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2015-05-30 07:32周莉琨杨君聂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职业倦怠

周莉琨 杨君 聂红

内容摘要: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家庭环境、人生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吸收、心理发展,甚至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34位女英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做出深入分析,并试图找到实际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

关键词:外语系女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及对策

Maslach和Jackson对职业倦怠的定义是“职业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个人成就感降低(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的症状。”[1]情绪耗竭是指过度付出感而导致的情感和身体资源耗竭,表现为疲劳、易怒、过敏、情绪紧张,工作效率低;去人性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主要表现对周围态度消极、冷淡,过分隔离愤世嫉俗;低成就感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主要表现为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更新速度慢,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或个人成就感丧失。

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家庭环境、人生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对受教育者的知识吸收、心理发展,对教育行业的良性循环,甚至对整个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2]。

本文通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34位英语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做出深入探讨和思考,试图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找出人口统计学各个变量(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压力等)等影响因素,并试图找到实际有效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调查中,以35岁以下(含35岁)的教师为一组,以35岁以上的教师为对照组,通过方差分析显示,35岁以上的教师由于面临自身精力的衰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新知识的学习和接受等问题,较35岁以下的教师更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感,其中去人性化最严重,情感耗竭程度其次,个人成就感降低最轻。(见下图)

女英语教师在年龄方面的差异分析

赵玉芳认为“由于高校老师的工作成果都不是即刻表现出来的,而这种延迟性往往会损害高校教师的成就感。”[3]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导致女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高职高专扩招导致的学生人数激增,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课,英语教师周学时都在16节左右,有的甚至达到了28学时,教学任务重,而高职高专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无疑加重了工作的负荷。

2.学生生源良莠不齐,对自身定位不清,学生的学习懈怠与社会对英语的要求成了强烈反差,而不少家长和学生都将成绩不好归咎于教师,而院校把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老师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与老师评优挂钩。

3.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加强听说”的方针,既注意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要注重英语与特定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要求英语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理论和教学理论,还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和对口职业对学生进行指导,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对基础英语课老师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4.相对于公共英语课,开展专业用途英语教学的正规院校很少且专业有限,在高职高专工科院校中,专业英语教师往往是由公共英语教师转型或是专业技术人员转型而来,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英语老师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5.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来说更多地面对来自家庭和自身身体状况的压力。教学工作的烦重使不少教师疲于应付,家庭中作为女儿、妻子与母亲的角色同样需要面面俱到,难以兼顾。而家庭、单位两点一线的狭窄生活圈子使教师与社会脱节,受到限制的个人发展和过高的自我期待值成强烈反差。

6.88%的教师都表示没有时间和精力完成评职、考核等所硬性要求的科研成果,92%的教师认为目前的科研考核和教学脱节,没有起到所期待的效果,反而成为教师沉重的负担。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都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要耗费巨大的身心资源,这种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情感耗竭。”[4]

根据调查分析,要克服或调节这种“因工作时间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经历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5]”,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形式多样的后续教育机制的建立,并使之长期化、制度化。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调整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强烈的学习内驱力、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并能选择最适宜的学习途径,来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有意识地克服知识枯竭感,与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要求相适应,从而不断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 Parl Lengarnd在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提出“终身教育”,即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2.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教师应把教学实践作为科研活动提供知识与理论的帮助,科研活动作为保证高校教学质量并反映文化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必要条件,试图达到两方面的平衡。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掌握科研规律和治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培养自身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可以使教师站在本专业领域的前沿。

3.改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建立充满学术氛围的亦师亦友的合理关系。学生的认同会有利于教师舒缓压力,产生职业成就感。

4.参加更多的社会交往,学会倾诉,释放负面情绪,得到情感支持,与同事建立友好协作的氛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业务爱好;根据自身包括身体状况在内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生活节奏、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维持相对稳定的良好情绪状态。

5.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是避免教育职业倦怠的物质和精神保障,直接影响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应避免高校中的科研取向和行政权利的扩张,为普通教师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在职进修、出国短期培训的机会,给予各专业同样的参与机会和支持力度,以创造更有利于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环境。

6.完善更为人性化的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建立透明畅通的纵向和横向沟通系统,创造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素养的良好的高校氛围。

只有满足教师物质与精神发展、归属和爱的需要,将教师的个人需要、目标与高校办学和发展目标相融合,才能保持教师身心健康的状态,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工作的积极性,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克服职业倦怠,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外部环境。

注 释

[1]杨秀玉,杨秀梅.老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2):56-58.

[2]Byrne.B.M.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Testing for Factorial Validity and Invariance Across Elementary Intermediate and Secondary Teachers [J].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993,66(3):197-212.阮成武著.主体性教师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5:182

[3]赵玉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保健[A].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4):41-44.

[4]赵玉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保健[A].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4):41-44.

[5]MaslachC,Schaufeli WB, Leiter MP. Job burnout[J]. Ann Rev Psychol, 2001,52: 397-422.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于德性伦理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SC14WY34)

(作者单位: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职业倦怠
养老护理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放射科住院医师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劳动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