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北漂”“沪漂”等年轻群体,近年来出现了“老年漂”群体。“老年漂”泛指那些人到晚年、离开故土来到大城市与子女生活的老人。
支援子女:老将出马解子女困局 在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的娱乐设施旁,每天都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一手推着婴儿车,一手拿着手提袋,袋子里装了水、零食、卫生纸,腋下还夹着一件小外套。他们的目光始终落在前面蹒跚走路的孩子身上,嘴里念叨着某个名字。
来自黑龙江的64岁的刘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员。“我是黑龙江农村的,来北京3年了,一直没回去,就连过年也没有回去过。”刘阿姨用带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女儿女婿工作都很忙,中午也不回家,她每天照顾小外孙壮壮,负责一日三餐。
每天来小区的娱乐设施旁报到,是刘阿姨和壮壮的“必修课”。“这里有小孩儿喜欢玩的滑梯、跷跷板,还有壮壮的小伙伴们。”刘阿姨笑着说,而远处的壮壮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跷跷板。
“老年人也能在这儿聊聊天。这里外地人可多了,山东的,陕西的,那个是广西的……”刘阿姨一边指着一位老年人一边说。
刘阿姨的老伴儿还在老家,家里有一个孙子在上幼儿园,老伴得在家照顾孙子。刘阿姨的老伴儿今年70岁了,她惦记家里的时候,就会给老伴儿打个电话。
相比之下,来自广西的高阿姨要好一些,老伴儿跟她一起来北京照顾两岁半的孙女“小鱼”。高阿姨老家在广西玉林,从那里来北京要坐30个小时的火车,老人已经很久没回老家了,“我坐火车、汽车、公交车都晕车,老家的房子早租出去了。”高阿姨一边给孙女喂水一边说。
近年来,有研究者将中国移居老年人按照移居缘由分为4种类型:支援子女型、投靠子女型、落叶归根型、追求生活品质型。其中,支援子女型和投靠子女型比较多,主要特点是从农村或者较小城市,转移向较大、较发达的城市,因其子女在城市安家立业而移居。这样一方面是为了辅助照顾子女儿孙,同时又可以接受子女们的照料,这类移居的被动性强。记者调查发现,老年人的这种漂泊,多是迫不得已。子女在大城市居住,生活工作压力大,无暇照顾孩子。父母为了帮衬子女才不远千里,离开故乡来到陌生的大城市。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徐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家庭有着传统的家庭观念,老一辈对后代的成长格外重视。她用“家族树”来比喻家庭关系,老人是树根,孩子是树干和树枝,孙子辈就是花朵和果实,树根吸收营养然后贡献给花朵和果实。
这种观念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出马”照顾子女儿孙成为不二选择,许多老年人“当仁不让”地挑起了重担。
来到城市:有人难适应有人惦记家乡老伴儿 “父母既可以来照顾我们,我们也能在跟前尽孝,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这不是一举多得吗?”家住北京燕郊的魏玲这样跟记者说。刚刚生下孩子不久的她,希望家在河北农村的婆婆能够来和他们一起住。然而婆婆来之后的反常行为,还是让她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孩子出生后,魏玲的婆婆曾经来北京住过一个多月。刚来时,婆婆就四处打量小区里的老太太,观察他们穿什么衣服,说什么话。魏玲认为这是婆婆的自尊心作祟,总是害怕自己被城里老人比下去。实际上婆婆是个十分注重外表的人,穿着看起来和别人没什么不同。
然而,即使这样,在魏玲家的一个多月里,婆婆很少出门,从来不出去逛街,买菜总是等儿子回来买。除了照顾子女生活起居,她就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婆婆原本不是个内向的人,在老家也喜欢走街坊串门,来到城里竟成了‘笼中鸟。”魏玲对此十分不解。最让人担心的是,婆婆患上了失眠症。最终,无奈之下,他们把老人送回了老家。回家之后,老人果不其然恢复了往日的精神。
同样来自河北农村的张淑蓉老人,自从孙女降生就来到北京通州与儿子儿媳同住。如今孙女已经6岁,老人往返于北京和河北老家已6年。
记者采访张淑蓉老人的时候是个周末,儿子一家三口出去游玩了。110平方米的房子,只剩老人自己。“我主要就是接送孙女上下学,给他们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养养鱼和花。”儿子儿媳的工作是销售,平时根本顾不上家里,张淑蓉老人边说边给鱼换水。阳台上的花草长得旺盛,老人喜欢白天打开窗帘,让更多的阳光照进来,“有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阳光一照,我看着电视都能睡着。”老人苦笑。
张淑蓉阿姨告诉记者,她不喜欢出门,除非有必要的事,否则自己还是愿意待在家里看电视或睡觉。老人最惦念家乡的老伴儿。张阿姨说,老伴儿在家照顾80多岁的老母亲,她和老伴儿距离上次见面已是半年前。老人眯着眼说:“老话儿怎么说来着,金窝银窝比不上自己家的草窝。”
无论如何,张阿姨还是认为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她认为,城市人更文明,素质更高,年轻人更有礼貌。可要她真正走出家门,适应这种生活,恐怕还要经历一段时间。
相比之下,来自黑龙江的高阿姨,似乎已经融入到了城市新生活。在北京的3年间,高阿姨交了很多朋友,大多都是在跳广场舞时认识的。“我们跳舞的歌有100多首呢,可好听了!”高阿姨说,在跳舞的时候,她就什么也不想了,也不想家了。
背后隐忧:他们的权益谁来保障 虽说“漂”到儿女身边是一种幸福,可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随着子女漂泊在外的老人,在享受含饴弄孙的晚年生活的同时,也要面对没有归属感的异乡生活。除了诸如语言沟通、生活方式、城乡习俗、社会交往等给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社会保障则是“老年漂”所面临的更大难题。
2011年,一项针对“老年漂”经常会遇到哪些问题的调查显示,71.5%的人表示“社交圈子窄,会孤独寂寞”;61.6%的人表示面临“医保、社保问题”。
“老年漂”既没有新居住地的户籍,也没有自己的职业,被排斥在大城市的社会保障政策之外。他们所享受的,只能是户籍所在地的社会保障政策,往往面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关系无法转移等困难。
黑龙江的刘阿姨就遇到了这一难题。一年前,她的眼睛里长了肉粒,需要做手术切除。在北京医院做了两次手术,她总共花去三四千块钱,都是自掏腰包。“这要是在家里,新农合报销,根本花不了这么多钱。”刘阿姨说。
来自广西的高阿姨表示,自己在北京3年,由于养老金在异地领取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因此她的养老金一直未领取。
此外,对于流动老年人来说,在新环境生活,容易上当受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卢明生表示,流动老年人随子女迁居到陌生的城市,对地域、环境等都不熟悉,一些不法分子专门针对这一群体行骗。例如很多老年人被骗购买了假的保健品后,流動老年人往往选择忍气吞声。
当“老年漂”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时,如何关爱这个群体,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就成为一个全新课题。
针对困扰“老年漂”一族的种种问题,有专家建议,作为老人的子女,首先要对父母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尽量多抽时间陪伴老人;其次,老人自身也要以积极的心态“入乡随俗”,主动融入新环境,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让生活充实起来。同时,各级政府应探索建立针对外来老年常住人口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实现医疗保险的全国联网之前,尽量简化异地医保手续,免除“漂”在外乡的老人的后顾之忧。此外,社会各界,尤其是社区应多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让外来老人参与进来,大家互相认识,成为朋友,让他们“漂”着也幸福。摘自《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