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坪 苏凤英
二十多年了,他依然热心教育,初衷不改;二十多年了,他把全部的爱、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农村的基础教育;他无怨无悔,就像一棵小草,扎根于农村这片广阔的、大有作为的天地,为家乡的繁荣富强,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生命绿色。他就是安阳市市管乡土拔尖人才、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员、安阳市骨干教师——河南省安阳县崔家桥乡李宋村学校教师薛金山。
十八岁是个多彩的人生。薛金山在学生时代就曾有过许多的梦想,梦想自己坐在大学的教室里,梦想自己成为了作家、记者……然而,他要面对的是高考落榜。正当他徘徊不前,郁郁寡欢之时,村里让他到安阳县崔家桥乡李宋村学校担任了民办教师。
那是1987年的8月,薛金山进入了新环境,被师生们那种勤奋教学的劲头感染了,于是,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育教学当中,他要让自己的梦想在一个个学生身上变为现实。他当民办教师的那些年,工资很低,非常辛苦。金山曾有过几次改行的机会,他却一片痴心在教育。每当他走上讲台,看到学生,就会劲头倍增,忘却了苦恼和烦恼,尽职尽责,把全部的爱倾注到了学生身上,去全心塑造学生纯真的心灵。他常常为学生清洗卫生,整理衣帽,擦鼻涕,系鞋带,送他们安全回家,替学生垫书杂费等等。尽管他所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他以自己的言行树立起了教师的高大形象,他所带过的班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班级。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薛金山经常采用有趣的方法教学,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教学,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使学生爱学会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拼音课,薛金山编成儿歌,顺口溜,帮助学生练发音,想字形,记特征,使一大堆死字母变成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教材;教高年级语文时,他就采用比较、组合、引申、朗读的“文道统一”的原则,启发学生开动思维,各抒己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春种秋收,果实总和劳动成正比。薛金山所教过的班,在多次抽、统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本人也多次获得荣誉。
如果说薛金山在学校热爱学生,苦心结出累累果实的话,那么他在教书之余挚爱新闻写作,也是做到了本职业余两不误,而且互为补充和完善。在广阔的农村,有许多新鲜事,在欢腾的校园有无数动人的歌。从一九八六开始,金山利用课余时间搞起了新闻写作,谁曾想,这一炮竟然打响了。原来的宋村中学以往的课程设置是老一套,村干部与教师们调查研究后,开设了实用技术课,学生掌握了实用技术,家长、师生、领导都很满意。金山把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媒体向外推广获得了很大的成效。
薛金山爱好新闻写作,他也非常乐意辅导学生多写作文,多投稿,注重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2003年6月他一次收到十七份获奖证书,经他辅导的王伟、康超、薛慧、李邵楠、韩苹等同学又获得第十届全国万校小学生作文竞赛的三等奖,王伟、薛慧等三十二名同学分别被《小学生优秀作文》、《小学生学习报》、《关心下一代报》招聘为小记者,王伟、康超还被《小学生优秀作文》评为优秀小记者。怪不得老师们这样说:是薛金山教出来的学生大都喜欢作文啊。如今一茬茬的学生毕业了,可他们还总是去找他们的薛老师,薛金山也总是热情地给予指导,并帮助推荐发表。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我们看着薛金山三、四十万字,近千篇各类作品,足可以证明他的心血没有白费,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果实。《试论转变差生》、《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分别获得省教育科研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小学语文课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获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六届年会三等奖;《乡村谱新篇》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征文二等奖;《如山的恩情》2003年3月获得中央宣传部宣教局、中央电台、农民日报社等六单位“全国农民读书征文”三等奖……由于薛金山写稿积极、成绩显著,2005年8月和2006年8月两次被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关心下一代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2005年还被安阳市教育局认定为市级农村骨干教師……
有句话叫做“青春无悔”,青年教师薛金山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农村的教育事业,为了家乡辈出人才,为了祖国美好的明天,他正像小草那样,默默无闻地用双手描绘着美好的家乡蓝图,奉献着自己的生命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