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忠英
一、篆刻艺术在清代的发展
1.明末清初的篆刻艺术
篆刻艺术自元代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在明末的时候规模盛大,但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朱简将万历之前的明代篆刻分为三桥派、雪渔派和泗水派,代表人分别为文彭、何震和苏轩。其中,三桥派注重平和、儒雅,雪渔派注重猛利、刚劲,而泗水派同时受到文彭与何震的影响,在风格上突出了“猛利”这一特点。鉴于后世的影响,韩天衡又增加了朱简、汪关两大流派,风格上,朱氏注重写意而汪氏注重雅妍。篆刻艺术流派的划分使篆刻艺术得到普及,但与此同时也显示出一些弊端。比如篆刻方法拘泥不自然,对篆刻方法的改变失去原体的韵味等,阻碍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清初的篆刻艺术理论主张求新,在此时期的篆刻可以分为以程邃为代表的明代遗民篆刻和以莆田林皋为代表的清代印坛新秀两个阶段。程氏的创作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中鼎款识和大小篆,另一种是仿汉,这两种类型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2.清代中期浙、皖派的出现
乾隆年间,篆刻艺术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篆刻艺术的各个流派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影响较小的流派逐渐淡出了篆刻艺术。与此同时,浙、皖两大派别应运而起,并为篆刻艺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浙派的篆刻艺术,首先继承了汉印的精神,通过丁敬等人对篆法的改进,删除繁杂、参以隶法,多有含蓄若愚之风;其次,善于使用切刀刀法,行刀时缓进锋明,使篆刻出的印章金石之气尽显;最后,是丁敬等人对篆法的创新精神,使“思离群”的探索创新精神深入人心,促进了浙派的发展。
皖派是由清初程邃一路的徽派发展而来,邓如石的出现为徽系篆刻注入了新的活力。邓如石开辟了“印从书出”的道路,并通过实践打破了篆刻内容取材的成规,从而提高了篆刻质量。邓如石还对篆刻的方法进行了理论总结,为皖派篆刻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后吴熙载继承了邓如石的篆刻精神,将其“印从书出”的特点发挥到极致,促进了皖派的发展。
3.清代晚期篆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乾隆盛世之后,清王朝衰落,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促进了文人对当时艺术等各种意识形态的反思,篆刻艺术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清晚期出现了一股融汇浙、皖两派风格的潮流,以钱松、赵之谦、徐三庚等人为代表,并出现了吴昌硕、黄牧甫两位名流千古的篆刻大师。
浙派赵之谦的篆刻,虽然存在“锯牙燕尾”的缺点,但也因“巧”而受文人的追捧,将浙派的篆刻艺术发挥到极致;皖派吴让之的篆刻刀法出神入化,并有极高的篆书水平,将晥派的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至此,浙、皖两派的发展都达到了顶峰,所以治印者开始不断求新以期冲破两派的桎梏。钱松作为“西泠八家”的最后一家,最先開始在实践中尝试结合两派的优势,后来又通过赵之谦、徐三庚的改进得到发展。
吴昌硕作为篆刻大家,在融合浙皖两派的同时,深入秦汉,印中求印,篆刻方法讲究钝刀行云,意态高远,对后世的影响极大;黄士陵作为与吴昌硕同期的印坛巨人,虽然由于年少早逝并未受到重视,但是其篆刻特点独具一格,对后世影响颇深。
二、清代篆刻艺术繁盛的原因
清代篆刻艺术的繁盛究其原因,主要是:
4.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的发展。印章的材料选择得以丰富,同时印章的形态也得到了发展;印章的篆刻技术不断提高,篆刻工具,如刻刀、印泥等也得到改善;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到了艺术审美,为篆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5.治印者因为社会对篆刻艺术的推崇,社会身份开始变化,文化层次得以提高,从而提高了治印者的社会地位。
6.学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篆刻艺术的繁盛。
三、总结
清代的篆刻艺术由于不同时期文学、学术风格的不同发展状况也不尽相同,在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治印者,并且对后世的篆刻艺术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由于清代的经济、文化等发展,篆刻艺术的地位得到提高,使篆刻艺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促进了篆刻艺术的繁盛。
【参考文献】
[1]廖晓晴.清代考据学与篆刻艺术的复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4(1):72-78.
[2]胡鹏.关于晚明至清代书法篆刻艺术发展演变的研究[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3(6):2 45-246.
[3]贾治安.简述篆刻发展历程[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06(1):91-92.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