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现象及情感矫正策略

2015-05-30 10:48乔丹丹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明道德情绪

乔丹丹

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已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具有无意识性、从众性及盲目性等特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一方面由于儿童自身道德认知能力低下及儿童归属与爱的社会性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以情感为手段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矫正,需要从儿童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三方面着手。

张楚廷教授曾说:“像每个人的指纹代表自己,像每个人的手迹代表自己一样,每个人的语言也代表他自己,就是他自己。”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语言不仅代表他们自己,也代表国家。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有利于其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其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人生发展。培根曾说:“一个人的天性不长成药草,就长成莠草;所以他应当以时灌输前者而芟除后者。”②因此,我们要引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摈弃不文明语言。本文试图通过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进行分析,向教师提供一些以情感为手段的矫正策略,使儿童“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一、不文明语言的含义

“不文明语言”在《辞海》中解释为“下流,猥亵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指粗俗不雅的日常用语。在此,笔者定义“不文明语言”为不礼貌的粗话、脏话。

二、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特征

(一)无意识性

意识作为一种觉知,意味着个体觉察到了某种“事物”。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某种“事物”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已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不文明语言已成为其日常交际的口头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使用不文明语言。

(二)从众性

从众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接受社会影响的一种方式,是个体在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改变自己的信念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倾向。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如果同伴使用不文明语言,无形当中就会受到同伴群体的压力,必然地跟随同伴一起使用不文明语言。

(三)盲目性

盲目是指对事物认识不清,目的不明确。儿童由于道德认知能力的局限,使用不文明语言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虽然使用不文明语言,但对所使用的不文明语言认识不清,并不明白其真正含义,只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模仿。

三、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原因

(一)儿童自身内部原因

1. 儿童道德认知能力低下。有关儿童的一项测查表明:大多数10岁以下的儿童的道德推理处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的第1、2阶段水平,10岁以后开始进入习俗水平。③在发展心理学上,一般把儿童的年龄界定在3~10、11岁,其中3~6、7岁为学前儿童,6、7~10、11岁为小学儿童。根据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认知尚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及习俗道德水平的第一阶段,没有形成自己内在的道德判断标准,只是看别人的“眼色”行事,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2. 归属与爱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的社会性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体被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④儿童为了满足自己归属感的道德需求,就会“随大流”,产生一种从众心理倾向,附和其他小伙伴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以表明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因此,儿童为了和小伙伴儿处好关系,当其他小伙伴儿使用不文明用语时,就会故意迎合,跟着说不文明语言。

(二)外部社会环境原因

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认为人的社会性行为主要是通过观察学习形成和改变的,并且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学习。因此,语言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⑤

外部环境中不文明语言的使用以及社会舆论对它的评价都会对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榜样人物使用不文明语言及其后果,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有着重要影响。儿童通过模仿会习得榜样人物使用的不文明语言。作为榜样的人物首先是与儿童直接接触的父母、教师和同伴。此外,符号化的社会精英人物、社会公众人物、教材中的主人翁、大众传媒宣传的人物等等,他们使用不文明语言也会对儿童潜移默化地产生示范作用。

四、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矫正策略

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由于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局限性,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矫正主要从外部环境着手。大众媒体、互联网等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控制;家长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榜样示范作用,要注意日常生活中文明语言的使用,做到家校合一。而教师不仅是儿童模仿的对象,也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者的身份,运用情感手段进行矫正。下面针对教师提出一些策略。

(一)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

提高儿童的道德认知水平就是要发展儿童品德中的“认知”成分,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就是要儿童认识到使用不文明语言是一种不道德行为,这就需要向儿童阐明学校对儿童的道德要求及评价标准,等等。但是,其有效性取决于儿童在多大程度上接受,然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而情感具有疏导功能,即情感能够提高或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矫正。

1. 教师在表述学校的道德要求时要富有真挚的情感。一般来说,一个人容易接受、悦纳他人真挚的情感及言行,对冷漠、无情或不真实的情感,则易于产生反感而予以拒绝。所以,教师在向儿童阐述学校道德要求时要富有情感。比如,教师在向儿童提出“说话文明,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的要求时,要声情并茂地表现出对使用文明语言的喜爱,以及对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厌恶,这样,儿童更易接受学校的条条规则。

2. 教师要与儿童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感情。彼此间感情融洽,有利于提高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可接受性,反之,则会降低一个人对他人言行的接受性。儿童更倾向于听取喜欢的老师的话,“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教师与儿童形成融洽的师生感情后,教师要向儿童表明自己不赞赏不文明语言的立场,使儿童摒弃不文明语言。

3. 教师要寓教于乐。当一个人处于快乐的正情绪状态时,更容易接受外界事物,反之,则易于拒绝接受。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寓教于乐,让儿童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心境中,这样儿童更容易接受教师的要求。面对儿童使用不文明语言,教师不要制造压抑的课堂气氛进行说教,而要让儿童在快乐中明白使用不文明语言的不道德性,这样更容易提高儿童的接受性,减少儿童的反感。

(二)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有助于儿童摈弃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教师可以从两方面来培养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引导儿童使用文明语言。

1. 教师要让儿童获得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感的养成有赖于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的积累。积极的道德情感是指与社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相协调的快乐的或不快乐情绪情感。教师富有情感的给儿童提供使用文明语言的榜样及其受到的奖励,和使用不文明语言的榜样及其受到的惩罚,使儿童获得真挚的感受,并由此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此外,当儿童使用文明语言时及时给予表扬,使用不文明语言时及时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儿童获得真切的情感,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的情绪体验。

2. 培养融洽的师生情感,且让儿童认识到教师的好恶。一个人对某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之有关的他人或他物上去,这种情感迁移现象在年龄越小的儿童身上表现得越明显越普遍。融洽的师生情感,会使儿童爱教师之所爱,恨教师之所恶。在融洽的师生感情中,让儿童认识到教师厌恶不文明语言的使用,儿童自然而然地就会摒弃不文明语言,转而使用文明语言。

(三)塑造儿童的道德行为

儿童内部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并不必然地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行为,所以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的塑造同样重要,使儿童做到知行统一。情感具有巩固和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效能,“快乐”或“不快乐”的情绪体验可以作为一种强化物,影响人的后继行为。教师一方面要让儿童体验到使用文明语言时快乐的情绪,另一方面也要让儿童体验到使用不文明语言时不快乐的情绪。使用文明语言时快乐的情绪体验能够作为一种正强化,增强儿童文明语言的使用。使用不文明语言时不快乐的情绪体验能够做为一种负强化,减少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教师面对儿童的文明语言的使用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儿童产生快乐的情绪体验,以巩固儿童使用文明语言的行为。教师在面对儿童不文明语言的使用时,要给予儿童适当的批评和具体的指导,既要使儿童产生不快乐的情绪体验,又要使儿童懂得如何去做,从而改变儿童使用不文明的行为。

参考文献:

①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4.

②[英]弗·培根著,水同天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43.

③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3-234.

④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3.

⑤莫雷 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0.

猜你喜欢
文明道德情绪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