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悲剧根源解读

2015-05-30 10:48:04张健堃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艾米丽淑女

张健堃

内容摘要:《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是她代表的传统的妇道观念与人性自然的多重矛盾造成的。小说从艾米丽的悲剧也反映了作者威廉·福克纳心中的矛盾,即对传统既眷恋又嘲讽;既同情女性的地位又担心男性权威受到威胁。这些矛盾和复杂的情感使得这篇小说成为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

关键词:福克纳 艾米丽 人性 淑女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被誉为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以不足500字,表现出来极其丰富、深刻的内涵。

在美国南方,传统的奴隶制经济模式造就的“骑士精神”和“淑女风范”是最让他们骄傲的传统文化。他们以此来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美国南方在奴隶制时代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女性只是社会从属,她们不对自己的生存负责,依赖男人,她们从小接受的观念就是,“他们准备做的一切,都是准备奉献自己,去找一个丈夫、适应家庭、生儿育女。”i当时的美国南方种族主义和清教思想使得美国南方女性地位奇特。一方面,基督教将女性看作是代表欲望、淫乱的“万恶之源”。另一方面,南方女性又是能够决定家族延续和保证他们贵族血统纯正的工具,从而享受着社会和家庭极高的地位。因此,“女性的贞操”成为衡量一个女性的最重要的标准,女性的贞操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奉行女性的“淑女风范”,推崇女性谦恭、隐忍、温柔等传统美德,使南方社会出现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即南方男性奴隶主可以随意与任何一个他看上眼的女黑奴生下无数孩子,而他们的妻子和女儿却必须保证自己的节操。

艾米丽的悲剧正是由于她耳濡目染的南方社会“淑女观”与女性天性极度矛盾所产生的。艾米丽是个正常的女性,她必须得到爱,也必须去爱别人。“从生物学观点看,人生有两大需要,一是保存种类,一是保有个体,因为要保存种族,所以有性欲”ii。但是她又是美国南方的“淑女”,她必须得清心寡欲,必须遵守南方贵族的道德守则,必须得维护自己的“淑女”形象,必须得保持自己高贵优雅的形象。于是,在艾米丽的父亲“手持马鞭”将所有追求她的年轻男子赶出去之后,艾米丽逐渐成为“大龄剩女”,再加上后期她的家道中落,更没有寻找一个能门当户对的“绅士”做丈夫的可能了。她与荷默·伯隆的交往,完全不是门当户对的。作为一个南方贵族家庭出身的“淑女”,她能够选择这个“北方佬儿”,可以说是完全不符合她高贵出身和“淑女”气质的。艾米丽虽然勇敢的突破了传统的“淑女”规范,不惜背上一个“堕落”的恶名。但是却无法将自己心中根深蒂固存在的“女人应当找一个丈夫、适应家庭、生儿育女”的传统“妇道观”抵抗,终将嫁给这个男人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最终,当她与荷默·伯隆交往一年多,发现她不仅不能嫁给他,还可能成为一个“失节”、“失操”的女人时,她选择将这个“负心汉”杀死。她认为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的名声,才能不被抛弃,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至此,她仅存的人性的自然的力量再也不能让她摆脱南方贵族“淑女”观的桎梏,使她没有力量在被荷默·伯隆拒婚后振作起来,重新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贵族一起生活下去。

再来说荷默·伯隆。他本来是“无意于成家的人”,他选择与艾米丽交往,很可能是出于虚荣心,与艾米丽交往可以成为他吹牛和骄傲的话题,而荷默·伯隆本就是一个喜欢讲笑话和吹牛凑热闹的人。艾米丽与荷默·伯隆的交往出于自愿,但是艾米丽却一厢情愿想嫁给这个男人。他们公然一起驾车出游,在大家的眼中,如果不是未婚夫妇,那必然是道德败坏。荷默·伯隆只是把艾米丽当做满足其虚荣心的工具,他与艾米丽的恋爱只是出于对南方贵族淑女的掠夺性的占有。这种不对等的交往,最终使得艾米丽人格扭曲,不仅毒死了昔日的爱人,而且还长时间的占有他的尸体。艾米丽“乖决疯狂的根源在于她的骄傲和尊严,她父亲的霸道与管教,还有荷默·伯隆的背叛”iii也就是说,是南方传统的“淑女”道德观、女性的从属地位与女性的自然本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了艾米丽近乎恐怖的悲剧结局。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不仅探讨了美国南方女性在传统观念和人性之间多重压迫、矛盾的冲突,而且反映了南方人民普遍存在的心理矛盾。既反映出福克纳对南方传统文化的眷恋,又反映出传统文化中丑陋的一面。从一定意义上表现了福克纳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眷恋和批判的态度。

注 释

i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困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ii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上海文化出版社影印本1989年版,第123页。

iii〔美阿瑟·伏斯《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623页。

(作者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艾米丽淑女
做淑女好难
《艾米丽在巴黎》宣布续订
综艺报(2020年22期)2020-12-23 04:37:09
快乐的小淑女
祝你新年快乐
艾米丽的呼噜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艾米丽的伦理身份解读
从会话含义理论的角度研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福克纳的南方情怀
我是谁?我是烟雨南方飘零的玫瑰!
青春岁月(2015年15期)2015-08-08 12:44:37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Translations on A Rose for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