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尧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一篇刚刚全票通过答辩的《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博士论文,被网友称为“最美味博士论文”,受到众多网友围观,迅速成为各类媒体热传与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按理说,研究生学位论文应该是专业的学术论文,非同行专业人士是很难围观与热议的。然而,近年这种围观与热议现象确实时常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表面上看,是这些被网友围观与热议的学位论文选题为人们熟悉的日常生产生活问题,为围观与热议提供了可能性;从本质上看,是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究竟应该研究什么的问题,是高精尖的学术问题还是日常生产生活问题。笔者认为,这种围观与热议现象,不仅寄托着网友与社会公众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美好期待,也预示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时候,确实需要高等学校重新审视研究生教育的问题了。
一、舆论效应
作为研究生学位水平的证明,学位论文往往被网友与社会公众寄托着很高的期望。回答“钱学森之问”依然任重道远,严肃的学术命题、宏大的社会问题都等待着研究,研究生怎能把家长里短的油盐酱醋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呢?有网友就调侃道,“八角茴香与卤鸡肉之间的关系”居然能够写出8万字的博士论文着实让人佩服。不愧是陕西“吃饭”大学,一道卤鸡肉都能研究得如此专业,有一点儿小题大做吧。对于“最美味博士论文”,绝大多数网友在新闻跟帖中也表示“很无聊”,“八角茴香与卤鸡肉,中国人吃了好多年,还需要论证吗?”“嗑瓜子也伤牙齿,嗑瓜子能写成学位论文否?”“博士与其研究八角茴香对卤鸡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还不如直接做厨娘比较好。”有人甚至认为,博士做有价值的研究,才对得起这顶博士帽,也才不至于浪费紧缺的教育资源。
也有网友认为,研究生做学问搞研究,并不是一定都要研究高精尖,正所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如果能把身边的诸如“八角茴香与卤鸡肉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也不会让许多民间精粹失传。这些研究或许“不起眼”,但并不意味着“不起眼”的研究就一无是处。对待真正的科学研究要心存敬畏,不论是研究导弹还是茶叶蛋,还是别轻看“八角茴香对卤鸡肉影响”之类的学位论文为好。由此来说,“最美味博士论文”是一篇比“大而空”的博士论文更“接地气”的论文,作者用严谨的科学方法研究日常饮食的一种菜品,是值得肯定与赞许的。网友与社会公众对学术“高大上”的期许,实质上是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误解。
二、社会效应
诚然,“最美味博士论文”走红网络,其中也不乏网友有一些娱乐心态。可剥离这一具体事件,确实反映出当下我国学术研究的一些错误倾向——对语言艰涩刻意而又偏执的追求,那些换汤不换药、只换名词不换逻辑、只看语言不管效果和价值,没有实质内容却故弄玄虚的学术研究,真的可以休矣。站在专业角度来讲,“最美味博士论文”是研究传统美食无法精细量化的问题,文章中出现的“卤鸡肉”“茴香”等网友与社会公众熟悉的通俗词语,打破了人们对以往博士学位论文的固有认知,不管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何,总是能引起网友与社会公众参与围观的兴趣。
科学是一种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只有太空船、机器人、时光穿越什么的才是科技,我们身边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同样离不开科技。最初的科学技术就是从解决人的生活小事开始的,而科技的终极目的也就是服务于人类的生活。“最美味博士论文”的指导老师说,“任何传统食品的技术和工艺,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改变,即便是同一品种,生产方式也是不同的,拿陕西的腊汁肉夹馍来说,各家特色不同,但很少有人去研究其原因。除内在的食物蛋白外,成香原因是什么,如何保证品质,物料搭配是否科学,这就是科学研究”。中国科协2010年的调查显示,中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到2015年这个比例争取上升到5%。由此可见,网友与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也是引发围观的因素。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现在正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每年研究生招生数十万人,研究生类别也从单一的学术型转向学术型与专业型并举。与此对应,学位论文选题也涉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领域,网友与社会公众熟悉的生产生活问题,也进入了学位论文选题范围。这不是学位论文水平的降低,而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赋予研究生教育的新使命。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将会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解决高深的理论问题,也应用高深理论解决生产生活的一般问题。可以说,网友与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变化的关注,也是引发围观的因素。
