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珠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供电企业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关系到企业长远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员工技能培训、职业生涯管理、薪酬激励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提升一线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
关键词:岗位胜任能力;职业生涯管理;技能培训;薪酬激励
一、新形式下供电企业一线员工队伍特点
(一)一线技术骨干断层明显,创新能力急待加强。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智能电网不断推进,电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一项工作被分割成多单位、多班组、多岗位、多节点、多步骤的完成,不利于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技术骨干断层明显。一线员工大多从事单一的重复性工作,缺乏整体、系统的训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受到较大压制。
(二)技能水平较为薄弱。
近年来,由于国家高等教育较为倾向理论、知识教育为主,招聘的新员工技能水平较为薄弱。虽然,加强了新员工入职培训,建立实训基地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师带徒、技能调考等各种方式,但培训效果不够明显,针对性不强,一线员工整体技能水平提高有限,技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三)较强的流动意愿自主性和更高的追求。
简单的重复性工作不具有挑战性,降低了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大部分新进员工对一线工作岗位的归属感不高,工作一段时间后向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流动的意愿较为强烈,基层骨干流动频率较高、制约了生产技能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一线员工队伍管理难点剖析
(一)一线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单一,技能人才培养不足
高学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较高且强烈的期待,但是企业职业发展通道却相对单一、管理岗位编制较少,只有少数员工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取得职业发展,这或多或少打击了一线员工的期待和渴望,使人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遭遇瓶颈。
(二)教育培训未能深化,员工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培训体系还不完善,手段不够创新,培训的效果还不明显,培训的评估体系还未真正建立。在员工升职培训、心智培训方面还没有正常开展,员工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三)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不能打破平均主义
绩效考核体系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只强调企业对部门或对关键、主要岗位的一级考核,部门对个人的考核相对欠缺;二是考核结果的应用单一化,如仅在评优、加薪、岗位交流方面应用;三是平均主义倾向很严重,“大锅饭”现象仍然存在。
(四)薪酬、福利制度缺乏长远规划,激励机制缺乏创新,
供电企业虽已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多年,但现有薪酬结构仍旧不够规范,激励导向不明晰,员工对内部分配关系的满意程度较低。技能水平较高、承担工作任务较多的员工与一线员工在绩效薪金的分配上差距很小,对员工提升绩效和能力的激励导向作用有限。先行的福利制度多为政策的延续,基本均按照普惠性的方式对全体员工平均发放,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导致工作热情较低下降,对企业的激励导向不认同。
三、一线员工队伍岗位胜任能力提升对策
(一)打造多元化员工职业发展通道,
设立“管理、技术、技能、劳模”四个通道,涵盖了25个专业,每个专业按照不同的业务技术水平设立了十个级别的人才序列,不同的人才序列相对应享受不同的薪酬岗级待遇。“四个通道”拓宽了各类员工的职业发展晋升空间,打破了传统以学历、资历为主要依据的做法,注重专业积累、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建立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的人才机制,形成了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员工职业发展机制。改变了过去不同专业员工都在管理通道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使一线员工在职业晋升和事业发展上有了更多“盼头”,结合自身条件,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有所作为。初步形成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次衔接、数量充足的人才梯队。为拓展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引导员工多渠道成才,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各类人员职业发展通道,提升员工积极性和企业生产效率。
(二)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有效提升一线队伍技能水平。
“随着电网管理模式的优化和运行检修方式的发展,一线职工面临的实际问题日益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依靠传统的集中培训方式已难以满足职工们千差万别的培训需求。立足生产一线,以实际工作需求为导向的,科学制定培训课程,建立一套培训项目清晰、技能水平提升目标明确、统一的培训项目、统一的培训规范、统一的考核标准的培训考核体系,积极推进生产一线技能培训标准化建设。定期开展技能考核,制定技能考核结果应用制度。将职工的技能开发、培训、考核环节与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分配制度直接挂钩。营造职工愿意学、主动学、乐意学的培训氛围,全面培育“学习型”人才,有力地保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落地应用。
引导职工创新思维,精心培育“创新型”人才。采用专项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积极开展互动式、开放式的技术改造,结合QC创新创效活动、技术攻关等活动加强理论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培养职工用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施全面薪酬战略、提升福利管理水平
汲取供电企业近年来薪酬分配制度研究成果,结合公司建立覆盖全体员工的统一的工资分配制度。根据“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背景和电网企业特点,构建了包括劳动复杂程度、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4大因素,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安全责任和经济责任等18个子因素的岗位评价模型,突出岗位价值,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设置一线班组绩效工资倾斜系数,鼓励青年人才、特别是技术骨干安心扎根一线。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常态化晋升机制;建立能力评价体系,实现薪级的动态调整。确保薪酬分配科学合理、公平公正。逐步尝试将能力贡献积分应用于员工福利等间接薪酬管理。结合能力贡献积分与员工福利挂钩尝试取得的经验,逐步引入员工弹性福利机制。
(四)实施全方位绩效管理体系
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员工职业发展体系与薪酬机制的同步建设。实行绩效管理与员工能力培育、事业发展、工作生活关怀等相结合。明确人力资源激励导向,优化薪酬结构,理顺分配关系。充分运用工作激励、学习激励、成长激励、服务激励和精神激励等五个维度的非物质激励手段,实现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引导,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和员工长期持续共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生产是供电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提升供电企业一线员工岗位胜任能力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长期持续共同发展。(作者单位:国网福建石狮市供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维政,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
[2]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杰弗里·梅洛(Jeffrey A.Mello)著.吴雯芳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60-75;120-127.
[5]趙署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