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赵小荟(1997-),女,汉族,河北衡水第一中学,587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建立农民法律意识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农民能否合法维护自身的权益,充分发挥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力量,推动农村基层民主的进步发展,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律意识的建立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法律意识;建立途径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我国新农村的建设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农民作为我国人口总数组成的重要部分,理应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法治文化教育,全心全意做好法律服务,不断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推进农村依法处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稳定持续的发展。
1.农民法律意识的建立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通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培养农民良好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创建新农村和谐稳定的建设环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大众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农村和谐稳定的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农村开始出现各种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以及坑蒙拐骗等现象[1],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和谐建设发展。因此,通过加强农民法律意识的建立工作,能有效降低新农村违法现象的发生,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新农村建设安全稳定的发展;2)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主体。在新形势农村建设背景下,通过加强农民法律专业知识的教育,能有效提高农民参政议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法律的权利和义务,从而积极行使自身的农村建设管理权、监督权以及参与权[2],有效实现新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民主,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成为懂法、依法的新农民。3)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农村生产经济活动需要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下得到规范,只有通过有效培养农民良好的法律意识,充分掌握了解到自身在市场主体中所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活动的合法开展,农民的自身权益能得到有力保障,推动农村经济和谐稳定的不断发展。
2.影响农民法律意识的因素
2.1封建文化传统
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社会发展一直受到封建思想所影响,主张推崇儒家文化,农村农民儒家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未能树立起先进的民主科学思想观念,人们对于生活更多是抱以友好的态度,永远处于邻里熟人的社会关系中[3]。对于农村发生的各种矛盾与纠纷,当事人更多的选择忍让退步,不懂得运用法律去维护切实的利益,农民完全忽视了法律的作用,法制观念淡薄,得不到农村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普遍认为自身的权利是大于法律的,造成农民对于法律是厌恶和排斥的。
2.2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在当前新农村中大部分的农民文化教育程度偏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严重影响,对于传统法律精神难以割舍,坚持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为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宗法伦理、息诉和无诉。各种原因导致他们法律意识浅薄,对于现代法律知识内容了解甚少,不懂得如何用法律知识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始终秉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能省去一定的麻烦就不去追求更复杂的过程。他们普遍认为通过法律程序去打官司是一件极其繁琐的事情,会更加的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因此,万事都希望双方各退一步,和睦的相处。
2.3经济欠发达
要想有效发挥出法律的实际作用,就必须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法治是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相比较为缓慢,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未能形成健全的市场经济体系,无法充分满足法律实施的条件。传统落后的偏远乡村还保留着小农经济思想意识,无法真正认可追求自由平等的法律文化,人们更多的是想到自身温饱问题,无多余心思去学习法律知识,树立先进的法治观念。
2.4缺乏社会本位思想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过程当中,农民更多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不顾国家社会的利益,甚至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例如,农民为了使农产品增产,开始滥用化学农药,导致农作物的质量不断下滑,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与此同时,农民大势开采大自然资源,盲目的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他们普遍认为这不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只是为了生存,为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3.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3.1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要想不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就必须让农民知法懂法,加强农村的法律宣传教育。因此,新农村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民的法律专业教育,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法制教育的投入资金,合理颁布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去学习了解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能运用法律知识去维护自身权益。
3.2强化农村立法工作
国家政府要从新农村的农业立法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新农村的立法工作。首先,对于农村落后的法律法规要加以修改和废止,要制定出法律实施细则,不断加强其可操作性,不让法律法规成为一个摆设。与此同时,国家政府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切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法律的作用,对于法律产生信任感和尊重感,从而认真的去学习法律知识。新农村农业立法要考虑群众的情绪,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深入农村进行现场调查考研,有针对性的制定法律制度。
3.3加强农村执法工作
政府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农村的执法监督管理,创造出和谐健康的农村民主法律环境。法律的严格执行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让农民看到法律的公平正义性,而不是村干部运用手中权力去剥削民众的利益。政府要积极建立健全的农村案件审判和监督机制,降低或免去农民的诉讼费用,提高村政府法律服务意识,全心全意的用法律知识去帮助农民解决纠纷矛盾,维护他们切身利益。
3.4开展正确普法工作
新农村要不断加强普法工作,引导农民积极学习法律文化知识。在普法内容上要敢于创新,要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拉近与农民的距离,不要一味的向民众灌输法律知识内容,要突出重点,让农民充分了解掌握法律法规的现实意义和实质,是为了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在普法对象要强调突出性,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制教育,只有在他们严格守法、执法的前提下,才能让农民认识到法律的价值和功能。因此,村政府要定期组织干部参加专业法律培训,进行严格的法律知识考核。对于新农村的普法方式,要讲究新意,通过采用案例方式向民众生动形象解释法律制度的作用,让农民在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中接受法律文化宣传教育,有效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注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农村的法律文化宣传教育,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加强基层干部的执法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民众的合法利益,有效解决新农村的各种农民纠纷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稳定的持续发展。(作者单位:河北衡水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李胜平.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报,2009(1):21-22.
[2]李昌麒,许明月,代富,高宽众,鲁茜.农村法治建设若干基本问题的思考[J].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
[3]来敏健,田萍萍.论构建和谐农村进程中的农民法律意识[J].农业考古,2009(3):105-107.
[4]王起友,贾立平,齐丽英,王伟.对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问题的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3):123-126.
[5]潘高峰.论和谐新农村建设中法制的作用及建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6):18-23.
[6]李胜平.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