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
内容摘要:在音乐教育中,视唱练耳能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音乐结构,与风格曲式,如何效地在视唱练耳中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
关键词:民族民间 音乐元素 视唱练耳 教学运用
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门基础课,自西方传入中国已有多年。它对提高学生的视唱技能、音乐感受力以及对整个音乐的审美表现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视唱练耳在题材的选用,内容的编写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视唱练耳教学如何才能进一步发展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是一项很大的议题。民族化的音乐如何才能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它的魅力,也是接下来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元素的有机结合
1.在教学内容与方式上加以比较深刻的把握
我们知道现阶段的视唱练耳教学教材多以西方作品为主,更多的是表现西方作品的魅力与精彩,但是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对教材有更多本土化地开发,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民族音乐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相对比较灵活地实现对音乐作品的改编。在具体的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可以进行如下的一些操作:首先来说的化,我们更多地要突出一些民族性的音乐格式调式的练习。再者来说的话,我们要突出民族民间音乐的节奏。我们知道,音乐节奏是非常重要的表现音乐的一种东西。它能很好地表现音乐所特有的情绪与思想。打比方来说,北方的音乐旋律比较灵活,可能更多地会使用切分节奏,而对于南方音乐来说,南方的民歌比较平稳,为了平稳,可能更多地会使用十六分音符的节奏。最后,就是要突出对民族音乐元素地把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视唱练耳教学中采用的到底是固定调式唱法还是首调唱法”一直是人们议论的主题。其实,总体来说,两者没有什么具体的差别,是完全可以互相渗透和互为相补的。
2.努力营造合适的教学环境
传统视唱练耳教学大多在教室中进行,乐器一般是一架钢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简简单单的教室和钢琴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加入之后,一些特有的旋律只有通过各个民族的独有的乐器才能演奏出来,如果说用钢琴去代替马头琴,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尽量改善一下当前的教学设备。
3.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学生学好课程的基础,要想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就必须启发老师的观念,让老师在思想上行动起来,做到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教师要打破原有课程的常规,努力创新,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二.民族民间音乐元素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意义
1.民族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视唱练耳会始终以音乐为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会增加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同时更多民族化的音乐或者曲风加入到教学中,会在无形之中增加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受,感受到民族元素的无穷魅力。同时,对民族音乐的审美内涵的理解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表达。
2.传承民族文化的价值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或深刻,或悠远。但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魅力,文化源远流长,当然它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以它独有的特质跨越国界,民族,地域,融合文化。视唱练耳对于民族音乐的音感以及音乐的外化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了解,它的训练技法和模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研究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另外,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要放眼世界,找到世界的位置,发现更多的国外的优秀的音乐风格与模式,向他们学习。这样会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也会是一种文化的超越,更是对民族自豪感最好的诠释。
参考文献
[1]马明霞.高校视唱练耳教学和民族音乐的有机结合[J].贵州省歌舞剧院,201
2(4):12-13.
[2]李小溪.浅谈民族音乐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运用[J].贵州大学艺术学院,2011(6):22-24.
[3]杨丽霞.试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思维[J].云南文山州文化馆,2009(4):06-07.
(作者单位:昆明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