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策
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
立冬之后的京城,北风啸,冰雪舞,寒意起。然而,十一月十八那日,帝都西南一隅的红木大会堂却是春意融融,暗香浮动,甚至就连那一片的空气也变得甘醇清甜。“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总决赛于此完美谢幕,历时大半年的首届全国斗香大赛也划上了圆满句点。
缘起:慕古·推新·文化兴邦
宋代文人以“品茶、斗香、插花、挂画”为四般雅事,何谓“斗香”?在中华传统的香席中,最精彩的部分既是“斗香”这一环节。古时的斗香,自唐宋时期开始在上流社会和文人之间流行起来,主要是指以“隔火熏香”的方式来品评各种香品的活动。宋代陶谷的《清异录》记载:唐中宗年间,达官贵人聚会,“各携名香,比试优劣,名曰斗香。中国的传统调香方式,在用料上更讲究取之自然,讲究在香料燃烧、挥发的过程中,静默、安然地感受那若有似无、千变万化的自然气息,并不过分追求提纯与品味浓烈、鲜明的味道。这种对香含蓄而优雅的追求也源自中华民族中庸、内敛、包容的性格。古时“斗香”不仅是一次鼻息感官的愉悦,还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及精神上的交流。“斗香”考验的是文人在艺术层面的修为,也是评判文人品味高低的标准。
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中华香事源远流长,自上古及今的数千年里,香火绵延,妙香明莹。惜民国时香烟不继,致使中华香文化沉寂数十年之久。
勿忘传统,方得始终。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向来致力于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复兴与传承。潘奕辰所长曾言道:“今我辈行香人,更当以继往开来之心,行弘扬香文化之事。”香文化研究所为了使更多的人们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欣赏传统文化的韵致,特别在乙未年策划发起了本次首届全国斗香大赛,既是秉承古时文人雅趣,更主要的亦是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诚如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孙抱朴副院长在会上所言:“本次大赛是中国香界,传统文化界的一件大事,但也是我们中国复兴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件大事。最近国家十八大五中全会刚刚结束,所释放出来的十三五规划里面就整体经济的速度发展,约为百分之六点五到百分之七的发展速度,一个中速发展。这个发展我们减速下来是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腾出时间和道路,所以在中国经济减速的同时,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加速提高。”
斗香大赛看似只是香届盛事,但其实是代表了整个中国的发展、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趋势。所谓国强民富,真正的强大、真正的富贵并非单纯是经济上的漂亮数字,而是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文化底蕴的增强。所谓的富贵,“富”可以一夜而富,但“贵”却没法一蹴而就,它必须要经历时间的沉淀积累,必须要有文化底蕴的传承和发展。西方有个说法:“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贵族”,亦是同理。
《中国集体经济》杂志社助理社长李生良先生亦在发言中提到:“以中国传统的生活态度来讲‘品香本该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状态,是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应该是财富与地位的炫耀。”
孙抱朴副院长还在发言中指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令我们感到非常骄傲的原因在于它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五千年的文化历史里面香文化又是文化中‘精品中的精品,而玩香的人是文化人中‘精品中的精品。我到过很多地方,全国各地,整个布置最漂亮的、最高雅的是玩香之所,玩香的人都是高雅的,中国历史上也是。所以可以说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高雅的,我希望不仅仅是在座人高雅,我们要引领整个社会走向高雅,引领整个社会实现文化复兴,我觉得今天的大赛,承载了历史使命,承载了文化复兴的使命,我们应思考如何通过这次大赛把整个香文化推广开来,把香飘出我们的会场,飘出北京,把香文化传播得更远。”
