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華全國總工會(簡稱全總會)書記處書記、法律工作部部長郭軍,在一個新聞發佈會上,介紹《勞動法》頒佈實施20年來大陸勞動關係的總體狀況時,「舉了一個例子」,順便提到:富士康等一些企業長期違法安排勞動者長時間加班,致使部分勞動者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導致過勞死或自殺現象時有發生。
對此,富士康立即做出「硬球」回擊,其發表的公開信直言:對於郭軍書記「草率地將員工加班與部分勞動者出現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導致過勞死或自殺現象,變成一種因果關係」感到驚訝,希望郭軍「在不斷點名批評的同時,能夠走到基層」。富士康一是否認了其員工三番五次的自殺與加班有關,二是祭了「走基層」的政治正確的利器,指責全總的這位領導不做調查妄加論斷。
富士康如此以點名的方式表示對相關管理機構的言論不服,讓外界自然想到最近爆發的阿里巴巴叫板國家工商總局事件。事實上,在這類糾紛中,通常情況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且先不論誰對誰錯,至少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富士康與相關機構的確缺乏良好的互動和溝通。現在富士康對郭軍的點名批評並不認同,他們認為外界對他們為改善工人狀態所做的工作不了解。而鴻海集團表示,自2010年以來,集團不斷檢討並改正自身不足,也意識到企業不僅從物質上,更要在精神層面給予員工足夠幫助。但這一切顯然沒有被外界足夠了解,或者不足以在全總會等相關機構中得到認可。因此富士康經常被作為典型點名批評也並不奇怪。
無論是台資企業也好,陸資企業也好,出現勞工權益問題,免不了受到廣泛關注,甚至形象受損,尤其是在大陸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而對於企業本身而言,重鑄企業形象,加強與外界的溝通與聯繫,消除人們對自己的負面認識,顯得尤其重要。說得直白一點,企業無論出現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你總得讓人看得到你的作為,處理問題的態度與方式。否則,當你被廣泛地貼上負面標籤的時候,你也只能忍氣吞聲。
總之,談富士康,談勞工權益,都要有一個心平氣和的態度,不玩詭辯,不回避問題,不文過飾非,這樣才能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