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静 吕华
中国画有三科:人物、山水、花鸟,与山水画借景抒怀、花鸟画托物言志,间接折射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思想相比,人物画最直接、最适时地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思想,最贴切、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的现实生活,集社会性、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人类时代精神的产物,最具时代感。
我们可以从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纹饰开始证明。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以陶器为载体,用红、黑、白等颜料画出各种纹样(几何图形、植物、动物、人物),不为别的,只为将自己从劳动生活中获得的认识、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和对未来生活的某种愿望。如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彩陶舞蹈纹盆》,就以手拉手欢舞的图案,记录了当时人们在水边群舞,举行盛大集会的热烈场面;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以人面和鱼纹组成的图案,表现了以猎渔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先民们,期盼共同富足的美好愿望,和以鱼为图腾崇拜的精神世界。
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统治者需要一种能推行教化、维护统治的工具,他们想到了最易让人们看懂,最能触动人类灵魂的人物画。春秋时,统治者以“肖像画”来“明镜以察行,往古者所以知今”;汉时统治者以“肖像画”来“成教化、助人伦”。东汉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批评家王充在《论衡?须颂篇》中谈及“肖像画”的社会精神作用时说:“宣帝之时,画图汉烈士,或不在画上者,子孙耻之。何则?你祖不贤,故不画图也。”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道教的日渐盛行,“宗教化时代”开始,反映在宗教思想影响下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画作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了人们思想行为的道释画,比如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壁画。
不过,人物画之“成教化、助人伦”的精神统治作用,到了政治开明,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相当活跃的唐代,开始消减,统治者希望将自己的丰功伟绩记录下来,借画记史,传于后世,他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最能真实呈现现实场景的人物画,开始命画师以人物画记录重大政治事件。如画师们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反映唐王朝与各民族融洽相处的《职贡图》、《西域图》、《外国图》;反映唐太宗虚心纳谏之美德的《魏徵进谏图》;以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接见前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之场景,来记录文成公主进藏和亲,从此奠定汉藏边境和平基础之史实的《步辇图》等。这些真实记录现实场景的画作,弥补了文字表述事件不直观的缺陷,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图像史料,不愧“史画”之誉。
唐代的人物画还有一个分支--“宫廷仕女画”,这是宫廷画师在冲破只为皇权服务之思想束缚,萌生要呈现自己关注的有趣的现实生活的艺术愿望的产物。宫廷画师在为皇权服务之余,将目光投向宫廷贵族女性的日常生活,真实地记录唐代宫廷贵族女性的现实生活,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她们的精神面貌,如描绘天宝年间杨贵妃的妹妹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带随从出游场景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张萱),描绘宫廷贵妇捣练、络线和缝制等劳动情景的《捣练图》(张萱),描绘宫廷贵妇闲逸生活情节的《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调琴啜茗图》(周昉)和《唐人宫乐图》(佚名)等。
到了宋代,宫廷画师们在完成政治纪实、军事记事和记录宫廷文化娱乐活动等政治任务之余,把目光投向了宫廷之外,开始关注百姓生活,反映和表现下层人民和城市平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后人将这些画称为“风俗画”,如李嵩描绘挑担货郎走街串巷叫卖生活的《货郎图》、描绘民间艺人街头巷尾表演木偶戏艰辛生活的《骷髅幻戏图》,刘松年描绘茶贩在街头斗茶有趣场景的《茗园赌市图》,李唐描绘走访郎中为村民治病生活场景的《灸艾图》,王居正描绘乡村妇女生活场景的《纺车图》等。
元代,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致使大部分汉族文人士大夫在政治上难以施展抱负,文人士大夫们开始以画抒情明志,隐述自己的思想。如王绎(元末著名肖像画家)和倪瓒(元代画家、诗人)合作的《杨竹西小像》(王绎画像,倪瓒补松石),就以面相清癯而磊落有神的杨竹西(杨谦,南宋遗民,不屑入世,长期隐居江南,与倪瓒、王绎等人交往密切)头戴乌帽、身穿长袍策杖缓行于山间松林,来隐颂杨竹西在宋亡后,身着野服,不肯趋炎附势的气节和情操。这类画作,让后人看到了元代政治的专横,同时也让后人品到了“画外画”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明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人们在屈辱中不断觉醒,具有一种反抗精神,画坛也受之影响,反映时代精神和现实生活的画风又逐渐兴盛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人物画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画家们可以敞开胸怀,描绘自己热衷的题材,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发展、文化改革、民族大团结等大事记,描绘普通百姓的工作、生活场景。如陶瓷美术家赵惠民在景德镇莲花塘实地采风创作了粉彩瓷板画《愉快的假日》、陶瓷美术家王云泉在景德镇人民公园实地采风创作了粉彩瓷板画《公园揽胜》、陶瓷美术家王晓帆在农村实地采风创作了粉彩瓷板画《物资交流大会》、陶瓷美术家章文超根据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大事记创作了新彩瓷板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等。
总之,中国的人物画,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时代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
笔者从事瓷上人物画创作多年,一直在研习前辈的画作,一直在关注祖国的大事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在中国人开始全力实现“中国梦”的大背景下,细心观察身边发生的变化,用自己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真实地呈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像前辈一样,为我们的后人记录描绘好我们所处时代的故事,让我们的后人能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工作、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