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楠等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民种植效益,笔者在河南太康、扶沟等豫东地区探索了麦茬露地功能性无籽西瓜与辣椒间作套种的高效栽培模式[1-5]。功能性无籽西瓜每667 m2产量可达3 800 kg,每kg价格 1.2元,产值4 560元,纯收入3 400元;667 m2可采收线椒鲜椒7 50~1 000 kg或者朝天椒干椒50~75 kg,产值1 000元左右,纯收入800元左右,前茬小麦每667 m2产量500 kg,产值1 300元左右,纯收入1 000元左右。该间作套种栽培模式667 m2产值6 860元左右,纯收入5 200元左右,综合效益较种其他作物高。现将其高效栽培模式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
1 品种选择
‘莱卡红2号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西瓜多倍体育种课题组选育的高番茄红素含量无籽西瓜新品种。201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西瓜2011012。植株生长势中等,茎蔓粗壮,主蔓第6~第8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隔5~6节着生1朵雌花。中熟,全生育期102 d,果实发育期约30 d,具1株多果和多次结果习性。果实正圆球形,深绿色果皮上显墨绿色齿条。果皮厚度1.1 cm左右,硬度大于20 kg·cm-2。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 以上,近皮8.0%以上。瓜瓤大红色,瓤质硬脆,剖面均匀,白秕籽小、少,不易空心。平均单果质量6 kg以上,易坐瓜,商品果率高,耐贮藏和运输。抗病耐湿,适应性强,中抗枯萎病,可适度重茬种植,为2014年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品种。朝天椒以肉厚、色鲜、辣味浓、果型整齐的小辣椒为主栽品种,如‘满天红、‘三樱椒;线椒可选择果型长直、光滑油亮的品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选育的‘香辣一品红、‘翠香8号等。
2 茬口安排
功能性无籽西瓜于3月初至4月底育苗,4月底至5月上旬定植,7月底至8月上旬成熟;朝天椒或线椒于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育苗,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7月初至9月底视市场行情和下茬作物的播种日期及时采收。
3 功能性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3.1 育苗
一般是采用简易大棚育苗,根据定植日期和苗龄确定育苗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都购买专用西瓜育苗肥或采用无菌土和腐熟厩肥按10∶1比例配制营养土,加入适量的百菌清消毒,充分拌匀过筛即可。
3.2 定植
3.2.1 整地 越冬前深翻土壤,改善其透气性。早春解冻后及时耙地保墒,施足底肥,一般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5 000 kg,三元复合肥50 kg,所有肥料普施1/2,沟施1/2。
3.2.2 选择壮苗 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无菌嫁接幼苗,一般幼苗3叶1心移栽为佳。
3.2.3 适时定植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宜,即间作小麦的灌浆期。定植前西瓜垄上面铺黑色地膜,一般每垄栽2行,西瓜2行对爬,株距0.8 m,再加上垄宽0.5 m, 2耧小麦宽3.0 m, 即行距3.5 m,种西瓜与辣椒间隔种植,即1株西瓜1株辣椒。
3.3 田间管理
3.3.1 水肥管理 以西瓜伸蔓后为主,伸蔓肥以高含量氮肥为主,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25 kg;膨瓜肥每667 m2施硫酸钾25 kg,膨瓜后期叶面喷施0.5%硫酸二氢钾2~3次,每5~7 d喷1次。定植时浇定植水,西瓜缓苗后浇 1次提苗水,伸蔓期浇1次伸蔓水,膨瓜期浇1~2次膨瓜水(此期浇水量要大),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确保西瓜品质最佳。
3.3.2 植株管理 一般采用3蔓整枝,保留主蔓,在主蔓基部选2条生长健壮侧蔓,主蔓和侧蔓上着生的孙蔓全摘除。西瓜卷须匍匐缠绕在麦茬上,故瓜秧不用压蔓。
3.3.3 人工授粉 由于无籽西瓜雄性不育,所以必须用有籽西瓜的雄花给其授粉,在8:00—10:00授粉效果为佳,以主蔓第3雌花或侧蔓第2雌花留果为宜。在主蔓或侧蔓上根据需要留果1~2个。
3.3.4 适时采收 ‘莱卡红2号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要35 d左右。成熟果花纹清晰,覆浓蜡粉,果脐向内凹陷,果柄基部稍有收缩;用手拍打果实,发出混音为熟瓜,一般9成熟采收为宜。
3.3.5 病虫害防治 近年来主要是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生比较严重[6-8],除对种子杀菌处理外,植株生长期用加瑞农,按要求浓度喷施2~3次,每5~7 d喷1次即可。病毒病防治可从苗期防治蚜虫开始,发病初期用20% 病毒A 500倍液或抑毒星800~1 0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续2~3次。
4 辣椒栽培技术
4.1 育苗
4.1.1 苗床整地 选2~3年没种过茄科作物、土质肥沃的地块建苗床。床土可采用粉碎的农作物秸秆,加一定量的鸡粪、猪粪等经堆制充分发酵制成,或者用腐熟的农家肥和前茬不是茄科作物的园土按1∶3的比例混配。用育苗盘育苗。
