐学,随着知识日渐丰富,能听懂的和能用英文表达的越来越多了,师生都会充满成就感和幸福感。
3.3双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①.让学生到图书馆去查工科类课程的新成果,然后用英语进行描述,把这个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中去。用这种方法可以考核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汉译英的专业词汇翻译能力。
②.利用两节课或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工科类课程某一领域内的内容进行一次英语演讲口试,鼓励大家多动口,多思考,口语演讲的考试时间规定为3分钟,每个演讲的学生要接受在场的学生和老师的提问,演讲者得一一作答,由老师对他们的演讲作一一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由老师和学生共同给每一个演讲者打分,这个成绩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锻炼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含量又提高了学生英文的表达能力和上台演讲的胆量。
4、结论
双语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和试点工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笔者在几年的工科双语教学过程中获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双语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只有不懈努力并在实践中运用检验,才能使双语教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Ma Jiang.Thinking about promoting bilingual educating model in Chinese colleges[J].Journal of Ping xiang College,2008,25(4):33-35.
[2]FULLAN,M.,STIEGELBAUER,S.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2nd Ed.)[M].New York,NY: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1.
[3]WOHLSTETTER,P.,MOHRMAN,S.A.School-bas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success[M].Philadelphiao university of pennsy lvania,consortium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1993.
[4]CHEN Furong,LIAN Haiying,WANG Zhan.On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J].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8,154(6):88-108
[5]LIU Jian-ming,ZENG Cong-wen.Innov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courses[J].Journal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2008,28(2):157-159.
基金项目:湖北文理学院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JY20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