三、教育效应
近年,我国科学研究对论文选题“高大上”的喜好,也波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形成了小视角选题不值得做的不良导向。事实上,以良好的治学态度来说,从来不曾有小或者低级的选题,严肃的科学家从不回避从小视角研究大问题。比如,数学家陈景润研究“1+1=2”,一些人就说风凉话,“1+1=2,这有什么可证明的?”其实,证明的1+1不过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其研究的内容有重大科学价值。从选题的意义上说,“最美味博士论文”被围观是对一些假大空论文选题的警示。
有评论认为,网友与社会公众是带着偏差性认识来围观的。笔者倒是非常乐见诸如此类的“最美味博士论文”被围观现象时常发生。为什么呢?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在迈向普及化的进程中,高等学校作为独立的办学主体步入了自主办学的道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除学校自己的内部质量保障外,更需要社会积极参与的外部质量保障。比如,“最美味博士论文”从选题到答辩是由学校实施的内部质量保障,而网友与社会公众的围观则是外部质量保障的一个方面。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转变观念与行为方式,敞开胸襟接纳社会公众的质疑与批评,打开大门欢迎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社会公众也要关注高等教育,积极参与高等学校的外部质量保障。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不仅是高等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公众的义务。
四、科普效应
有评论认为,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有误导倾向,笔者却要感谢各类媒体用其独具的新闻视角,以社会公众乐意接受的形式报道类似“最美味博士论文”的新闻。这些看似“八卦”的新闻报道,无疑为高等学校与社会公众架起了互相了解与沟通的桥梁,也为高等学校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高校不仅不能抱怨媒体的所谓“误导”,而且要抓住媒体创造的良机,选择有效的方式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而让全社会形成尊重与敬畏科学的风尚。
评论人程振伟认为,与其说“最美味博士论文”有争议,倒不如说背后有社会公众的真诉求。对“接地气”的学位论文予以空前关注,本身就说明社会公众对高校科学研究知情权甚至参与权的诉求。可能有些人会说,研究生学位论文涉及高深学问的研究,岂是寻常社会公众可以理解进而参与的?社会公众对科学研究的知情权、参与权有何价值呢?其实也未必,对于类似于“最美味博士论文”的议论,已经证明社会公众是可以参与讨论的。有关专家的通俗解释,社会公众不也能理解吗?关键是要用社会公众可以接受、便于理解的语言解释复杂问题。从事科学研究对纳税人负责的意识有了,很多哪怕是高深学问研究也能对社会公众说清楚,而且这本身就是对社会公众知情权甚至参与权的尊重。同时,对于激发社会公众支持科学研究也大有裨益。
五、选题效应
2014年,“搞笑诺贝尔奖”的颁奖结果是:研究香蕉皮到底有多滑获物理学奖,用腌猪肉条塞鼻子能止鼻血获医学奖等。这些研究似乎比“八角茴香与卤鸡肉”还要“无聊”,但几乎所有西方主流科学媒体和科学家都对此充满赞赏并热情参与,《泰晤士报》《自然》《柳叶刀》等主流学术期刊均对每届颁奖进行细致报道,主流电视媒体也直播颁奖盛况。虽然,“搞笑诺贝尔奖”的宗旨是“滑稽”,但入选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所有的奖项都颁给那些基于现实世界且在严肃科学杂志上发表过正式论文的科学研究。更为“搞笑”的是还有“搞笑诺贝尔奖”的得主后来成为真正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由此看来,对待学术研究需要心存尊重,对于“最美味博士论文”之类的学位论文选题,我们或许还需要更多的好奇心和耐心。
2005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地理学科评议专家沈焕庭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博士论文的创新性,首先要看题目本身有什么意义。一看论文是否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二看论文的科学目标如何,一个好的选题最好两者兼备”。一般认为,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志,是检验研究生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尺度。在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众多指标中,创新性是学位论文的生命线。选题是做好一篇具有创新性学位论文的第一步,论文选题要“值得做”,即指有理论与实践价值,下功夫研究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创新,或有可能对实践有所贡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过于关注理论而忽视实践的情况有很大改变,很多研究生关注实践问题,学位论文选题很多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问题。
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