从比赛的主题“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我们不难看出,大赛主办方希望透过香丸的馥郁甜蜜,令人在寒冬亦可感受到春天百花盛开的芬芳暖意。
此次斗香大赛,共历时九个月。从今春三月春寒料峭时初次在本刊发布消息,便引来各路爱香人士纷纷咨询、报名参赛。参赛者需要按照主题规定的情景和感觉,在规定的时间里进行“配伍、炮制、合和、窖藏”出一款和香,并做成香丸。
由于香文化在中国仍处于百废待兴的复苏状态,本次大赛最终参赛者并不多。暑去秋来,截止到九月京城红叶飘飞、香丸征集截止之时,大赛组委会共收到符合大赛要求的参赛香丸数十份。从中严格按照盲选的评比方式,选出了八位选手进入决赛。
11月18日,这八位选手从天南海北而来,齐集京城,“以香为兵,决战紫禁之巅。”
专家团队:名家·大家
本次盛会,获得了各界领导、专家鼎力支持。专家评委团队更是星光煜煜。
吴清:当代香学宗师刘良佑教授弟子、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华夏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沉香研究会顾问、人民网特聘香文化顾问。
潘奕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所长、《香事》杂志首席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服务贸易学院客座教授。
萧艺:被誉为“中国茶画第一人”,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心中国茶文化专业委员会理事、华夏商学院美术馆馆长。
孙大迪:大连云社创办人。
张叶荣:青云香舍创建人,《香学六论》作者。
李荣清:被誉为“电热熏香之父”,中国香器具研发领军人物、鑫圆电子(酉圆工坊)董事长、中国沉香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沉香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沉香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韩娟:吉香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桃缘居创始人、中国香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北京区负责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郑博亦友情担任本次大赛的主持人。
实况:雅聚·斗香
古代文人雅士常于庭院或幽室中的“诗禅堂”举行“香席”活动,“斗香”常常是此间最令人击节赞叹的环节。斗香的内容一般是以香品的内容,香品气、味、韵,香烟的聚散变换,香品形制为主;还会有辩药、和香、香器、即兴赋诗填词、书画等诸多项目切磋与探讨。
本次“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决赛,共有三个环节:默评、隔火熏香、香跋朗诵。
(一)电炉传香
首先,是默评。选手不出现,由大赛组委会的工作人员将选手的香丸按随机抽取的编号,使用电子香炉出香的形式,让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依次品闻打分。专家评委70分为满分,大众评委7分满分,所有分数相加后取平均分。
这次斗香大赛采用的是“酉圆工坊”提供的最新款玉兰花型电子香炉,十分好用。专家评委孙大迪先生对此也赞不绝口:“本次大赛令我意外的是预评时使用的充电式电香炉,从早上开始品香到中午品香结束,高温一直持续了4个多小时,品香炉还有电。一打听,方知这款香炉是酉圆的最新产品,可以持续使用十几个小时,就是高温设置在150度以上也会持续使用6个小时,真是了不起啊。现在市场上的充电式电香炉蓄电时间长一点的是台湾的一款香炉,理论上可持续4个小时,但开高温使用,持续时间顶多就是3个多小时。”
电子香炉在评委手中传递时,犹如一朵朵玉兰花轻柔地绽放,含香吐蕊。每一粒香丸都在静静地释放自己的独特味道,或轻盈、或厚重,或热烈、或温润。一轮“传闻”之后,评委们慎重地在编号后面写下了自己的分数。
(二)香席·隔火薰香
就在工作人员紧张地统计第一轮的分数时,决赛的第二个环节已经悄然拉开帷幕:传统香席的布置,以及用传统隔火熏香的方式熏爇香丸。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史上的鼎盛时期,除了便于计时又有情趣的印香之外,最受文人喜爱的便是隔火熏香的焚香之法。这种含蓄而渐进的方式,可以表现香品更加宽广的香韵以及飘逸的气质。古人更多追求焚香的境界,尽量减少焚香时的烟气,《遵生八笺》中就有提出“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取味,味幽香馥,可久不散,隔火熏香,妙绝!”
