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顶上的彩虹

2015-05-30 10:48谢彦
农家书屋 2015年3期
关键词:建树绒花老赵

谢彦

曾几何时,在古都南京,头戴花、胸花,婚嫁喜事、重大节日都普遍用绒花做装饰。对于旧时的女人来说,则是“有钱无钱,买朵绒花过年”。

绒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主要被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室成员。因其花开不败,象征着皇宫里女人对青春永驻的不懈追求而在宫廷内迅速风靡。同时,它又和汉语中的“荣华”谐音。

旧时繁华

逢年过节,卖绒花的商贩手摇着镗锣鼓,身背二十屉绒花沿街叫卖,那装绒花的竹屉一层层地叠起来,足有丈把高,然而卖花人背着它们行走自如,绝不会倒下来。到了闹市口,卖花人将一屉屉放在地上,一朵朵绒花争奇斗艳,喷红吐绿,顿成一道百花盛开的景观,展露出春阳气息,引来许多少女的围观。

南京绒花以天然桑蚕丝制作,民间艺人们利用蚕丝的下脚料,进行分类,捻丝、脱脂、染色、钩条、传粘,敷于细细铜丝之上,搓成粗细不等的绒条,然后对各色绒条进行连接、围卷、造型、打尖、传粘、装配、修剪等一系列繁杂的加工,遂制成五彩缤纷的绒花。小至姑娘鬓发上的簪花、头饰,大至贵妃娘娘头上凤冠。一时间应市场需要,涌现出鬓头花、胸花、帽花、罩花、戏剧花等诸多品种,色彩以大红、粉红为主,中绿为辅,以黄点缀,明快而富丽。在没有铜丝的年代,绒花骨架用白银打成细丝制作而成,选料的贵重加纯手工的制作,注定了绒花的珍贵。

据考证,《红楼梦》里提及的“宫里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儿”指的就是南京绒花。旧时的南京女子头戴绒花出嫁,象征一生荣华富贵。而每年的“一事三节(婚嫁喜事、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普遍有用绒花作装饰的习俗,婚嫁喜庆则多用“龙凤呈祥”“麒麟送子”“榴开见子”祈盼白首偕老、多子多福;春节用“连年有余”“金玉满堂”招财纳福 ;端午节妇女儿童佩“五毒花”以求避邪。

绒花工艺的发展过程共经历了3个阶段:早先的绒花是在做成花形的纸面上绕上花绒,称为“绕绒花”;以后则发展为纸面上裱好花绒,刮光后,再做成各种花形,称为“刮绒花”。清末时,又发展为“滚绒花”。滚绒花,是用两根细铜丝夹住绒坯,用剪刀将绒坯剪成条状,用力搓紧,滚成圆柱形绒条,然后将大小粗细、色彩各异的绒条根据不同题材内容,组合成千姿百态的绒花、绒鸟、绒兽及人物等绒制品。

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老南京人依旧很喜爱绒花,当时,南京人的生活处处点缀着绒花的身影,绒花手艺还是颇具人气的。后来,手工制作的绒花被工业流水线出来的其他材质头花、胸花所取代,从此就没落了。

难舍初心

绒花艺术传承人赵树宪从事绒花制作已有41年。几乎每天,老赵都会戴着老花镜,细细地整理着彩色的绒条。在他那不到20平方米,隐藏在江苏省南京市一栋百年老宅深处的“花园”中,无论寒冬酷暑,梅花与荷花、百合与牡丹四季绽放,争奇斗艳。

因为这些五颜六色的花都是由丝绒做成,所以长盛不衰,甚至永不凋谢。

“绒条由煮熟的蚕丝制成,称为‘熟绒,是绒花的基本组成部分。要保证绒花制作得好,就必须先把绒条制作好,这步工序叫‘勾绒。”刚见面,老赵就介绍起绒花的制作工序来。之后,他小心地把熟绒的一头固定在钩子上,然后用刷子仔细将熟绒理刷整齐……“刷与不刷差异很大,刷过的绒毛就显得比较有光泽。”赵树宪解释道。

看得出,他手上的功夫相当利落。绒条做好后,下一步就是“打尖”。老赵拿过剪刀,一面旋转着绒条,一面小心翼翼地把绒条的两端剪得尖细,对于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绒条,修剪程度也不尽相同。“打尖的时候,绒花的成品形状就应当在脑子里浮现。根据构思中的艺术造型决定将绒条剪成什么样子,这可是个基本功。”老赵边忙活边介绍。

