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星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正确及时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国务院办公厅相关负责人称,此项工作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关键,做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不仅有利于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也有利于提高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还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意见》强调,做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工作要始终坚持三个关键点:以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为前提,以保障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权益为根本,以规范流转交易行为和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
此外,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第一要坚持以公益性为主,充分发挥其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二要坚持公开公正规范;第三要坚持因地制宜,从各地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挥;第四要坚持稳步推进,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在有需求、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新的市场形式。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需求明显增长,许多地方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和服务平台,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了有效服务。
据农业部信息显示,这些服务平台主要有农村土(林)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产权交易所(中心)两大类。据了解,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有800多个县(市)、13000多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林业系统成立了1200多家林权交易机构。到2014年10月底,全国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安徽、山东、成都、武汉、杭州、广州、昆明等11个省级或省会城市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机构。
然而,由于各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发展不平衡,其设立、运行、监管都有待规范。一位农业部官员表示,最明显的就是交易机构定位模糊、市场定位不统一。现有的农村产权交易机构有的是企业性质,有的是事業单位,有的设立在国土部门,有的在农业部门。业内不知道交易市场到底是以什么法人形式存在才合理,甚至还担心企业法人的服务机构为了赚钱会与农民争利,打击农民进场规范交易的积极性。
针对此类存在的问题,《意见》明确指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是为各类农村产权依法流转交易提供服务的平台,是政府主导、服务“三农”的非盈利性机构。在现阶段,县、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等流转服务平台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的主要形式,市场建设应以县域为主。
针对《意见》中强调的公益性,有知情人士透露,这意味着服务平台作为企业挣钱以后不能分红,但是现在交易市场没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承担些社会责任是理所应当的,例如现在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和武汉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等大型机构在这方面协调得就很好。
《意见》还鼓励各地要积极探索符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实际需要的多种市场形式——既要搞好以交易所为方式的市场建设,也要有效利用电子交易网络平台。例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可以是独立的交易场所,也可以利用政务服务大厅等场所,形成“一个屋顶之下、多个服务窗口、多品种产权交易”的综合平台,从而全面发展。
《意见》提出,法律没有限制的品种均可以进入市场流转交易。现阶段的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八个门类。流转交易主体主要有农户、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和其他投资者。除宅基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农户持有的集体资产股权外,流转交易的受让方原则上没有资格限制(外资企业和境外投资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农户拥有的产权是否入市流转交易由农户自主决定。
针对《意见》提出的各项扶持政策和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表示 :改革开放至今,除了所有权以外,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大部分时间是合二为一的,统称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权分置以后,农民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承包地转让经营,获得租金,同时又不用担忧失去对土地的承包关系,为土地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流动配置和发挥作用拓展了巨大空间,也为形成多元化的农地经营模式创造了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