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苏轼《答张文潜书》有云:“其文如其为人。”如今我们一般也认为,在探析一名作者的价值观时,从其作品入手往往是最有效也是最正确的方法之一。作为当代文坛最炙手可热的女作家,J·K·罗琳所创作的《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为她赢得了无数喜爱与荣誉。随后出版的《偶发空缺》也在文学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收获众多争议。毫无疑问,这两部著作是J·K·罗琳最重要的作品。本文旨在以《哈利·波特》和《偶发空缺》两部作品为例,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作者罗琳的价值观进行分析。
关键词:J·K·罗琳 价值观
J·K·罗琳从1989年便产生了创作一则关于黑发小巫师故事的念头,到2007年7月,她总共创作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以及终结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七部作品。在这个系列中,罗琳勾勒出一个纯靠幻想建构的魔幻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各式各样奇特的生物、人物、场景和魔法等。这一切无疑都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然而,作者本人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在儿童读者中享有盛赞。2012年9月27日,J·K·罗琳首度为成人读者创作的小说《偶发空缺》上市,引发了新一轮的话题。这一次,故事场景转变到一个现实中朴实而表面安详的小镇,人物设定也不再像《哈利·波特》系列那样善恶分明,而是更为复杂和多面化。这样一部著作显然已不太适合小朋友阅读,作品一方面反映了罗琳拓宽读者层次的期待,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她驾驭不同写作题材的能力。本文选取两部截然不同的著作,从中提炼作者J·K·罗琳的价值观,并将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 少年英雄的成长主题
《哈利·波特》的主人公哈利是一个长着黑头发、绿眼睛、瘦小而样貌平凡的少年巫师。哈利的父母在他刚出生没多久就为了保护他而双双去世,以至于他的童年在并不疼爱他的姨妈家度过,漫长的十一年饱受冷落与责罚。《偶发空缺》的主人公克里斯塔尔是一个问题少女,母亲是个吸毒的妓女,父亲从来不知所踪,她所生活的小镇上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愿意正眼瞧她,她也就在这冷漠的环境中跌跌撞撞地长大了。由此可见,无论是儿童魔幻题材,还是写实的小镇生活题材,罗琳都选择了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作为主人公,而这个少年都是从小在缺少双亲关爱的氛围中艰难地长大。但哈利和克里斯塔尔也都受过旁人的呵护,以至于他们的内心并未因曾受不公平对待而坚如顽石,而是保留了很多柔软的部分。死去的议员巴里先生一生致力于改变贫民窟人们的生活状况,他是真正关心过克里斯塔尔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而哈利则幸运的多,他虽然刚出生就没了父母,却有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老师卢平、邓布利多校长、好友父母韦斯莱夫妇等一众人士的真心关爱。罗琳的目的在于突出少年英雄成长过程中的不易,从而在随后展开的情节中逐步体现他们的具体成长过程。