打尖完工后,就开始了绒花的最后造型阶段。赵树宪会将修剪好的绒条进行造型组合,配合料珠、亮片等辅助材料制作出期待的造型。在老赵的巧手下,一枝火红的“梅花”全然绽放。

老赵从20多岁起便到当地的绒花厂做学徒。不过,当时他所在的工厂和当地数百家厂一样,主要以生产出口的丝绒小动物为主,比如出口到欧美供复活节装饰的黄色丝绒小鸡和兔子。

绒花的制作过程相当复杂,至少有10个步骤,包括煮蚕丝、染色等。即使是一件最简单的作品,比如百合花,也需要两天完成。

由于当时的工厂大多是流水作业,很少有人能掌握绒花的整个制作流程。而掌握一项技艺后就希望能挑战新的步骤的赵树宪常常会努力在一项技艺上精益求精,然后申请到其他部门“偷师”,长此以往,便学会了整个过程。

“我的职业不是我选的,我也没坚持什么,我只是尽量做到熟练并完善我的手艺。”他这样形容自己的职业生涯。

中国雪绒花

直到2012年的冬天,老赵的“花园”,或者更确切地说,一间狭小拥挤的工作室,迎来了著名服装设计师许建树。这位为范冰冰設计了著名的龙袍而在国际时尚圈一炮而红的设计师,因为一次偶然的造访给绒花带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为了给电影《十二生肖》的女主角扮演者姚星彤制作晚礼服,许建树曾专程来宁,辗转来到南京非遗博物馆,找到南京绒花传承人赵树宪。在博物馆的一间僻静厢房里,他看到了赵树宪制作的一只绒花“凤凰”。“就是这个!”许建树激动非常,“凤凰”身上的羽毛质感、“凤凰”的整体形态都与劳伦斯构想的晚礼服样式非常贴切。而且绒花雍容华贵,老赵手艺精湛,很有创意,这正是高档时尚所需要的。许建树毫不犹豫地向赵树宪买下了那只绒花凤凰,带回北京去研究。

没过多久,许建树再度来宁,直奔赵树宪的工作室,这回还带来了完成好的设计图让赵树宪过目。图中的礼服分为上衣和裙子两部分,在上衣的前胸和裙子的后摆部分,都有着类似于孔雀羽毛般的设计,其灵感正是来自赵树宪的“凤凰”。

第6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成龙带着他的电影《十二生肖》剧组在红地毯上亮相。在其一行人中,数女主角姚星彤最为亮眼,她身着名为“绒花若雪”的独特晚礼服,如同一只白色的孔雀,优雅高贵,出尽风头。这套礼服,就是许建树特别设计的,星星点点布满在裙子上羽毛般轻盈的绒花瓣都由老赵花了数周手工完成,在国内的年轻时尚爱好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而在过去,这样的装饰常常被年轻人等同于“奶奶的饰品”。“时尚界里有个说法叫少就是多,在这里大概可以说成新就是旧。”老赵开心地开着这样的玩笑。

老赵手下诞生的绒花是美好的,但绒花工艺的前程却是暗淡的,与其他手工艺一样,绒花面临着后继无人。因为熟悉一个绒花的制作工序就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而要能够全程熟练操作,则需要8到10年。

“这个工艺由于掌握技术的时间周期很长,要很多年,所以它也成为传承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年龄大了,眼睛渐渐老花,已经看不清楚绒条,常年从事这一工作,颈椎也变了形。所以,我现在最担心的是这门手艺无人传下去。”看着传承千年的绒花即将消逝,老赵既痛心又无奈。

老赵说,做绒花需要一定的天赋和想象力,而且是件十分繁杂的手工活,学艺三四年后才能做成一件像样的作品。虽然现在有不少人在业余时间跟着他学,但一听说学艺周期长,工作辛苦,都纷纷打了退堂鼓。即便是有心来学的,也很难保证有天赋成为传承人。

如今,老赵有了一名兼职女弟子许小姐,跟老赵已经学了一年多的绒花技艺。她和绒花结缘是偶然一次带着孩子到民俗博物馆参观,欣赏到了惊艳的绒花,从此就爱上了这门技艺,特地拜赵老师为师,潜心学习。

猜你喜欢
建树绒花老赵
勇毅执着的追求 坚实丰厚的建树
——郭克俭《中国豫剧演唱艺术》评介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绒花
“扬州绒花”
老赵印象
随身带着救命钱
老赵
雪花
抓党建树品牌 聚民心促发展
奖赏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