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锋
消费观念正发生改变,奢侈品品牌、面子、价格等元素影响力都在缩小。而轻奢品牌的价格一般在1000~3000元之间,普通工薪阶层也消费得起,市场潜力很大。
假货已经在奢侈品圈儿泛滥。
以“原单”“尾单”为名的奢侈品早已从线下店扩散到电商,“海淘”、“海外代购”等亦未能幸免,甚至紧紧围绕人们生活的微信朋友圈也成假货的销售渠道。奢侈品专家周婷更是直言,中国网上销售的奢侈品中80%是假货。
“就假货问题,不仅网络渠道,甚至欧洲部分专卖店也有假货,这一点对奢侈品品牌都会造成长期不良影响。”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在接受《中国连锁》记者采访时称。
深圳市亚平宁环球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蒋秋云对假货也深恶痛绝,“最让人痛恨的就是那些将真货和假货掺着卖的奢侈品商家,别说消费者,就连奢侈品从业者也很难分辨出真假。”蒋秋云称。
蒋秋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面向中国大陆的国际奢侈品品牌服务电商,旗下运营的国际品牌涵盖服装、箱包、鞋靴、配饰、化妆品、香水等诸多奢侈品品类。
在蒋秋云看来,假货已经成为困扰整个奢侈品行业的最大问题。
假货是最大问题
“做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最痛恨的肯定是假货,不但严重影响了品牌商的形象,更造成了市场的混乱。”蒋秋云表示:“各奢侈品商家的进货渠道不一样,就算是奢侈品行业从业者也很难从外观上鉴别假货,更别说那些消费者了。”
在奢侈品行业,除了自己渠道的东西外,他们也不会轻易去判断其他奢侈品商家商品的真假问题。
“我们只对自己渠道里面的东西负责,其他渠道的东西我们不做评判。因为我们不是鉴定机构。”蒋秋云看上去很无奈,“奢侈品也没有专门的鉴定机构,虽然市场上也有一些公司号称可以做奢侈品鉴定,但实际上是没有权力去出一个报告来验证真伪,口头说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
甚至奢侈品品牌专柜也不提供专门的鉴别服务,对于一些假货,专柜也只是提示该商品不是他们店里出的。实际上,只有品牌方才能最终鉴定奢侈品的真伪。“所以我们只从品牌商或者品牌商的代理商那里拿货,其他渠道都会杜绝。”蒋秋云称。
蒋秋云认为,奢侈品的真假有时像软件的授权与没授权的区别。他举例称,如果品牌商授权代工厂生产1000个包,那么也只有这1000个包是正品。就算第1001个包所用的材质、铭牌、做工等都一模一样也都是假货。
在辽宁华英律师事务所律师陈甦看来,侵犯商标权或专利权生产的产品大致都可以说是假货。
一位不愿具名的开放电商平台高管称,为了快速扩张,一些电商平台对招商审核并不十分严格,只要有货且具备自由贸易合同,即可入驻平台。甚至还有一些电商对于假货持默认态度。
实际上,奢侈品假货已经泛滥到很多渠道。
2014年7月,祎鹏恒业公司通过伪造品牌授权书和报关单等文件,向多家电商平台销售所谓海淘而来的服装、手表等奢侈品。案发后,牵连出很多大型电商平台如聚美优品、亚马逊中国、1号店、美团网等。
海豚供应链CEO兼联合创始人David Le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一些公司把奢侈品假货先以普通货物的名义出口到欧洲,再通过电商以正品的身份邮回中国。这样一来,很多单据、包装齐全的洋货,表面看来毫无瑕疵,其实都是中国造假工厂生产的。
目前,在中国代工的品牌包括Michael Kors(简称MK)、Tory Burch(托里·伯奇,简称TB)、Coach(蔻驰)、Prada(普拉达),Miu Miu(缪缪)、Fendi(芬迪),Burberry(巴宝莉)、Gucci(古驰)等10余家。
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的一些城市,各种隐形的代工厂更是层出不穷,各种所谓“原单”“高仿”等奢侈品以各种方式从这里流出。
一位假货中间商称,可以提供从原单、原版到高仿等不同款式的商品,也可以提供全套海外代购的各类发票,票据的价格与这些商品一样,也相当便宜。在东莞要伪造一套国外商场的购物小票、品牌店的收据、发票等只要50元。
市场萎缩 轻奢或成方向
奢侈品专业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但在中国本土消费额明显下降,为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中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奢侈品市场比重由2013年的13%下降到2014年的11%。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认为,中国政府高压反腐、公务群体的减少无疑是国内奢侈品市场萎缩的一大压力来源。另外,消费者基于价格、产品品质等考虑,境外消费增加也是重要原因。
“国内消费者赴海外购买奢侈品的比重是较大的,2014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占全球总额的46%,其中76%都发生在境外。这一点势必会影响奢侈品品牌在华发展战略。” 薛胜文称。
在薛胜文看来,境外消费与国内消费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赴境外消费势必会减少在国内专柜的消费量。
蒋秋云也表示,大的经济环境不好,肯定也会影响到奢侈品行业。面对这种情况,他旗下的深圳亚平宁公司会将重点转向轻奢品牌。“轻奢品牌的价格一般在1000-3000元之间,普通工薪阶层也消费得起,市场潜力很大。”蒋秋云称。
“除了中国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和国内高压反腐外,新一代消费群体消费唯品牌的消费观念在发生改变,奢侈品品牌、面子、价格等元素影响力都在缩小。”薛胜文表示,“在此种情况下奢侈品也需要作出改变,如去LOGO化、产品正品、定制产品等。奢侈品领域正在刮起一股轻奢侈之风和小众品牌之风,其符合消费者对品质、设计的追求,在新常态的中国市场或发展更好。”
目前,不少奢侈品品牌已经有所发现,正在进行战略转变,即增加国内奢侈品店铺的品牌宣传作用,而非销售作用,以此为总品牌服务。
此外,中国消费者对于奢侈品的了解程度也还不够。“中国人消费奢侈品,很多都不了解品牌和品牌背后的故事。奢侈品不一定用材最好,也不一定是设计和工艺最好,主要是品牌。”蒋秋云表示,“一个奢侈品品牌能做一百年两百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是经过无数次变革后留存下来的,蕴含着品牌精神在里面。”
蒋秋云认为,真正的奢侈品数量一定是有限的,物以稀为贵。“以包举例,一些顶级品牌的包都是老工匠手工裁剪、手工打造,凭经验做出来的东西。一是人工成本高,因为能具备这样经验、做这样包的人特别少;二是产量有限。凭手工做出来的东西,每一个产品在细节上都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别。再加上品牌等附加值,所以价格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