这种稍显复杂的焚香方式大致的程序为:把特制的小块炭墼烧透,置入香炉之中,然后用细香灰把炭墼填埋,以香著开气孔,将云母、银叶、砂片等薄而导热性好的隔火片置于气孔之上,最后将香品放在隔火片上,借灰下炭墼的热量烤焙香品,将芬芳缓慢释放出来,这便是备受文人推崇的隔火熏香。
而香席的布置与过程,将儒、释、道精神揉合其中,是中国传统哲学与礼仪的充分体现。选手在此以隔火熏香的方式来让自己的香丸表现出最完美的香韵,同时在香席的布置中展现自己与众不同的文人趣致。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行香之法,正是我们追慕先贤、向传统香文化致敬的方式。
选手们的香席布置和隔火熏香均各具特色,其中一位来自云南的藏族选手堪布密轮达吉大师尤其令人瞩目,点炭之前先摇铃。在主持人郑博采访之下方知,佛教古老隔火熏香的方式与我们所熟知的略有不同:整个过程分为火业、种业、圆业。烧炭的过程是火业;炭火埋在香灰中的过程是种业;香丸上炉和品味等过程为圆业。
其中火业分三:
1.召:外在的妖魔鬼神等魔障,内在的贪嗔痴杂念等不祥,全部勾召而入于黑炭中。
2.伏:降服外妖魔鬼怪等、调伏内贪嗔痴耽着。
3.排:妖魔鬼怪等排于世外即度化引入菩提果,自我贪嗔痴杂念等排于寂静中为令熄灭一切烦恼。
最后的圆业,也就是圆满,首先是把香丸放在香炉上面,芳香出来之时通向三界,自己品闻后与在座的人分享,也是一种成就。
赛前大热的少年聂玮庭,虽然是本次大赛最年轻的选手,但却拥有一身沉稳的气质,以极简之风从容不迫地完成了香席布置和隔火熏香。
最令大众评审赏心悦目、喜闻乐见的当属几位从彩云之南来的选手。其香席布置精巧细致,素朴中却隐隐透着繁丽。有两位选手甚至不远千里,从家乡带来了树枝、石子、花器等道具,将香席布置得意韵盎然、美不胜收。未闻其香先睹香席之美。
“八蚕茧绵小分炷,兽焰微红隔云母。”当选手们将香丸置于银叶片上之时,不知为何,一刹那间竟有时空交错之感,仿佛回到唐宋时期。宋时陈敬《香谱》引颜博文《香史》云:“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用矮草置炉与人膝斗平,火上设特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型以之衬香,香不及或自然舒慢,无烟燥气。”明代仙霍《焚香七要》也记载了更为讲究的隔火熏香法:“烧香取味,不在取烟。香烟若烈,则香味漫然,顷刻而灭。取味则味幽香馥,可久而不散,可用隔火。有以银铁明瓦片为之者,俱俗不可,且热甚,不能隔火。虽用玉片为美,亦不及京师烧破砂锅底,用以磨片,厚半分,隔火焚香绝妙。”在如何处理碳团方面,他也很有一套办法。他在“埋火”条中说:“烧透炭墼入炉,以炉灰拨开,仅埋其半,不可便以灰拥炭火。先以生香焚之,谓之发香,欲其炭墼因香热不灭故耳。香焚成火,方以箸埋炭墼,四面攒拥,上盖以灰,厚五分。以火之大小消息,灰上加片、片上加香,则香味隐隐而发。然须以箸四围直搠数十眼以通火气周转,炭方不灭。香味烈,则火大矣。又须取起砂片,加灰再焚。其香尽,余块用瓦盒收起;可投入火盆中熏衣被。”用材、埋炭、用火可谓详尽有致。
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依次品闻了选手隔火薰爇的香丸之后,分别给出分数。将前两轮分数相加后,分数最高的三名选手将进行决赛的第三轮比拼:朗诵香跋。
(三) 香跋
斗香大赛的“三甲”最终在刘星贝、孙庆、张丽卿之间产生。三位依次上台吟诵香跋,并对专家评委的提问进行回答。
张丽卿制的是一款名为“镜花缘”的香丸。其跋曰:
“古典名著《镜花缘》中,武则天雪中赏梅,号令百花须于残冬盛放,恰逢百花仙子与人斗棋失职,导致了非时之候的百花齐放,仙子因此获罪遭谴,牡丹也因迟放而遭炙枯,成闻名天下的枯枝牡丹。故事唯美兼具禅意,蕴含哲理,百花仙子逢难缘起百年前与嫦娥之约,而非表象的一时之误。”
香赏:前调梅花香,中调百花香,后调丹皮香。
香方:桂花、荷叶、菊花、茉莉、丁香、月季、蔷薇、木香、夜来香、栈香、鸡蛋花、子花、藿香、甘松、檀香、丹皮、零陵香、辛夷、龙脑
《香事》杂志发起斗香盛会,题为‘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镜花缘中百花盛放之意境深合此题,故取古香方之‘寿阳公主梅花香为主调,另取栈香为骨,依次薰蒸各鲜花及丹皮,欲以香韵还原《镜花缘》之场景”。
