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广场

2015-05-30 10:48
环境 2015年3期
关键词:柴静雾霾公民

《南方都市报》

“穹顶之下”需要的共识和行动

《穹顶之下》价值的三个方面:一场关于雾霾的科普,一次公共政策的质询,一番公众参与的动员,将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中逐渐显现。如何实现同呼吸共命运,柴静凭借一己之力推出深入的调查作品,对此问题给出了初步的答案,但这毕竟只是开始,雾霾之战注定需要动员大量的社会资源,在此期间需要有相应的分工。这正是很多人面对《穹顶之下》时既惊喜又失落的原因,人们疑惑为什么是柴静?在雾霾肆虐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很多人对它已经感到麻木的今天,公众才有机会通过一部《穹顶之下》对其有相对全面的了解,而且还是公民自发自费的方式。这些工作有的本应由相关政府部门承担,柴静“抢戏”从侧面反映出政府机构在雾霾应对方面能力不足和工作低效的现实,今后应对雾霾无疑要改变这种现状。

相信每一个看过《穹顶之下》的人都会因此提升个人的责任感和行动欲。《穹顶之下》可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公民调查的范本,雾霾应对需要广泛的公民行动,需要更多的公民去感知,去讨论,去参与,当“私人恩怨”上升为社会共识,这就为制定公共政策创造了条件。政府部门所要做的,便是回应民众的利益诉求,在雾霾应对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印像庆阳网

面对方便的事实,我们需要谨慎

有人可能要问我们为什么要关心片子制作背后的复杂事实,只要片子的内容数据真实、充分,揭发了重要的问题、引发人们的关注就可以了。这听上去确实很方便,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我们有自己的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自己的大脑可以判断。但不方便的事实是,现代传媒可以制作非常强大的视觉效果、画面剪辑、声音组合,同样的原始素材在经过不同的编织组合之后,会表述出全然相反的意见或结论。当一个片子动用所有的声画资源、所有的修辞手段,用来营造一个我们熟知的世界和习以为常的逻辑,就对我们批判性地回应此片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我们很难在信息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意识到哪些关联是巧妙嫁接的、哪些数据和意见是被掩藏的、哪些人说的话经过了剪辑和处理,从而制造出一些特殊的效果。

新华网

“穹顶之下”看点说点不如踏实做点

与以往如出一辙,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有赞美有批评,更有诛心论。客观地说,在如今更为多元化的时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可厚非,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如果出于真心,本着解决问题,对片子进行讨论,对雾霾问题进行思考,这些都是可贵的。

无论过去围绕柴静身上有多少争议,她关注到雾霾这样一个社会性的热点、焦点、难点,不仅关注、埋怨,还认真地去思考、发问。通过片子可以看出,她实地走访,向研究机构、专家求教,向相关管理部门发问。这就非常值得敬佩。

更为关键的是,柴静的作品,从公众健康的角度唤醒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数量足够多的人群认识到问题的所在,开始行动起来。这是公民行动、参与的开始,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至于争议中的细节问题,属于此次事件讨论之中舍本逐末的“末”。

凤凰网评:

穹顶之下,柴静的调查真相

雾霾之害,究竟几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印象、感受和理解。柴静有自己的方法,她背着仪器,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人体实验,试图分析呼吸成份,拍摄肺部深处碳素沉淀的后果,让大家看见“雾霾是什么”?

事实上,这两年,关于雾霾的调研很多,官方的,民间的,有大量的数据和案例,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个人调查?显然,目前的调查结果还无法解答柴静所有的疑问,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能有新的发现,看见别人看不见的真相。

作为公民,柴静将自己定位于一个环保志愿者,虽家中有车但尽量少开或不开,举报违规污染源,参与立法研讨会。而这,或许会被更多的人效仿。

看到《穹顶之下》中的那些镜头,那些数字,或许有人无法淡定,或许有人压抑困惑,但在感动、震撼之余,仍心怀希望,雾霾可怕,但并非无法破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治理雾霾的参与者,守望者和建言者。

猜你喜欢
柴静雾霾公民
论公民美育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可以消除雾霾的新型无人机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从雾霾中突围
雾霾的中医认识及其防治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雾霾下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