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美随遇而安

2015-05-30 10:48林青雨
醒狮国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古典家具向东家具

林青雨

“中国古典家具自汉唐时期逐渐衍变生成,至宋代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历经上千年的过程,很难用一个简短的词句去定义其外延和内涵。如果从当今红木家具行业的角度讲,古典家具的定义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以榫卯结构为基本连接方式,辅以鳔胶及合页铜活等。而不是以现代五金件,如三合一连接件等组合家具。没有了榫卯结构,就失去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内在核心价值。其次是古典家具中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设计思想,在造型艺术和装饰效果上的体现。第三,是使用传统材质,如各类软硬木材、生漆等,而非密度板、铝合金、亚克力等现代材料。”古典家具研究学者谭向东说。

华夏文化自古讲求一种寄寓,家具和人一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它是一个人、一个物件的精髓。它的出现无疑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丰富多彩,家具的实用功能也让我们能够透过它看到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一如谭向东先生对古典家具的老情怀“正午/片片明媚中荡漾着早春的气息/阳光洒落/千年釉彩和木样年华都散发着迷人的醇香/来一壶铁观音/你的那份匆忙是否可以歇歇脚了/尽管没有沉香袅袅和文竹节节/这份俗气也不那么累”,让爱与美随遇而安,是国人赋予古典家具的品格,亦是古典家具留给国人对家的记忆。

时间与价值

记者:您是如何与古典家具结缘的呢?古典家具中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谭向东:我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家具领域的工作,十几年前开始喜欢收藏,自然比较关注古典家具。尤其是2003年买房装修,使用的家具都是硬木家具,每天置身其间,越发觉得中国古典家具有太多迷人之处。那种凝结了数百年古代匠师心智的永恒之美,远非当今短时间流行的时尚家居所能比拟。

无论是明式家具的简约空灵、宁静闲远,还是清代宫廷家具的雍容大气、华美绚丽,都让人无比震撼。就连广袤的民间漆木家具,散发出的那种历久弥新的自然纯朴,都能直击内心深处潜藏的文化情结。这些,就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魅力所在。

记者:收藏一件家具的意义是什么呢?除了对它的价值判断,还有其他因素吗?您的收藏更注重哪些标准?

谭向东:影响家具收藏的因素很多,除了它的文物市场价值之外,最重要的是它带有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以家具为载体所展现的各种文化符号,是以刀为笔雕琢的立体画卷,而不仅仅是满足家居的实用器,更不应该仅仅以材料论价值。

我收藏家具,最注重的是家具造型艺术之美。如果一件家具远观之没有美感,就不存在审美价值。

记者:在您看来,古典家具设计有哪些特别之处呢?有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吗?

谭向东:传世古典家具精品,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其设计者无疑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具备极高的艺术造诣。这些人中不乏文人墨客,甚至皇帝也会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当中,从而使得古典家具在造型艺术上达到难以逾越的高峰。

如果说古典家具的设计标准和原则,唯一的是符合审美需要。而且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之上,注重内在结构的合理,讲求比例尺度的协调,以及视不同场合所应有的装饰。

其中最为特殊的是侧脚收分。传统家具许多是带有奓度的,包括腿足和椅子背板等处的奓度,犹如建筑中的侧脚,使得家具看上去有稳定感。这是历代工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摸索出来的规律,是智慧的结晶。

木性与人性

记者:很多明代家具保存较好,工艺也精湛,这是否代表了在那个时代,人们在家具的手工制作领域的探索已达到了很高水平?

谭向东:这毫无疑问。木制家具难于保存,尤其在南方潮湿的环境中,木材极易腐烂。木制家具如果没有精严的榫卯结构,以及科学的表面处理工艺,早就在使用过程中损毁了,根本无法保存数百年。古代匠师创造的榫卯结构,是科学智慧的凝结,是举世无双的世界遗产,迄今被广泛使用。

记者:明式家具中,您所钟爱的是哪一件呢?

