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轉型加速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

2015-05-30 10:48陳宏烈
台商 2015年4期
关键词:綠色工業目標

陳宏烈

国际篇

能源的大量使用和浪費,正對環境和經濟造成嚴重的衝擊;聯合國國際資源小組(IRP)研究指出,人類已沒有資本再浪費了,資源在減少,價格也不斷在上漲。如果能把資源枯竭的困境,視為創新發展的機遇,就能做到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也為子孫後代留下健康的生態環境。

全球超過20%的耕地、30%的森林以及10%的草原正在退化,當前農業使用了超過70%的世界淡水資源。由於氣候變化、土地退化、耕地損失以及水資源短缺和蟲害等原因,至2050年世界糧食產量可能會減少25%。

各國元首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紛紛提出「保護自然資源」,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自然資源的減少對較貧窮的地區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及衝擊,同時,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資源浪費現象也很嚴重,主要原因在於低效的生產方式和對資源回收利用的忽視。

2015年後,發展議程和新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必須解決資源過度消耗和自然資源浪費的問題,並提供安全獲取自然資源及食品的渠道,確保資源的開採、使用以及廢物的處理和排放,都不會超過安全標準。2014年初,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開放工作組(OWG)的成員國,就可持續發展目標達成一致意見,認為資源利用需與經濟增長、環境退化脫鈎。要想實現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SCP),必須合理利用資源。

工業4.0源自於積極應對可持續發展障礙

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各國都曾碰到可持續發展的障礙,但如何突破和積極應對這一問題,已成全球熱門的話題。當下,德國推出工業4.0的新競爭力,美國提出工業互聯網,中國大陸做為生產大國也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各國都意識到機遇和挑戰的存在,已開始制定相關的政策方案,以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其中日本和德國的步伐邁得較快,他們積極減少各自對外國資源的依賴,鼓勵創新,提高國際競爭力,致力於可持續發展的建設。

1998年,德國在環境政策草案中提出,在1994年至2020年之間,加倍提高非生物物質生產力的目標;這一目標後來又被寫入2002年可持續發展戰略中。10年後,專門針對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項目,也正式建立起來。

同樣在1998年,日本也推出了「領跑者計畫」,以提高各種終端產品的能源效率。在這個項目中,日本將市場上最節能的產品規格定義為「領跑者計畫」的審查標準。該項目最初包含9款產品,包括空調、電視機、電腦和汽車。到2012年進一步擴大至23種產品,領跑者計畫現在被認為是日本氣候政策的主要支柱之一。

漸漸的,各國都積極的響應起來,紛紛宣佈了各自的目標,包括提高資源生產率、投資可再生能源系統、促進循環經濟。自2005年以來,已有138個國家制定了確定的清潔能源目標,其中一半是發展中國家。2014年針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和燃料的全球投資額達2792億美元,同比成長近17%。太陽能發電也在大陸和日本逐漸流行起來,歐洲海上風力發電項目數量也破新紀錄。

工業4.0也好,工業互聯網也好,甚至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都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能源效率為目標,正在逐漸被各國認同,已成為一項擺脫「經濟增長導致環境惡化」的戰略。目前,已有65個國家開展了綠色經濟和相關政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倡的可持續消費和生產10年方案框架(10YFP)包含了143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以及商業協會,致力於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2015年 全球氣候變化採取行動關鍵年

自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被國際公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共同責任後,雖然一路坎坷,但也形成了世界各國承擔承諾去完成的目標。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是締約方會議的現任與繼任主席,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通報了利馬第20次締約方會議的成果和通向巴黎第21次締約方會議的進程,表示「所有國家都必須成為解決方案的一部份,所有社會都必須參與其中;所有成員國必須為了世界人民與地球的整體利益一起努力,確保採取全球一致的行動。」

