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越
摘 要:在甘肃省会宁县中心城区,建设一处集会、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圣地广场,是充分展现会宁形象和凝聚会宁精神的主要场所。设计中不仅满足城市功能要求,还要满足庄重、大气、时尚、典雅的景观要求,更应体现时代特征和地域文化。文章就圣地广场规划设计情况进行探讨。
关键词:文化交流;休闲健身;集会;生态广场
1 项目概况
会宁县地处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县域总面积为6439平方公里。县城距省会兰州150公里,距白银市180公里。圣地广场在会宁县中心城区的中心地段,占地98170平方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191米。东临长征中路,南是规划支路,西为拟建四座嘉禾商务大厦及现代路,北为广场北路及规划行政中心大楼。广场地理位置好,能够依托城市提供的交通、信息、商服等基础配套设施,区域开阔,交通便利。
2 规划定位
弘扬文化,服务人民;和谐生态,水载舟行。
3 设计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2)把握城市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
(3)倡导继承与创新的文化原则;
(4)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
(5)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
(6)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原则。
4 规划构思:“和”与“合”
凝聚力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和:代表舒适、宜人。合:代表团结,聚集。通过圣地广场的建设使会宁县拥有温馨、亲切的社会氛围,从三方面来体现。
4.1 生态环境和谐
天地合一,通过原有景观与规划绿地的统一,蓝天与绿地的统一体现。
4.2 生态文明融合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利用植物的自然生长、自然的形态展示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来体现。
4.3 生态文化和合
历史与未来的连接,有机的运用古文化遗址、近代史文化、现代文化的继承与连接体现文化之和。
总平面布局:以行政中心为舵手,正在向前远航的船,有桨有翼,中心为“合”,拟对称的环抱,形成团结、安宁的环境氛围,隐喻着会宁县是岁月静好的和谐社会。
5 规划主体:两大分区(市政广场和市民广场)
5.1 市政广场——城市的会客厅——中心集会广场(三梯度)
一梯度:“稳”脚踏实地、广纳贤才、稳步发展。三块大草坪形成平远的空间,给人以大、旷的视觉感受,两侧高耸整齐的树阵形成庄严的氛围,给人高、澳的感受。两侧生态区绿地用斜线布置路网,象征政府张开双臂平等对话,为人民服务,同时容纳百川,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
二梯度:“活”活泼氛围、活跃文化、活力发展。主要有圆形旱喷和水幕帘组成,旱喷有喷水、亮化、声响等功能,圆形的水面与行政中心大楼相呼应寓意着明镜高悬;水幕帘由三层高低不同的流动水帘组成,在轴线上丰富空间变化,隐喻着会宁县从上到下层层的清正廉洁。
三梯度:“扬”弘扬正气、扬帆远航、名扬四海。位于南北轴与东西轴的交汇点、广场的中心点,本次设计的至高点,主要的景观元素是大型雕塑“帆”,帆由三面大小各异帆组成,三面帆象征着三面旗帜,即回应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红色文化,又充分体现圣地广场圣字的寓意——会师胜地。
5.2 市民广场——起居室——休闲、健身、文化交流场所(四条线)
(一条线)古文明遗址:回应历史
会宁县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城,运用仿古雕塑、园林小品展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历史文化遗址。
(二条线)丝绸之路:展示地域文化
会宁县是民间艺术之乡,运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剪纸的艺术形态,通过园林小品景墙来表现,充分体现会宁县是秦陇锁钥,丝绸之路的重镇。
(三条线)翰林之乡:金色的教育
会宁县是西北的教育名县,运用园林小品景墙状元榜、名人雕塑、题字塑石等展示博士之乡的风采。
(四条线)红色之旅:借形思忆
会宁县是红色文化的旅游名县,运用彩绘的艺术形态形成园林小品,展示红色文化并继承发扬红色文化。
6 规划特色
6.1 突出地区特色
圣地广场是文化、健身、休闲、集合为一体的多功能广场,能够带动两侧居住区、商业的发展与交流,同时突显会宁县的红色文化和博士之乡的特色。
6.2 实现生态和谐
通过选景选材,设施的配置,植物的巧用,能够引导人民从生理到心理走向各种绿色的健康之路。
6.3 定义城市印象
通过动、静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使圣地广场成为会宁县对外的重要窗口,身在广场,心旷神怡,离开会宁,在记忆中留下一片绿色的圣地。城市文化广场的环境设计虽然只是城市设计的一个方面容,但它的设计手法却与城市的总体布局与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城市设计正是通过对城市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城市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国强.风景园林设计——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作品集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周逸湖.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