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昕
摘 要: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促进了网络经济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国际贸易领域也因此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网络经济发展而来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网络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经济;国际贸易;影响;策略
网络经济是信息网络化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现象,就是指通过网络进行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银行网络化、国际生产网络化、国际商务网络化、国际金融活动网络化、资源配置网络化等。网络经济的特点是:全天候运作、全球化、直接性、虚拟性、边际效益递增性、可持续性、外部经济性。
一、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造成的影响
互联网的使用导致了国际贸易活动的信息化和无纸化,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网络经济为国际贸易提供了虚拟的市场和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良好的运行机制与完善的市场环境,实现了国际贸易信息资源共享与跨国界的实时信息传递,都有效降低了国际市场盲目性、信息不对称和国际贸易的不确定性造成的经济损失。
(一)、促进了国际贸易新环境的形成
网络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国际贸易的商務场所,交易市场从现实的空间转变到了虚拟的空间,跨地域的交易不再受地域限制的影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经济完成了全球贸易的统一交易,使国际市场的贸易资源得到了高效地优化配置。因此,网络经济使国际贸易在一个新的环境下实现了跨国界、零距离、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易,构成了现代化的贸易方式。
(二)、衍生出国际贸易的新模式——电子商务
大量的国际网络交易活动,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整个商务交易活动,使得网络经济为国际贸易带来了全新的商务工具——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以其综合性、电子化的运行方式构成了国家贸易的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电子数据、电子货币、电子管理。电子文件的应用使得国际贸易变得无纸化,改写了传统国际贸易中需要准备大量的书面单据、合同等文件数据的历史,电子商务使得整个国际贸易的全部环节都通过网络来逐步完成;交易的目的是货币支付,电子货币成为了电子商务的主要支付方式,其中包括:电子现金、电子支票、电子钱包等等。电子管理指的是国际贸易管理的电子化。例如: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商品配额实行的电子招标、互联网线上申请领取发放许可证、进出口商品的报关单联网核查、进出口商品的检验等等的国际贸易管理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
(三)、构成了国际贸易理论的新思考方式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中指出:各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导致了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的形成,从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中获得的资源价格差就是比较利益。而在网络经济形式下的国际贸易,全球各类行业的经济实体资本与技术市场的信息数字化,从而加快了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全球范围内的扩散速度,可得性增强。造成了发展中国家易于得到新技术、劳动力成本低的竞争优势,致使大量的产品生产与就业机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并且随着网络经济刺激下的高新技术的迅速传播,通用性技术得到采用,传统产业的劳动比重的降低,使得大大减少了传统产业劳动,发达国家的企业形成传统产业竞争优势成为可能。因此,国际贸易受网络经济的影响,由原来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转变为了网络经济可以迅速调整全球范围内的国家贸易生产形成的新理论的思考。
二、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发展策略
网络经济下的国家贸易,促进了电子商务贸易手段与上午那哦以规则的不断完善,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新的机遇、竞争与挑战。只有快速发展电子贸易适应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新形势。
(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提供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全新的运行环境,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我国新形势下的对外贸易重要基础。我国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网络运行速度慢,费用高等特点,严重阻碍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文件中指出:到2017年底,全国所有设区市城区和大部分非设区市城区家庭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30Mbps,基本达到2015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明确了要推动电信企业降低资费。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41]号)中指出:加快骨干网的建设、扩大互联网的国际出入口、扩充网络互联容量、建设高速宽带互联网、提高网络覆盖率成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提高对外贸易信息化水平
对外贸易的信息化水平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所在。包括对外贸易通信技术的应用、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能力经营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信息化水平,首先企业需要加快信息化企业的发展进程,建设好企业的内部网与外部网,实现企业的办公自动化;其次还要重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当前我国的网络人才呈现严重的外流现象,企业要制定出一系列的人才管理模式,以吸引电子商务与运营管理都精通的人才加入到企业发展中来,并定期加强对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为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打好基础,并提高对外贸易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
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实现需要各部门都实现电子化的基础上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目前,网络经济本身在发展中,也有许多障碍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不是尽善尽美,如网络结算、网络安全、网络贸易仲裁等,这些都会影响网络贸易的效率。国际贸易与其他的商贸活动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涉及的单位以及相关业务很多。如整个交易过程中涉及海关、银行、保险、运输、商检等,因此我国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实现,是在以上这些部门都实现电子化的基础上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随着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将为国际贸易带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前景。
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成为了互联网时代一种新的贸易手段,更加具有生命力,对于国际贸易宏观管理的改革与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的对外贸易要采取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外贸易的信息化水平、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并且要建立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网络交易的安全性。要加速培育成熟的市场,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科学合理地规范好社会信用环境,有助于网络经济下的国际贸易安全、稳定、高效的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胡焱彬.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国际贸易的成本—效益分析[J].电子商务.2006(11)
[2] 赵龙.网络贸易——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J].科技术语研究.2002(01)
[3] 何琳纯.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4] 高发群.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25)
[5] 傅俊卫,谢永红.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成本结构影响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