而2015年是全球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關鍵時刻,重點在12月份的巴黎氣候峰會。而3月在日本仙台舉行的減災大會,7月在亞的斯亞貝巴舉行的發展融資會議,9月舉行的特別首腦會議,都將重點探討如何採取果斷、包容和變革的措施,建立安全、健康、公正的居住世界。潘基文表示,從地方到全球,每一個層面的行動都應加速,現在不允許讓時間白白浪費,「沿著低碳道路快速前進,將會產生更大的收獲。」

航空航運開徵碳稅再引口水戰

2013年,歐盟提出凡是飛越歐洲領空的航空器,均要開徵碳稅,在當時引起了國際航空界的震撼。

2015年巴黎氣候峰會先期談判期間,又有國家提議限制航空公司,甚至包括航運公司的碳排放;時隔兩年的爭議話題,再度搬上檯面。歐盟曾與中國大陸等其他國家展開激烈的口水戰,打算對飛入和飛出歐洲的國際航空公司徵收碳排放稅,因該計畫引發了歐盟與幾大貿易國的外交緊張,歐盟退而求其次,僅將徵稅對象限定在歐盟內部的航班。

儘管就如同京都議定書中,「要求富國承擔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減少溫室氣候排放」這一條款實際執行起來異常艱難,「限制航運與航空碳排放納入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協議」,也勢必在地處歐盟的巴黎,再度引起各國的大論戰。但無論如何,這也是最能體現全球是否真正將應對氣候變化當回事的重要指標。

事實上,航空與航運的碳排放各占全球碳排放總量的3%,而且航空增長迅猛,這一數量龐大的碳排放早該管起來了。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成員國早在2013年就一致通過,希望各國政府制定一項符合該協會有關「從2020年起碳排放零增長承諾」的全球性措施。而國際民航組織也正在起草,預計2016年審議方案。

中國篇

環保從嚴要求

加速產業結構

調整與升級

每年3月初是中國大陸召開「兩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時間,在近年關注的議題中,節能環保正在成為話題重點與談論焦點。而「政府工作報告」,則越來越呼應了百姓對生活環境「天藍、水清、土淨」的期望,多次表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未來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

隨著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開始實施,今年「兩會」更彰顯政府對治理環境,堅定了綠色發展的決心,並進一步將治理標準提高,2015年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學需氣量、氨氮排放都要減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別減少3%左右和5%的水平,均高於2014年目標。

新任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老百姓對環境質量改善期望值越來越高,環境保護工業面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新常態,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仍很艱巨。環保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指出,高標準意味著嚴要求,環境問題是「產業結構」的問題,環境治理也是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過程,只有從根本上去調整,排放量才能從源頭上得到控制。

綠色發展轉型 構建新工業體系

為了構建「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發展也正在實施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戰略。工信部公佈《2015年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方案》,這將為「十二五」規劃的收官,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目標。

專項行動的主要目標,是提升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水平。預計到2015年底,煤炭消耗將減少400萬噸以上;並建立覆蓋2000家以上重點用能企業的全大陸工業節能監測分析平台,實現對試點地區工業能耗數據的動態監控及預警預測。同時,還要初步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協同發展機制,完善產業鏈。

推進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結構優化,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關鍵在於工業領域煤炭的清潔和高效利用,提升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加強對重點區域工業清潔生產。數字能效的推動也是此次方案的重要計畫,這對重點行業企業能管中心建設、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建設,以及全大陸工業節能監測分析平台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預計2015年第一季啟動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第二季啟動區域協調發展機制,而第四季將積累監測分析平台運行經驗,逐漸完善系統建設、數據採集傳輸等方面的標準和規範要求。

替代不可再生能源 投資大潮來臨

在環境保護的強力約束以及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大陸不斷在調結構,對傳統能源進行革命,一場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大潮正在來臨。

不斷降低煤炭消費總量目標(「十二五」僅達到41.2億噸),加上2030年的碳排放峰值的承諾,以及非一次性能源比重將提高到20%,這些無疑是給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而大陸在新能源發展上優勢明顯:水資源技術可開發裝機容量達5.4億千瓦,年發電量2.47萬億千瓦時,居世界第一;太陽能資源豐富,中國大陸有三分之二的國土面積年日照時數達到2200小時以上;風能資源供應約達到10億千瓦,生物質資源轉換為能源可達10億噸標準煤。