4.1.2 浸种催芽 将辣椒种子晒种1~2 d,然后温烫浸种。先把种子放入55~60 ℃的热水中浸泡,期间要不停搅动15 min,待自然冷却后浸3~5 h。浸种后用10% 磷酸三钠溶液浸泡10~20 min消毒,然后催芽。用干净、透气、保湿新毛巾均匀摊放包成布卷,放在28~30 ℃ 恒温条件下催芽,待80%的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4.1.3 播种 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选晴天无风时撒播种子,播前要浇足底水,并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消毒,预防苗期病害。播种要均匀,播后覆土0.5 cm左右,覆地膜,插拱杆盖膜压实四周。
4.1.4 苗床管理 力争充足光照,连阴雨天应注意多见光。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温度25~28 ℃,齐苗后温度可降至20~25 ℃。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进行1次分苗,并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此时,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 ℃,夜间15~18 ℃。苗床见干见湿,尽量避免低温高湿以免发生猝倒病,用育苗盘则不用分苗。 定植前1周要逐步放风、揭去扣膜及其他覆盖物,进行炼苗。
4.1.5 苗期病虫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此类病害的预防主要通过种子消毒、床土消毒,再是通过苗床保温和通风工作,降低湿度。发现病情立即清除中心病株,并喷药防治。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隔7~10 d喷洒1次,防治1~3次。若苗床湿度较大,可撒施少量草木灰或干细土调节。
4.2 定植
辣椒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力求适期早栽;在2株西瓜中间定植1株辣椒,株距0.8 m、行距3.5 m,667 m2定植475穴1 425株。选用无病、无伤、根系良好的壮苗,大小苗分开。定植时浇足底水,压严膜口。定植后6~7 d即可成活。此时要及时查苗补苗,同时要根据墒情、苗情及天气确定是否补浇缓苗水。
4.3 田间管理
4.3.1 中耕除草 辣椒苗成活后要及时中耕除草,现蕾前进行2~3遍,地膜覆盖地块中耕时要注意培土,压好膜口。
4.3.2 追肥 一般门椒坐住前不追肥。如苗弱在定植10 d后,可视长势每667 m2追尿素5~8 kg,促使幼苗快速长成为壮苗。结果期可追施辣椒专用配方肥1~2次,每667 m2追肥10~15 kg。
4.3.3 抗旱排涝 连续干旱影响正常生长发育,应及时顺沟浇小水,7—8月份雨季应注意清沟排涝。
4.4 病虫害防治
4.4.1 病害防治 主要病害为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炭疽病、病毒病。疫病的侵染时间较长,苗期、成株期都易侵染该病,造成整株死亡,损失较大;炭疽病于挂果、成熟期均易发生,造成大量烂果。防治措施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农业防治:做到温汤浸种消毒、保证育苗床高温低湿。大田种植时要保证土壤能排能灌,始终保持土壤湿润。(2)化学防治:疫病用杜邦克露等喷施,高温雨季浇水前应667 m2撒施96%以上硫酸铜3 kg,然后浇水。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喷50%混硫悬浮剂500倍液,7~10 d喷1次,连续2~3次。
4.4.2 害虫防治 害虫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菜青虫。蚜虫可用10% 吡虫啉3 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菜青虫可用40% 毒死蜱1 000倍液喷雾防治。生产中注意交替用药,以免害虫产生抗性。注意农药使用有安全间隔期,一般低毒农药施用后7~10 d才可采摘。
4.5 采收和晾晒
4.5.1 采收 线椒在价格高的时候可以随时采收,如价格低可同朝天椒一样在辣椒颜色深红、角变软、完熟时再采摘。采收分3~4次,一般在椒角长红后,再等7 d采收,以防晒干后形成花壳。如来不及采收,朝天辣椒应在霜降后连秧拔起,晾晒3~5 d堆垛,待遇冬闲时陆续收摘上市。注意刚收获的果实不要直接放在水泥地上曝晒。
4.5.2 采后处理 (1)干制:①晴天日晒;②阴雨天火炕烤干。(2)分类贮藏:干辣椒应分类贮藏待售,一般分为全红椒、柿黄椒、花壳椒和干青椒4级。分类后用编织袋盛装,每袋20~30 kg。
5 共生期管理
无籽西瓜与辣椒需肥力强,比单种西瓜或辣椒施肥量增加20%以上。共生期病虫害防治,西瓜以病毒病、炭疽病、疫病和蚜虫为主,兼防辣椒病毒病、疫病。
参考文献
[1] 范育明,贾金川,董礼花,蔡建,严华. 早春西瓜与辣椒套种栽培模式 [J]. 上海蔬菜,2008(4): 67-68.
[2] 邹学校.我国辣椒的栽培季节与种植模式[J].中国辣椒,2002(3):34-37.
[3] 何 楠.无籽西瓜栽培技术[M]. 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8.
[4] 张保东,芦金生.西瓜甜瓜新优品种栽培新技术[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14.
[5] 别之龙.西瓜优良品种与丰产栽培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6] 牛庆伟,孔秋生,黄 远,等.带菌嫁接工具对西瓜嫁接苗BFB发生的影响及防治方法[J]. 中国瓜菜,2012,25(6): 1-4.
[7] 徐志红,徐永阳.甜瓜细菌性果腐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瓜菜,2005(5): 33-35.
[8] 牛庆伟,孔秋生,黄 远,等.带菌育苗基质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发生的影响和药剂筛选试验研究[J]. 中国瓜菜,2012,25(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