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银丽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考试题由“重考知识”变为“重考能力”,更进一步考察学生的学科素养。这透漏出学科素养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初中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经验及感悟,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健词:学科素养 教育专著 实践能力 职业理论水平
一.加强有关初中语文教育专著的阅读,提高自己职业理论水平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们首先要有较高的职业理论水平,例如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应是专业知识的范畴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鲜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学方面要不断地探讨研究,并在实际中充分运用不断总结,这样才可以真切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化,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情感与兴趣,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语文老师如沉溺于“题海”中,周旋于“应试”里,教师的专业知识只会越来越薄弱,专业技能越来越僵化,课堂教学也会越来越枯燥乏味,令人厌倦。在这些专著中,本人有幸拜读了张鸿苓等同志编著的《语文教学方法论》深有感触,该著作以培养语文学科素养为核心,建立起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中学语文教学理论体系,旨在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为什么要培养语文学科素养、培养什么样的语文学科素养和怎样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很值得中学语文教育界重视。
二.深入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
1.课前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它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前的初步自学,即在教师讲课之前,按照一定要求独立自学新课内容,做好上新课的准备。在预习过程中,我们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学习方法。每学期之初,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编写说明,让他们明白编书的的指导思想、编排思路和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目录自己编写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图”,以达到了解语文学科总体结构的目的。在每上一个单元前,我们要指导学生根据单元提示了解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从而明确单元内每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克服学习的盲目性。在学习每篇课文之前,我们都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写法,指导学生有重点、有步骤地预习课文,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正确方法。预习一篇课文的步骤主要包括:精读题目、通读课文、阅读注释、完成预习题、尝试作好学习笔记等。预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疑问记下来,以备课堂上重点解决。
2.阅读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学生理解课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教学生根据文体、课型的不同明确阅读的目的和阅读任务(主要环节包括掌握基础知识、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题、分析写作特点等)。然后教给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大致步骤和具体方法(如快速阅读并了解大意、跳读并理清层次结构、细读并理解重点句段的含义并归纳出中心意思、精读并分析写作特点等)。为了避免阅读的盲目性,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布置好阅读作业。要教学生在阅读中运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边写,以提高阅读效果。
3.记笔记的方法。记好学习笔记,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把握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另一方面有助于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十分强调学生记好笔记。从升入初中的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刻意告诉学生:记好笔记的重要意义、记笔记的方法等,并选一至几课为例,让学生明白记什么、怎样记。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记好笔记的正确方法。只要我们随时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记下去,就一定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读写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并能在学生中进一步推行养成教育。
通过预习、阅读、记笔记、总结和复习等方法的指导,学生基本上掌握了语文各环节的学习方法。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注意在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学习特点学会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杜金凤,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2.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张立军,时代教育,2014.5
3.初中研究型语文教师的培养策略,蹇波,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5
(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