张丽卿说:“我在阅读《镜花缘》时,看到武则天在雪夜赏梅,香事斗香的主题和我当初脑海中看到的场景非常契合,还和我自己的年龄和阅历契合,现代的白领在生活中枯燥乏味有很多烦恼,其实这些烦恼想开之后就没有什么了,静下心来会发现这些其实都是幻想。我觉得心应该沉静下来。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一个香悟镜花缘者,花为幻象。是因缘和合而成,执幻象为实在,会引起无数的烦恼。欲令鼻观此香能悟自然诸法,因果定数。因此洞澈生灭,破除烦恼障碍。我希望在和香的时候闻到她的味道,悟透她的香韵以及其文化,能感受到她的心境和感悟。”
孙庆和这款香与她的一次游历经历有关:她在桃花谷感觉静谧安详,仿若世外桃源,有清泉石上流,鲜花盛开,于是萌生做这款香的灵感。
其跋:“香名:谢春池·孤芳
【韵】 杳霭流芳,曾是杨柳绕肩。阵云高、杏开李放。朱颜青鬓,泠然伴希音。遇一场花事正忙。
添香红袖,指上飞花恨晚。剪一段、春光静美。可人如玉,望桃溪何处?忆半阙风月无边。
【理】降燥清心,疏肝明目,缓解肩颈和脊柱压力。
【味】空谷幽兰
【配方】文莱沉香、旃檀、龙涎、高山兰、冬青、吴茱萸、麦冬、夜来香、薰衣草、乳香、苏合香”
刘星贝之香跋:
“香名:《春韵》
【韵】相逢不语,一枝蔷薇著春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翅。
【理】醒脾补肾,益气补血。
【味】头段:带着露珠的玫瑰花香
中段:绽放的玫瑰花香
尾段:记忆中的玫瑰花香
【配方】 海南沉水香、百里香、旃檀、大马士革玫瑰、龙涎、
天竺、雪莲、苏荷、没药 、降真、月见草、楠木钻粉”
此次斗香大赛,每位选手都有精心撰写香跋,其他未入围三甲选手的香跋也有不少出色之作,谨择录于后,以飨香友。
堪布密轮达吉香跋:
菩 提 丸
万莲同熏 心享露韵
根触芳香 心灯明亮
了法戏无 心慧圆熟
菩提丸性 心定意净
简释:
菩提丸有外、内、密的含义。
外义而言,菩为普遍,提为提取,是一切事物中所提取的精华。
内义而言,菩提指净除障垢和成就觉悟的最高境界,因故令一切烦恼与疾病等究竟净除和心灵光明增上无限。
密义而言,菩提为法身,丸是明点之意。法身:不生不灭,无相而随处任运现事业,也称为佛身;明点:密乘所说体内的气脉明点三种之一,以种种精华与糟粕的形式存在于体内,是大乐的精髓或种子、光明的原点。通常以空乐双运的修法,达气心自在的刹那就会现证本来圆满的光明大乐。而虔心善享菩提丸亦能引来究竟无限的不思议大乐。
万莲同熏 心享露韵
上万莲花的香气在同一个时空中散发而使心灵享受甘露的韵味。以此总摄了含义。
根触芳香 心灯明亮
了法戏无 心慧圆熟
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当接触了菩提丸的香气和妙味,所有昏沉就如同日出雾散,令心灵的灯盏自然晴朗起来;也了悟万法超越了常断、生灭、来去、一异等一切的标准而达到无戏论之境界,故令心灵的智慧圆满地成熟。以此细述了深层的含义。
菩提丸性 心定意净
菩提丸的特性,享用者将使心灵专注、意识清净。以此总结了关要含义。
菩提丸成分等简述:
1、治心脏最妙之良药“肉蔻”
2、治肺脏最妙之良药“竹黄”
3、治肝脏最妙之良药“红花”
4、治命脉最妙之良药“丁香”
5、治肾脏最妙之良药“豆蔻”
6、治脾脏最妙之良药“砂仁”
此六种为六贤奇药。
7、开郁理气最妙之良药“茉莉花”
8、活血、化淤、调和脏腑最妙之良药“玫瑰花”
花气无边熏欲醉,灵芬一点静还通
9、治腹水、水肿最妙之良药“桃花”
10、除菌抗病毒最妙之良药“柠檬草”
此四种为胜于四魔之尊胜妙药(四魔:烦恼魔、天子魔、蕴魔、死魔)。
11、百药之长,具养颜美容和六根明锐之最妙功效者“桂花”
12、清心除烦、去热明目最妙之良药“莲子芯”
13、通经行气最妙之良药“千里香”
此三种为天地空之精华,名为天地三宝。
14、治糖尿病、降三高、抗癌症等怪病最妙之良药“牛蒡”
15、解疟疾最妙之良药“马鞭草”
16、降胆固醇最妙之良药“雪菊”
17、缓解并松弛神经、安抚波动情绪之特殊妙药“香柏木”
18、去湿、散寒、消炎最妙良药“野蒿”
19、身轻心安、三门和悦、达身心自在之殊胜妙药“轻安木”
此六种为殊胜六甘露。
20、钙、钾、蛋白质之王“辣木花”
此为奇迹之花。
此等均有医学依据!
