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州阳
仿佛于无声处勾描着浅淡的火焰的轮廓。
一步复又一步地缓缓迫近,步履与莫名的期待碰撞、交织,衍生出炽热的轨迹,仿佛正走向一片肆意飞旋的色彩的漩涡。
听见,耳边共鸣起她炽热有力的心跳 ;嗅见,鼻翼缠绵着她饱含热力的温度;望见,眸瞳正对着她惊艳而静默的身影。只是单纯地站在那里,一如安静生长的她们,不动声响而虔敬地凝视。
我见证着一场无悔的燃烧。
似是火焰中孕育的生命,然而名唤作葵,我想,我应是记得她的。
遇见,也是在某个夏光旖旎的途中,在连亘了十里长路的油亮白杨都过尽后,仿佛旋律突兀地由平和切为急促,生硬而粗野的,她就如同一团澄明的流火般蔓延开来了。原野上满满飘摇着她那闪现着日光耀眼弧度的鲜亮色彩,仍是自我地在一方土地上漫天地笑着。指尖隔着透明的车窗,仿佛也流转着温度。内心便无端地热起来,燃起来了,仿佛膨胀着火焰还是什么的,我不知道,直到目光沉沦其中、眩晕其中,再无法自拔。重回眼底的一抹干涩的油绿敲醒了怔怔的幻臆,兀地惊觉,心间一阵暗涌地诧怪,原来这,就是向日葵!
状如古老日冕的硕大花盘错纵着朝阳般金灿、明暖的色彩。不错的,如流的岁月里,她的确深深根植在我荒芜的记忆,一直是这样。墨绿色的挺直茎干立成向天的昂扬的姿态;圆形的面庞布满了苏绣那连心妙手的细密针脚;花瓣未复重重掩映,却围成火圈似的通明而闪烁的圆周,蓬勃的生命气象与偏执的追逐流光,这便是我印象中最初的向日葵。
仿佛在知晓的那天,甚至更早,她便一直在无声而不歇地燃烧 ,避开了火焰那种赤红喧嚣的浓烈色彩,选择了更为平和而长久的方式,一点金黄。那样轻浅而柔软的色彩,落入眸中虽温凉平和 ,却在脉脉的涌动中吐纳出温柔的温度。暖了眼、融了心,仿佛也捂热了空气。于是在一瞬间会想起生命中所有关乎温度的情节,类似秋日炫目却并不刺伤的灼热光晕;类似一点一点渗入热量、缓慢沸腾的砂锅;类似午后懒困而微燥的寂静时光,于是一颗心就在不经意间,化了,醉了。漫无边际的青春里,我时常想,她为什么要追逐着日光,把自己的一生刻画成一个自东到西不断重复的轮廓呢?仿佛执拗地寻找着一方春暖花开。即便这样,于平仄交错的雕梁画栋里,我亦极少觅见她的身影。墨影 ,交织着边关与内地,江南与塞北,花前与月下,爱恨与情仇,那么多的岁月不够书写她一刻的繁华。而她,仍是沉默在所属的土地上,旋转着方向,把自己一笔一笔勾勒成日的形状,内心怀抱着火焰的海。
我想,是因为心灵的最深处存在着一个坚毅的声音撑起不落的幻梦么;或是她不愿把自己不羁的灵魂缠绵在那交错的柔情似水中?或许是前世的宿命;或许是注定的习性,或许只有向着梦想奋力燃烧,才是她对于青春那掷地有声的铿锵许诺。
看了许久,末了,内心愈发地沉默,我不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是否还会存在这样的生命。只要有光,她的方向便不会错;只要尚有希望,便不会停止追逐。我相信着,眼前这一团团滚动、炽热的花火是不会轻易在岁月中捻灭了跃动的光影,只会在时光一季季的轮回中,愈发地灿烂,愈发地光明!
我是否也应携着掌中尚青涩的梦想去远方,去彼岸,去踏梦想的阡陌,去燃烧?从头到脚,噼里啪啦地爆裂了生命,去寻找流光的所在,无惧无悔且永不回头……
‖湖北省枣阳市第六中学
文章极具层次感,先整体后局部,由粗略地远观葵的一片鲜亮色彩入手,到细腻地描画向日葵的个体形象,如花盘、茎干、花朵等,再深入到向日葵独有的温暖的解读,以及由此延伸的对燃烧生命的抒发。在作者一步步的推进中,我们得以层层深入,对向日葵从形象到内涵逐渐展开了具体而生动的认知。此外,文章的深刻之处还在于作者对向日葵燃烧色彩的深刻理解,此处采用类比手法,借助秋日、砂锅和寂静时光等形象来描述向日葵的独特色彩,形象丰富而生动。总之,文章以小见大,于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中,直抒胸臆,言志畅快淋漓。
【适用文题】向日葵的启示;那一抹动人的色彩;生命无悔……(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