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临床观察

2015-05-30 23:11魏宝兴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医神经痛带状疱疹

魏宝兴

【摘 要】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根据中医理论采取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疼痛持续时间、疼痛间隔时间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时总有效率为87.50%,两个疗程结束时为95.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间隔时间评分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带状疱疹;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52.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7-0070-0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急性炎症期后持续1个月之上的局限性疼痛,其发生率高达24%[1],此种疼痛具有持续时间长、迁延难愈且疼痛难忍等特点,对于该病西医常给予激素、抗抑郁和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其效果不甚理想[2],笔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共计80例,所有患者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3]相关诊断标准。患者中男性62例,女性18例,年龄35~68岁,平均(56.00±2.00)岁,疱疹发生部位:胸肋部24例,腰骶部56例,病程2~8个月,平均(5.00±1.60)个月。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部位、病程、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①精神疾病、语言障碍;②心肺、肝肾功能严重异常;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存在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和血友病等出血倾向;④过敏体质或依从性较差。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取少量涂于患处,2~3次/d,以及甲钴铵分散片0.5mg,3次/d,口服。四周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

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分型论治,即:①肝胆热毒、脉络不畅型,给予生地、元胡各15g,葛根、当归、川芎、红花各10g,连翘、柴胡各12g,细辛3g,全蝎、防风、荆芥、龙胆草、赤芍各10g,甘草3g;②脾胃湿热、脉络不畅型,给予防风、苍术各15g,白术、茯苓、枳壳、葛根、银花各12g,川芎、全蝎、连翘、赤芍、元胡各10g,红花、甘草各6g;③气滞血瘀、脉络不畅型,给予生地、丹参各15g,当归、川芎、五灵脂(包)、红花、桃仁、板兰根、全蝎、地龙各10g,元胡、川楝子、白芷各12g,甘草6g;④气虚血瘀、脉络不畅型,给予生黄芪120g,当归尾15g,川芎10g,赤芍15g,地龙、桃仁各10g,红花6g。上述中药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温服,四周为一疗程,共观察两个疗程;同时根据病情变化,临证加减。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分为临床治愈:疼痛消失、皮肤感觉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偶尔存在轻微短暂性疼痛;有效:疼痛明显改善,但仍存在轻度疼痛;无效:病情无变化。

疼痛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评分[5],前者分为:持续时间0.5~1h:0分,1~3h:1分,3~5h:2分,>5h:3分;后者分为:疼痛间隔时间>5h:0分,3~5h:1分,1~3h:2分,0~1h:3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则给予U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一个疗程,两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间隔时间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评分及间隔时间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以上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见表2。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而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其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及中老年人群,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导致患者发生抑郁等。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处理仅是对症治疗,尚无特效疗法,而中医虽无带状疱疹之病名,但对该病早有记载,且将其归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病证范畴,例如《医宗金鉴》记载:“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湿者色黄白、水疮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证治准绳·疡医》曰:“或间绕腰生疮,累累如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可见中医对该病的研究由来已久。

鉴于此种情况,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以中医所特有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为导向,对该病具体深入分析后,运用相关中药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加以干预,从表1结果可知中医药治疗该病效果显著,收效颇佳;另外从疼痛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评分来看,中医药能明显延长疼痛间隔时间、缩短疼痛时间,因此有助于病情改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由此,综合上述数据,笔者认为运用中医疗法治疗本病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多因情志内伤、肝郁气滞、久而化火致肝经火毒外溢肌肤,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停,或因感染毒邪、郁而化火致湿热火毒蕴积于肌肤,久而久之,余邪未尽而入络,致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由此可知,瘀血停滞、脉络不通是其根本原因和发病机理,所以中医治疗原则以活血化瘀通络为基础,辨证施治,辅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或补益气血等,因此中医治疗可获满意疗效。现代研究也显示所用的川芎、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增强局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炎性介质吸收以及组织修复等作用,元胡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而连翘、防风等中药可抗病毒,生地、黄芪能够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力而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且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鸿健,高永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12,41(16):1654-1655

[2]王静燕.止痛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7(40):40.

[3]赵辨.中国临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4-398.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5]王根会.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9.

(收稿日期:2015.01.07)

猜你喜欢
中医神经痛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诊治释疑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警惕带状疱疹潜伏恶性肿瘤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