21、历代高僧的甘露汇集丸——有诸多历代传承成就者的甘露丸的成分。
22、以殊胜仪轨虔求诸佛而所赐的悉地——当香的一切原料调配好之后,以念诵和修持加持药物的仪轨来加持。
23、依菩萨与诸多佛教圣地的加持力——带着香丸朝圣诸多圣地,于世上最具加持力的觉沃佛等前虔求加持。
此等为无上广利有情之源。
菩提丸妙香经特殊古方调制而成,具体制作因与秘方有关故不便多言。
亲历感言
本次斗香大赛实为近年来的香届盛事。每位亲临盛会之人都被中华香文化的魅力深深折服。无论评委或是选手,都感慨良多。
斗香:消失已久的雅趣
文/孙大迪(评委)
2015年11月18日应邀去北京参加了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香文化研究所举办的“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回来后意犹未尽,一幕幕场景仍在浮现,举办者的远瞻与气魄令人钦佩,评委们的学识与认真让我敬佩,参赛者的积极与修为值得称赞。通过本次大赛也初略了解到一些参赛者目前对习香的困惑和犹豫,有些困惑我也是在苦苦思索,不得定论。例如:香席应该怎样设置?香丸怎样制作?
香席,本次大赛参赛的八位选手自由发挥,均有不同。
有三位选手用了两块桌旗,十字交叉搭于香桌上,香桌前或香桌上摆放了插花和饰物;有两位选手用了一块桌旗横搭于香桌上;有一位选手(藏族)香桌上搭放了一块四色、四形的席布;还有一位选手香桌上无铺垫。
晚宴时有几位选手问我,香席到底应该怎样设置,我笑答:不好讲,因为本次大赛规则未设定香席具体标准,完全由评委们自行审评打分。香席我个人比较倾向以简洁、古朴、实用为主,香桌上铺垫一款素雅的小席布(40×60左右),上置用香器具,或是深色的木香盘(39×39左右),内置香器具即可。香席和隔火熏香器具由于受日式和中国台式的影响,大多都是类日式,而本次大赛中唯一一个香席设置接近传统中式的却是一位年轻人,器具少而精,香炉、香碟、香瓶和火机。香瓶里只装着两件工具。评委吴清老师跟我讲,“中国传统的香器具和日本的不一样,香瓶里只有一双火箸和一个香匙。”这两种工具若只是埋炭将香丸放置香灰上是可以满足需要的,但要作置放云母隔火熏香的确不大方便。我认为至少要有:火箸、灰压、灰扫、银叶夹、香匙。
香丸,是本次参赛的重点。要品评香味、香韵、香气的持久度以及是否扣题(符合立意),还要考评和香过程是否严谨和配伍的合规性。本次大赛获奖前三名参赛的香品香材上看有两款是以沉香为主,辅以檀香、没药、乳香、龙涎香、雪莲、高山兰等,有一款是以桂花、栀子花、月季花、丁香、甘松、零陵香、栈香等;从粘合上看,有用炼蜜粘合,有加入粘粉粘合。总体感觉香气融合度、香韵还都不错,但值得一提的是,有几款香丸加热后发香速度略显缓慢,香气较弱。如果香丸都能够使用炼蜜加适量竹炭制作会有所改善。炭在香丸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增温,所以加了炭的香丸会整体受热相对好些,发香速度会加快,不加炭的香丸,整体香丸受热相对差些,火温也不好控制,温度高怕下边焦糊,温度低怕出香弱。
此次斗香大赛对传统香文化的推广普及有着深远的意义,既是一场品香盛宴,也是一次玩香雅聚,更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一个平台。希望来年再见!