英雄可以平凡,但并不能平庸。哈利和克里斯塔尔既然能被称之为少年英雄,想必相貌平凡,也并非聪明过人的他们必然也是有过人之处的。哈利最擅长的是一种叫魁地奇的球类运动,初进学校的一年级,他就以令人惊艳的姿态被破格选进学院球队,慢慢成为核心人物。到了六年级时,他就当上了队长。从选拔到领导,这代表了哈利的成长,他从一个小男孩成长为一个具有领导特质的少年。克里斯塔尔擅长划船,最后是她带领船队的姐妹们战胜了圣安妮女校那些骄傲的目中无人的姑娘们。“‘这压根不算比赛,……‘就是一群咬毛毛的蕾丝边。姑娘们,干掉她们!……是克里斯塔尔为她们赢得了这一切。是克里斯塔尔摧毁了圣安妮的主场优势。”“领导特质”是成为英雄的必要条件,与之共生的还有“使命感”。两位主人公都同时拥有这两个优点,且几乎都是没有他人告知与指导,就天然地具备这些特征。当然这些特征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并完美发挥的。除此之外,哈利与克里斯塔尔都具备勇敢的品性。哈利在刚进校时被分院帽分进了代表勇气的格兰芬多学院,是最初证明他勇气的证据。哈利在七年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校内与蛮横专制的老师抗争,还是在校外与邪恶残暴的黑巫师战斗,都体现了他无所畏惧的小英雄气概。即便是在最后面对决战时,他纵使心里畏惧死亡,“然而他的心脏却跳得更加有力,勇敢地维持着他的生命”。克里斯塔尔同样也是无所畏惧的,在她的追悼会上,同学回忆起她来,印象中也是一个“有趣又强悍,无所畏惧,随时准备斗争”的女孩。罗琳在她的两部代表作中塑造了两个迥乎不同却又隐约相似的少年英雄形象,并在书中极有层次地展现了两位少年英雄的成长轨迹。由此可见,罗琳本人是十分关注少年儿童这个群体的,这也吻合了她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举措,例如给东欧儿童福利捐助财物等。
二 对反叛精神的称颂
英国是保守主义的发源地,所以英国人普遍都非常传统保守。而身为一名英国女性,罗琳却始终在有意无意地试图打破这一点。罗琳在自己的著作里多次歌颂反叛精神。例如,在《哈利·波特》中,主线哈利就是一个集各种反叛表现于一身的典型代表。哈利虽然称不上是一个叛逆少年,却总在不断地打破各项规章制度,例如,违反未成年人禁止在校外使用魔法的条例,与好友罗恩一起开着私自改装的魔法汽车横空飞去学校,以及违规制作汤剂,偷偷潜入被禁止进入的森林等。哈利对宿命的反抗也是很激烈的。分院帽在犹豫着想将他分去斯莱特林学院时,他坚定地说,要去格兰芬多,“他夜里做了一個很奇怪的梦:他正戴着分院帽。那顶帽子一直不停地跟他讲话,要他必须马上转到斯莱特林去……哈利告诉帽子他不愿意去斯莱特林,帽子就变得越来越沉重,他拼命想挣脱它,可它偏偏越勒越紧,令哈利痛苦不已……一道绿光闪过,哈利被吓醒了,浑身是汗,全身发抖。”显然,哈利也惧怕宿命的不可抗争性,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抗争到底。哈利最大最明显的一处反叛体现在一则对他的预言上,即哈利与黑巫师伏地魔两人之间只能留下来一个,为了保命的一方必须杀死另外一方才能存活。而哈利到了最后关头,却没有对伏地魔下杀手。哈利的本质是纯良的,他从不以取人性命为乐,哪怕有这样的预言存在,他在最后一刻的愿望只是除去伏地魔的武器而已。罗琳对高尚的大爱的歌颂使得她在著作中将爱作为了超越所有强大魔法的最厉害的武器。正是因为哈利的反叛,没有按照预言给出的道路走,成就了他的胜利:伏地魔对哈利下杀手的那一刻,造成了自我灭亡的下场。罗琳对反叛精神的称颂贯穿整部《哈利波特》系列始终。每一个受人喜欢的人物身上都有着叛逆的痕迹:试图打破多年被奴役传统的家养小精灵多比,古灵精怪而聪明勇敢的韦斯莱家双胞胎兄弟,与正统印象中校长形象极不相符的邓布利多教授,甚至是一直给人反派印象、却在最后一部中来了个大反转的混血王子斯内普……罗琳是如此肯定反叛精神,并将这一价值观延伸到了《偶发空缺》。
在《偶发空缺》中,克里斯塔尔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多多的叛逆少女,屡次违反校规,让一本正经的大人们极为头疼。引发整个事件发生的去世的巴里先生更是一个“叛逆”的议员。所有人都视那片贫穷、脏乱的“丛林”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时,巴里先生却致力于改善“丛林”人士的生活环境;在所有人都觉得克里斯塔尔无药可医时,巴里先生却真心关怀她,推荐她加入划船队……罗琳极力赞扬反叛精神,试图打破英国人骨子里的传统保守,是为了反驳大多数人所认可的即真理这样一种观念。罗琳不赞成墨守成规,更反对不假思索地跟随他人行动。这样一种价值观贯穿于罗琳的每一部作品。