中國能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智欽指出,在綠色和平發展的前提下,展開國際合作,將有利引進最現代、最先進的技術來解決環境問題,以發展綠色清潔新能源,積極發展綠色技術和清潔技術。

中國大陸正以清潔能源來替代煤炭,加快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水電、地熱深井、熱電聯產、氫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對低碳技術創新扶植力度,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在輸送、分配、存儲等環節的瓶頸,以降低清潔能源的成本。

浦發銀行率先承接首單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

2014年大陸五市兩省陸續建成碳權交易所後,「國九條」在同年5月將碳交易列入金融創新發展領域,金融機構也積極在碳交易市場推出創新金融業務與產品。2014年9月,興業銀行武漢分行、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和湖北宜化集團三方簽署了碳排放權質押貸款。宜化集團以自有的碳排放配額在碳金融市場獲得興業銀行4000萬人民幣的質押貸款。

2014年12月,上海銀行透過上海環交所,也承接了首單CCER(中國核証自願減排量)質押貸款協議。

浦發銀行在2015年2月正式推出「碳排放權抵押」創新融資產品,華電新能源以廣東碳配額獲得1000萬人民幣的碳配額抵押融資及控排企業法人賬戶透支授信,廣東省發改委出具廣東碳配額所有權証明,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進行抵押登記、凍結、公示,浦東銀行在放款後,每週進行盯市管理,實現了碳資產抵押品的標準化管理。

事實上,在此次正式推出「碳排放權抵押」創新融資產品前期,浦發銀行經過多番論証,才獨家得到廣東省發改委、廣東省金融辦、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監局、廣東証監局、廣州市發改委聯合會簽批復,明確了碳排放權抵押的登記機構及抵押品凍結公示功能,為碳排放權抵押融資業務的開展,奠定了成熟的法律條件。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計畫,2016年全面啟動大陸碳市場交易後,每年預計將涉及碳排放量30至40億噸。通過質押融資將有利於盤活企業的碳資產,是運用金融工具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要手段。

又近碳履約期 湖北138家排控企業面臨大考

面對國際減排承諾,自2015年開始,大陸對各省市的排放配額和履約情況的督查更為嚴苛。

以湖北省為例,由於湖北碳排放交易所成立較晚,在七個試點省市中,是僅剩未完成履約的兩個試點之一,2015年即將面臨首次的履約大考,此次湖北有138家被列入排控企業,在5月份要提交和排放量相等的配額,按期履約。

2014年,湖北宜化旗下共有11家企業納入碳交易,透過碳排控的約束,促進了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宜化已從節能減排中嘗到甜頭,在碳減排方面的投入更加積極。宜化技術中心主任方婭蘭指出,過去合成氨產生的廢氣進入鍋爐燃燒產生熱能,在投入6000萬人民幣的技術改造後,合成氨廢氣全部回收,可用來生產年產1萬噸LNG,不僅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又為企業創造新效益。

湖北省很重視企業履約情況,發改委主任、能源局局長甄建橋指出,企業履約情況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湖北省2015年的節能減排任務是否能順利完成,也將針對未履約的企業進行處罰。目前仍有24家企業還未領取配額,或未開戶,或已開戶未繳活,中國大陸已計畫在2016年推出全大陸碳權交易市場,預計納入門檻是年綜合能耗為1萬噸標準煤的企業。由此可見,未來對超額排放企業的處罰力度,將更加嚴厲。

猜你喜欢
綠色工業目標
2023年9月七年级参考答案
2023 年3 月七年级参考答案
Can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s give new life to China’s abandoned factories?
漫画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content validity of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Person- Centered Primary Care Measure’: findings from cognitive debriefing
绿野仙踪
绿色怪兽
光影视界
Magic Phonetics魔力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