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成 马建宏
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公布2012年度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名单的通知》(豫教科技〔2012〕190号),公布的首批13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由河南理工大学发起和牵头,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参与,联合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工程学院等单位共同组建的“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立项。
紧跟步伐 快速行动
河南理工大学领导认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既是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质量、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需要,是高校发展迎来的又一重大机遇和转变科技工作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因此,高校必须走出深深庭院,进一步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于是,该校认真学习领会党和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探索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等新问题的方式方法,改革高校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吸纳企业和研究院所的科技人员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
“2011计划”启动之后,河南理工大学紧跟步伐,快速行动,由该校牵头,联合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神火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协同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煤炭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工程学院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强强联合,组建培育了“煤炭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并在2012年顺利获批首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集中全省煤炭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资源,实现成员单位之间的成果共享和风险共担,避免煤炭企业在科研项目上的重复投入和低层次重复,着力解决河南煤炭生产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中心以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有效提升煤炭工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行业安全发展活力。
基础扎实 不负众望
河南理工大学始建于1909年,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在一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曾10次迁址,辗转4省,9易其名,历经焦作路矿学堂、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国立焦作工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重要历史时期,1995年恢复焦作工学院校名,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20世纪上半叶,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地质学家翁文灏、工矿泰斗孙越崎和张仲鲁、张伯声等众多留美学者,先后出任该校领导职务或教授,引领学校承载起培养工矿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责任,为民族工业振兴、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历经时艰形成的“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办学精神和“明德任责”校训、“好学力行”校风更是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坚持服务煤炭工业的办学方向,为中南五省以及华北、西北地区煤炭工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成为煤炭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
创新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更是学校价值的具体体现,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河南理工大学以创新为质量立校追求,在煤炭科技领域取得了大量创造性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科技创新过程中,该校率先引入痕迹学理论,创建了中国陆相痕迹化石组合及其沉积环境模式;在国内最早开展永磁直线电机垂直运输系统研究,创立了分段式永磁直线同步电机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直线电机驱动无绳电梯试验系统。特别是瓦斯地质学科的创建,是该校科技创新的集中体现。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杨力生教授提出了从地质构造的角度研究瓦斯治理问题的构想。20世纪70年代后期,彭立世教授和袁崇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对瓦斯的生成、储存、聚集和运移受地质条件制约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成果“瓦斯突出与地质构造关系”于1978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瓦斯地质”这一学科名称从此产生。
自瓦斯地质学科建立以来,河南理工大学在这方面的研究就始终居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瓦斯地质理论体系和系统的研究方法。30多年来,在瓦斯地质研究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七五”—“十二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部科技攻关、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和大型企业委托项目4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河南理工大学坚持把推进工矿行业的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先后转让推广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KV直接下井供电成果被推广到全国4100对矿井,实现了全国煤矿供电由低压到高压的一次技术革命。自主开发的“焦工牌”矿用系列提升绞车,提高了矿井的工作效率,销售额已达1.3亿元。负责完成的“平顶山矿区构造演化和瓦斯地质规律研究”课题,直接用于指导矿井安全生产和瓦斯抽放利用,仅在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就产生了1.35亿元的经济效益。“矿井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其他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使百万吨死亡率由1996年的5.16下降到2014年的0.25,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从根本上改善河南和全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几十年在煤矿安全领域的耕耘,河南理工大学形成了一大批瓦斯地质和瓦斯治理方面的领军人才。目前,该校共有国家级安全生产专家9人,国家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16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15人,形成了在院士带领下的教育部创新团队和一批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及完备的学术梯队,为河南理工大学牵头成立煤炭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家实施“2011计划”,无疑给河南理工大学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该校不失时机地深入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整合科技力量,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打破分散封闭,加强协同创新,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同时,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措施得力 良好开局
为培育和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并实现良性发展,河南理工大学采取切实可行的积极措施,力求达到创新、共赢之目的。
一是成立了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制订了《河南理工大学协同创新实施计划》,明确了学校协同创新实施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保障措施。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将中心设置为独立机构,落实了责任主体,制定了协同创新中心发展规划,明确其校内改革特区地位。
二是培育组建了一批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协同创新计划以现有的一级学科博士点、省级重点学科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为依托,聚焦河南“三大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计划培育10-12个协同创新体。目前已经遴选培育了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获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此外,学校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申报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三是面向煤炭行业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为加快河南省煤炭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在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河南省教育厅的支持和指导下,河南理工大学依据自身的传统学科优势,培育组建了煤炭安全生产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发挥独特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围绕瓦斯治理、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煤与煤层气协调开采、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深部矿井建设等方向开展联合攻关,整合科研优势,形成投入和技术合力,实现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展转变,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中心的成立和高效运作,标志着河南煤炭科技工作开始从重复投入、单打独斗迈向集中优势、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四是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开展协同创新。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对装备制造、有色金属、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需求,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河南矿山机电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机电装备与精密制造、绿色新材料、工矿自动化与信息化等协同创新中心,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五是面向文化传承创新开展协同创新。以弘扬中原功夫文化为核心,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河南省体育局等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组建太极拳文化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开展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发展、传播和应用研究,推进太极拳文化产业发展。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等部门组建应急管理协同创新中心,为河南省应急安全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服务。
河南理工大学还将协同创新计划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结合,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或担任科技特派员,支持企业科技人员担任学生现场导师,促进教师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人才培养。同时,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逐步建立面向团队的考核评价机制,重点考核成果解决社会需求的贡献度、专利技术转化实施和论著质量等,形成促进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
责编:秋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