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
摘 要:陕西省F县中小企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几年,资金问题一直都是阻碍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当前F县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和渠道的基础上,明确其融资困难的原因,从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解决F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
一、F县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F县经济迅猛发展,连续6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而在F县经济辉煌的背后,中小企业的贡献功不可没。根据F县工业经济局中小企业2014年统计年报,2014年,F省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257家,资产合计总额876.57亿元。全县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3.17亿元,同比增长22.35%;实现增加值373.81亿元、扣除各种成本税收的利润总额达到73.18亿元,较2013年分别增长-36.26%和0.87%。中小企业增加值占F县GDP比重为85.63%,比上年提高5.56个百分点。
但同时我们注意到,F县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该县工业经济占主导的地位。2015年前三季,F县地区生产总值278.6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加值205.04亿元,占当地GDP的比重为73.58%,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29.82%。2012年-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分别为25.01%、27.25%和22.5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虧损,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无法获得融资。
目前,F县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大部分中小中小企业企业融资能力十分有限。F县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大多数是依靠内部融资以及自我积累的方式来发展。F县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两种,分别为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和民间借贷。许多企业尽管有可获利的项目,但是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不能将其落实到位,这严重阻碍了F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对F县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二、F县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
1.企业自身管理原因。F县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信用欠佳、管理较乱、经营不稳以及风险偏大等。就企业管理而言,F县中小企业多是家族企业,企业管理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人力资源也较缺乏,分工不明,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和人才流失等。
就财务管理而言,因企业规模较小,所需贷款额度不大,但对资金的实效性有较高要求,在没稳定市场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有足够多的流动资金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短期的贷款可以让企业有可周转资金,但是贷款频率却很高;另外,由于中小企业以短期贷款为主,因此受利率影响相对较小。这些特点就要求必须要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就信用以及信用担保而言,F县中小企业本身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且经营经验严重不足,在经营中很容易出现超负荷经营和盲目扩张的情况,因此常需要周转资金,对银行的依赖性较强。但是,这些企业多是缺乏完备的信用体系,财务信息质量较差,而且担保物也相对单一,缺乏资金和风险补偿方面的制度,以致许多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2]。
2.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不受银行重视。我国的金融资本主要在工商、建设、农业、中行以及邮储的掌控之下,对于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不是很重视。这一措施固然能够降低商业银行自身风险,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却大大提高了其融资的成本和难度。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需要满足很多条件,甚至包括企业成立时间。比如有银行要求申请贷款的企业成立时间须在3年以上,而且要求营业额每年至少在150万元以上,必须有稳定的经营场所。即使这些都符合银行的标准,企业的信用问题也是银行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F县大部分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低,营业额以及利润等也都普遍不高。受经济不景气影响,产品销路不畅,亏损也不少。如果企业提供的抵押达不到银行的要求,那么企业只能通过其他方法借贷,比如民间高利借贷,最后导致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整个社会发生信用危机。
三、化解F县中小民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
1.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外部环境。一是完善政府扶持体系。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中小企业的贡献关系,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而不是应对其认可仅限于表层,因此需要完善F县中小企业扶持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制定与F县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宜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中小企业融资行为,切实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正规化,使其管理规范化,走上法制轨道,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风险。
二是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中小企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资金缺口很大,从数量上来看,中小企业需要大额度的贷款或小额度,且有重复贷款需求。从种类上来看,中小企业需要更多渠道的融资,因此中小企业需要更多层次和更全面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机构涉及到审计师、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担保机构、融资咨询和服务的机构。充分发挥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切实解决F县中小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
三是有效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民间借贷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补充来源,F县民间资本的规模巨大,合理而有效利用这些资金对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范与引导尤为重要。
四是开辟多层次的融资渠道。F县中小企业单一的融资渠道,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对于解决F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大力支持融资租赁业务,完善相关法律并统一融资租赁法,保证融资租赁业务正规化;开展典当业务,尽力消除不必要的成本;全力建立与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相当的中小型银行机构;借鉴各地成功经验F县也为中小企业搭建一个直接融资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2.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内部环境。一是提高管理者专业素质。只有专业素质较高的经营管理者才能将企业治理得更好,才能考虑到企业更长远的发展战略,才能灵活应用有限的融资渠道,合理的融资方式,以最低的融资成本为企业进行更多的融资。并且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资金浪费的情况,进而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根本性缓解。
F县中小企业粗放化管理的现实,主要是由于管理者管理意识不强和企业资金有限所决定的,扭转这种局面,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改变观念,认识和了解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规模和资金都相当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科学的管理和制度,有助于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内部积累水平。内部积累与企业负责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对F县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以及规范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透明度,打破企业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对于内部控制实施状况考核;第二各个部门分工合理,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形成有效的监督。
三是消除信息不对称。强化中小企业经营者的法律意识,规范经营流程,杜绝假冒非法经营;依据财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保证财务资料真实可靠,及时准确公布信息;规范会计基础性工作,提高核算水平;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加强企业财务审计,使得融资机构了解真实的财务信息,增加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
四是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升财务绩效水平。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有着积极作用,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所在,是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的根本保证。第一,健全企业内部的会计制度。从法律上保证内部会计制度的规范和透明;即使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家族式”管理,但是保证会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十分必要的;第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完善企业的資金管理制度。(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耀良.规范则务管理破解融资坚冰[Jl.南方论刊,2011(7);22-23
[2] 章新蓉,赵娜.中小企业融资出路:供应链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