初三之月——赏东山再起的香文化
文/堪布密轮达吉(选手)
我的故乡在西藏,现在在云南,这次参加斗香大赛感觉非常荣幸。因为香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我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希望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展、兴盛起来。尤其是香文化他不仅仅是外在的艺术,而是内在、存于心灵里面的,他能给予人心灵的享受。在我们品香的时候达到真正的静,那一刻一切的烦恼杂念都不存在,通过这种方法来修炼非常好。
本次大赛具有诸多大义,贵在开启了遗失之香文化的全面恢复、发展、兴旺与弘扬之门。例如,在当今中华大地上,“斗香”雅会复兴的始因与重勋归于本次大赛,故吾等发自内心赞叹!
决赛当天使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孙抱朴先生的致辞,先生说:“对于国家而言,真正的强大和富有不是以拥有多少钱财来衡量,而是整体国民素质有多高、文化底蕴有多深来定论!”也嘱咐“我们要引领整个社会的高雅”……此刻内心感到无比温暖。
日后,斗香的环境若能更加优雅、具有中式风格,哪怕旧一点也无妨;在斗香环节中,场内除了上台发言者和主持人之外,应全场止语,如此活动的整个过程将更加肃穆而典雅,效果显然迥异。
无论如何,若能利众,则具大义!故所有同道者应和衷共济,对治所有与香之道违背的心、行!消除化学香、有害身心的伪劣产品。
望所有香界中人,十分重视传承!
愿善和香云飘于四海而广利有情!
“花蒸香”的风雅
文/聂玮庭(选手)
锯沉百叠糁琼英,一日三薰更九烝。
却悔香成太清绝,龙涎生妒木犀憎。
十一月十八日,这一天在中华暂时中断的“斗香”又在京城重新风雅的开始了,外面的天气有些寒冷,而在屋里却温暖如春,倒不是开了暖气的缘故,而是这次斗香的主题便叫“花气蒸浓古鼎烟,水沉春透露华鲜”,多么好的诗句,这是宋代张元干的《浣溪沙》中一句,将香的温暖美妙抒发得淋漓尽致。
之于此时的北京,也是恰到好处。最适合寻一炷香丸,投炭平灰,徐徐焚之。我又想起之前在深圳听孟晖老师说的一段“花蒸香”的往事了。
宋人用沉香、檀香或降真切成薄片,名唤“香骨”,将其与荼蘼、茉莉、素馨、栀子花、桂花、梅花等入甑同蒸,沾染上新鲜优绝且独特的花气。香材经鲜花蒸透,花露浸入其中,截一片置于红炭上,顿时生机盎然,哪怕就是在寒冬腊月,也能在灰烬里升出一丝一缕带着露水的花来,更有好事者将香材浸蒸一年,将每个月份的鲜花和合其中,真是“一芳华落,四季如烟”。
和露摘来轻换骨,
傍怀闻处恼回肠。
去年时候入思量。
又宋代张世南的《游宦纪闻》所载:以笺香或降真香作片,锡为小甑,实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于香,窍甑之旁,以泄汗液,以器贮之,毕,则徹甑去花,以液渍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曝干,置瓷器中密封,其香最佳。
我依此法制“莞华香丸”
取莞香挫如屑,旃檀削如棊子,降真切成薄片,
再挑拣其花香作底。入丁香、乳香、没药、郁金为辅一同捣碎。
桃花,蔷薇置沸水煎取花汁, 又以荷叶裹香泥,和花汁小火蒸一刻钟。
放凉后入少许脑麝,反复捶打至匀和,作香饼窨三月余,如常法爇之。
所谓“斗香”并不是比试,而在于切磋交流,这一次我认识了在蜜丸研究上功力深厚的孙大迪老师,和两位一同“斗香”的姐姐,学到了很多东西,更多的是学到他们身上的谦虚和严谨。
我离开北京时,所有的香气都如同天空中下起的小雪,亦如我故乡川流上的雪,蜿蜒又绵长,光洁而内敛。我抚摸那雪水,一半冰冷刺骨,一半温柔可人,一瓣便更加花语从容了。
香同道不同
文/张丽卿(选手)
香大赛赛事已毕,余香未了。有人欣赏仪式之美,有人醉心缕缕香氛,还有人热衷养生功效。赛场上有人问我:我了解一些传统香的制作,看起来非常复杂,香只是用来闻,为什么要关注那么多和气味无关的东西呢?我想,这不但是用香朋友的困惑,也是和香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传统香到底是什么?是怡悦嗅觉的商品?是养性修身的玩物?还是疗疾养生的工具?香水香精也是香,为什么没这么多讲究呢?传统和香到底该怎么和?是像调香水一样,用严谨的计量去调配?还是依据看不见摸不着的阴阳五行,君臣佐辅?我们来看看传统香和香水到底有哪些不同?和香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讲究?