三 善与恶的关系
作为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女作家,J·K·罗琳在她的作品中始终进行着对善与恶的讨论。《新华字典》中的解释是,善即好的行为和品质,恶即坏的行为和品质。古今中外多名圣贤都曾就善与恶的本质与关系进行过大篇幅的探讨,此文中不予复述。我们大多数人都自认为能轻松分清善与恶,即善恶一目了然。但在罗琳笔下,善恶并不是黑白分明的两个独立个体,而是相互依存于转换的极具不确定性的一对关系。
在《哈利·波特》中,哈利无疑是善的代表,他诚实、勇敢、无私,与他相对应的伏地魔则是恶的代表:残暴、自私、虚伪。但伏地魔经历过灰暗的童年,抛妻弃子的父亲、怯懦的母亲、残暴的外公和舅舅……虽然这一切并不能成为他最终变成大恶人的理由,但刚出生的小伏地魔也曾是一个纯洁的小婴孩,是在一波“恶”的碾轧下,他以变得更“恶”来反抗这一切。伏地魔曾多次依附在哈利的身体里,哈利因此变得极为痛苦,思维也飘忽着仿佛不属于自己:这是善与恶关系的最好诠释,共存及不确定性。读《哈利·波特》,我们乍看之下能很容易地将里面的人物分成善恶两派,正义的巫师为善,伏地魔领导下的食死徒们为恶,但真相其实不是这么简单。斯内普教授一直是反派人物的重要代表,直到最后一部我们看了他的回忆,一切才真相大白,其实他是最善良而勇敢的一个人;小矮星彼得一直是哈利父母的挚友,他们无比信任他,把最大的秘密交给他保守,可他却出卖了他们,直接导致了哈利失去双亲。可见,有时候善与恶都可能只是一层面纱,揭开面纱以后才是赤裸裸的真相。
纵使是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罗琳也未曾将人物进行简单地善恶处理与脸谱化,在保证每个人物丰满的前提下,她在几乎每个人物身上都注入了善恶的双重特质。德拉克·马尔福在本可以取走邓布利多教授性命时犹豫了,纳西莎在明知哈利没死时偷偷放了他一马,这些都是在邪恶下隐隐发亮的善意。即便是背叛朋友、惹人憎恨的小矮星彼得最终也因为无法下手杀死哈利而自我了断了。罗琳在《哈利·波特》中明确地阐释了善终将战胜恶的主题,但在《偶发空缺》中这一主题却更加模糊了。
《偶发空缺》中人物的善恶设定更加模糊,对善与恶关系的探讨也更加深刻。在这部作品中,善与恶的共存及不确定性达到了制高点。每一个人都是表里不一、暗潮汹涌的,很难再用善与恶去界定这个人。尤其是主人公克里斯塔尔,她叛逆、早熟、行为乖张,不说文中那些道貌岸然的所谓上流人士,即便是在我们眼里也是一个颇为“邪恶”的小姑娘,但她身上却具备着勇敢无畏的精神,同时还有对弟弟的最深沉的爱。善与恶在她身上达到高度的统一,让人很难用简单的脸谱化的定义来把她归类。
罗琳如此探讨善与恶的关系,归根结底还是以善为本的。她歌颂善与爱的力量,把这个价值观植入到她的每一行文字中。
四 结语
从奇幻的魔法世界到写实的小镇生活,从有着淡淡成人痕迹的儿童世界到大规模展示社会百态的成人生活,J·K·罗琳从未停止过对爱与责任与道德的思索。《哈利·波特》是一部魔幻神话,但也是一部英雄史诗,一部现实主义的善恶教科书。其与《偶发空缺》一样,都在对人性进行剖析,对当下社会进行投射。作为一个极具人文情怀的女作家,罗琳一直书写着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对反叛精神的称颂和对善与恶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J·K·罗琳,马爱农、马爱新、张红译:《哈利波特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J·K·罗琳,任战、向丁丁译:《偶发空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3] J·K·罗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J·K·羅琳,《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曹美琳,四川大学2013级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