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峰
马凯副总理指出,在《电商法》未出台之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可以先行出台一些行政性法规,对电商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既保证零售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也促进电商的健康有序发展。
就等着一脚将电商射进征税的大门了。
有趣的是,这一脚不仅是点球,而且裁判还规定了电商不得设防。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电子商务法》最快今年底会完成起草,明年能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审议,在税收上面会兼顾现有的税收体系。
离向电商全面征税的日子,是一天一天地近了。对实体零售企业而言,“坚持就是胜利”这句名言再一次得到了印证。
两年前,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和全国政协委员、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等领衔以议案和提案的形式,正式向两会建议向电商征税,全国媒体几乎倾巢跟进。
如果说2013年的两会上,实体零售商与电商在征税问题上的博弈是一个预热,那么2014年和2015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于行业发展与监管的参政议政的能力已经得到彰显。
前两年还在观望的一些零售业的代表委员们,到了2015年也按捺不住,几乎全体向电商“开炮”。话又说回来,反正我的日子不好过,你丫过得不错,但你丫不用缴税还卖假货居然还不需要受到处罚,这太不公平。所以,跟你们丫的死磕是必须的。
连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友谊阿波罗的董事长胡子敬也“怒发冲冠”:“按照实体店的税收标准计算,1万多亿元(某电商平台2014年交易业绩)的销售额,应该缴纳500多亿元的税,而实际情况是,去年某电商仅几十亿元的税收。”
早在2013年,王填代表就详细地给政府部门算过一笔账:调查显示,网络购物开票金额仅30%,70%未缴纳任何税费,仅阿里巴巴网络平台经营的商铺2012年漏缴税费超过350亿元,全国平台型电商漏税超过1000亿元。这巨大的税源、费用流失主要是因为对网上销售没有立法,各级税务等职能部门没有可依循的法律法规。
王填自诩为“为行业利益代言”的代表,作为连续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是出了名的对自己的议案坚持到底的人,从2003年两会上提交的“大店法”议案,到2013年的建议向电商征税,2015年他仍然盯着规范电商这一问题,“对于网络销售税收政策上的宽松,客观上造成了网络零售与实体零售的不公平竞争,造成了法律对电商与实体店实行双重标准的情况。”
实体店零售企业确实有苦衷。先不管一些垂直电商从投资者处融资后的一味烧钱甚至有倾销嫌疑的价格战,对实体零售形成的巨大压力。平台型电商在交易额上的无需纳税确实对实体店不公平。
然而,说直白一点,征税指向针对性最大的就是阿里巴巴。其他的垂直电商只要是以公司化运营的,税率均需按目前的法律法规缴纳。两年前,淘宝还在官微上高调回应:我们不反对电商征税,但我们反对在今天这个时期征税——对辛苦创业的个人小店主征税,对年轻人的就业征税,对年轻人的希望征税,对年轻人的未来征税。
但今年,不知是对反正已经板上钉钉的事还是因假货问题自顾不暇,或者经过这几年的声讨,早已成为“滚刀肉”,淘宝是懒得再就这一问题去打口水仗了——反正我还有天猫。只是,如果税一开征,淘宝上的900多万小卖家们,是不是只能自己再次感叹“命运的残酷与无情”?
说到假货,这又是实体零售商捏住电商的另一个命门。不信?来看看代表委员们的“一剑封喉”:
胡子敬代表在湖南团的全体会议上一发言就直指电商售假:线下商店卖假货要罚款,网店卖假货,关了、跑了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他认为,除了税收问题,值得重视的还有工商监管问题:除电商本身有注册外,几乎所有网店都没有工商部门注册,“我们线下开个小分店,各类许可证都要接受监管,但网店,都不知道是谁开的,没有任何显示。”
全国代大代表、武商集团董事长刘江超说,网购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一些商家实体店是一条生产线,网上的又是一条线,产品质量并不相同。
张近东委员也在提案中指出,网络平台缺乏严格前置审核流程的开放平台,使制假贩假的不法经营行为有机可乘、蔓延泛滥。他建议推进网购平台首问负责制,从制度层面促进网购平台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防范假冒伪劣,明确电商企业在三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对于在交易中产生的数据证据,电商企业应完整保存,不得隐瞒、删除系统数据,影响司法取证和消费者维权行为中的数据凭证安全。
其次,对商户加强管理,从建立前期的约束机制开始,商品上架、展示和推广过程中杜绝假冒露出,并在侵权事件产生后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第三,电商企业应承担对消费者“先行赔付”责任,以维修、退换以及其他赔付形式补偿消费者损失,并履行追溯、问责平台内商户的职责。
“电商平台理应为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的行为负责任。对于电商,应该跟实体商店一样,通过税收代购代缴等做法,实行商品质量、税收先行负责制。”王填代表更是《关于规范电商平台、杜绝假货交易的建议》中提议,应该禁止刻意低价的恶性竞争、规范相关法律,切实保护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王填认为,电商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关系创新发展和品牌保护。讲究廉价省力的中国电商发展,某种程度上已经或正在给其他正规经营、讲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商家或者厂家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倒逼压力。
对于有人认为“电商很难纳入工商、税收监管”,王填认为不存在这个问题。“以目前大数据技术,只要工商、税务部门的数据进行对接,谁卖的东西,追溯起来非常容易。”
“电商应该成为经济增长新产业,但不能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3月7日上午,全国人大会湖南团的第三次会议上,王填代表向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建言,打击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线上线下不能搞双重标准,电商平台必须先行负责。他的发言引起全场代表的掌声,马凯副总理当场回应说“发言很好!”
马凯还回应指出,在《电商法》未出台之前,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可以先行出台一些行政性法规,对电商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既保证零售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也促进电商的健康有序发展。
看来,对电商监管的这柄利剑已经高高悬起。只是,实体零售企业也都走上了线上线下的并重之路。新的法规出台后,要受到同样的监管,在这个拥有着天猫、云猴、飞牛、天狗的电商“动物园”里,谁才是那个最终的“大王”?
把征税这粒球踢进电商大门的是实体零售商,直接得分的却是政府部门。是不是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这两年只提征税,不提减税了?企业对于沉重的税负早已苦不堪言,但是面对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实体零售和电商反而死掐上了,却忘了市场主体的规则设置者,是否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