一、材料不同:香水以化学香精或从香材中萃取的精油合成的。而传统香则采用纯天然的原材。二、香韵不同:香水在萃取的过程中仅仅保留了主要的芳香成分,气味简单,鲜亮。而天然原材在芳香中透出自然的蕴味,气味柔和,层次丰富。三、工艺不同:香水是用经过萃取的香精依据化学方程式调配而成,而传统香则是根据不同的需要对原材进行选料、炮制、配伍,在不同的季节和时辰和合,再进行窖藏。中国古代很早就掌握了萃取技术,它推崇天然香材是认为自然胜过人工,而不是提取技术的限制。四、理念不同:香水重养鼻,和香重养神。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气,中医的穴位可见,筋络不可见。国画的画面可见,意境不可见,化不可见为可见的气韵是没有实体连接的统一的形态,却能在观者心目中形成了统一,这就是中国人强调的心性 。古人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也。”所以和香的讲究是:需以心和,悦性而为;和之于四时,依阴阳而生;炼诸药之性,化天地于其中;借时代人文, 返正气于众生;聚天地之纯阳,扶人我之本性。如同绘画不是颜色的大杂烩,传统和香不是香料的简单堆砌,混合不当的香品,不但不能带给人愉悦的复合香味,反而会失去单方香料的透明和纯净。调制一款好香,首先要综合考虑它的用途,香型和品味进行选料,按照五运六气的推演来确定君臣佐辅的用料,同时也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可以驾驭香料使之能够通过气味来传达自己的意念,使调配出来的香不但养鼻养神,更能合于天地益于人。道就是规律,顺应天地万物之性、与自然界的节律保持一致,让身体与自然和谐,不单单是养生所要追求的功效。更是敬畏自然的体现。和香之道就是借助外在之香,修养内心的心性,使每一个习香用香的人能够在愉悦感官的同时得到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享受。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香体系,印度香、中国藏香……都有着与之呼应的文化内涵,所以传统香也应该用自己的文化载体去表达自己独特的香文化理念,只有如此,它才真正称得上属于中国的传统和香。如此,不单单是要有这么多讲究,而是应该有这么多讲究。
嘉奖
最终,美丽的行香师孙庆获得本次“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的“状元”,张丽卿和刘星贝分获“榜眼”、“探花”。
本次斗香大赛既然秉承古意、古韵,那么诗词书画必不可少。晚清巡抚陈宝箴之曾孙、久居津门的宁州名士、《燕居香语》的作者陈云君先生本拟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奈何临时有事务缠身,未能亲临现场。然而他亦对本次大赛颇多期许,说“这是弘扬中华传统香文化的嘉话”,并挥毫写下:“以香悟道鼻观先参,和风惠雨坐忘心斋。”将此墨宝作为奖品,赠予本次大赛的头名状元。
本次大赛的专家评委萧艺先生素有“茶画第一人”之称,他的书法作品也笔走龙蛇、颇具禅意。“焚香.煮茶”这等雅事,被他书于纸上,赠给“榜眼”张丽卿。
“探花”刘星贝亦获赠刘锡荣先生的辞画作品一幅。刘锡荣先生是中国传统文化学者、收藏家、作家、经济学家,是中国文学与文博界、经济界跨界大家,著作有《钟鼎茗香》《荣斋随笔》两个系列等。他的辞画作品在多次拍卖中,均以单幅数万元的高价成交。
至此,“香事杯”首届全国斗香大赛圆满落下帷幕。历时九个月的等待,每一位选手都经历了配伍、炮制、和合,静待窖藏的香丸其香韵在斗转星移中慢慢生发、转化、融合的过程,直至酝酿出百花盛开的春日暖意。这其中的甘辛苦咸酸大概非本人而不可知。
华夏香烟再起,中华香事百废待兴,唯愿各位香友与我们共同担负起复兴中华香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