谭向东:很难选择。古典家具作为祖先珍贵的文化遗产,有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存世。它们每一件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极大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以及精神世界的人文情怀,令后人高山仰止。这样的古典家具有很多,甚至有些是孤品,因此很难选择某一件来作为心中的最爱。

记者:我们的生活一定是离不开家具的,这两者是如何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呢?从家具发展中您能否想见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谭向东:中国古人生活方式最大的转变,是由席地而坐变成垂足而坐。正是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影响和促进了中国家具的演进。如果没有这种转变,中国家具可能会和周边国家的家具相类似。因为周边如日本、韩国等,居家生活依旧保持着席地而坐的方式,家具相应低矮。而中国家具则演变成高坐家具,这是生活方式带给家具的区别。

时代更迭和科技进步,甚至人口增加,也会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影响建筑和家具。比如玻璃的出现,使得室内采光得到改善,对家具色彩的要求更为多样化,家具种类和装饰手法也得以充分发挥。

反观之,家具种类的完善和普及,也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家具的功能日益完善,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得以丰富多彩。比如大型桌案的出现,使得古人由分餐制转变为合餐制得到了便利条件。当然这一观点有待进一步商榷。再比如,明代厅堂家具是没有茶几的,有客来访时,由仆人奉茶,客人喝完便交由仆人端走。而到了清代,茶几普遍使用,这种奉茶的待客方式就有了转变。

家具里的中国

记者:每件家具背后应该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您在研究过程中,有哪件家具的故事对您来说比较特别?

谭向东:特别谈不上,其实我更看重的是一件家具的流传史。这有助于我们对古典家具的地域风格、工艺演变、历史断代等等的研究。通过一件古家具的传世经历,追溯其最早的起源,从而窥见隐藏在家具背后的知识,集聚多了,就有了研究分析的依据。

记者:《家具里的中国》从纪录片到成书,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二者分别带给观众和读者的是什么?

谭向东: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是我们剧组成员历时四年完成的,不带有任何商业性质的专题片。是中国家具史上第一部全面客观,而又真实的反映中国家具文化的大型纪录片。该片播出后,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并且获得众多好评和一致认可,甚至被赞誉为里程碑式的作品。此前有很多关于红木家具的片子,但都缺乏深度和系统的解析,更很少涉及中国家具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家具里的中国》立意高远,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深入探寻中国家具的脉络和文化背景,以及由此映射出的起居文化、生活方式等等。

纪录片播出后,由于版权等一些客观原因,制作团队一直无法完成书籍的出版。恰逢此时,中国青年出版社计划编撰“最美中国”系列丛书,并且获得该书籍的版权,本书才得以付梓。而书籍的出版,以文字图片为主,方便阅读,给愿意思考的读者带来便利,也扩大了影响,对中国古典家具文化的普及和推广极有裨益。

记者:能否讲一下您为本书作序的所想所得?

谭向东:为本书作序,是我作为主要撰稿人应尽的本分,更是为推广中国古典家具文化多做一份努力,让更多的读者能体味中国传统家具之美,领略古典家具的丰采,将古典家具的精华传承下去。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当今从事仿古家具制作的管理者和设计者,从内在文化上加深认知,从审美艺术上提升境界,继而将古典家具事业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当代古典家具精品。

记者:如果对古典家具的研究是一把钥匙,它可以开启未来的一把锁,您最希望开启的是什么?

谭向东:我想是如何传承。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有许多未解之谜亟待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破坏和割断,文化底蕴消失殆尽。古典家具在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当今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领悟,无法达到祖先曾经达到的高度,更难以逾越。因此对古典家具的研究和推广,就显得极为迫切。包括当前市场上的主要消费者,对古典家具到底美在哪里都不甚了了,盲目跟风,造成当今红木家具市场的落后和畸形,产量虽大而质优者鲜有,致使大量珍贵资源被暴殄。

这一现状,只有通过业界和社会的有识之士,竭力提升和推广传统家具文化,才有可能得以改观。这是我们作为研究学者最希望看到的。

猜你喜欢
古典家具向东家具
我的爸爸
赶集归来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中国古典家具赏析
于向东
传统茶文化对古典家具艺术形态的影响
火车向东
古典家具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