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豪
小学课程都内含着美的因素,数学课也无处不美。数学之美,体现在其本质美、逻辑美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之美,将数学之美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以美渗透数学教学课堂,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进而创造数学美。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重要问题。
一、挖掘数学之美,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本质美
数学既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美的课程。无论是数还是形,是概念还是模型,普遍表现出齐一、对称、简洁、平衡、比例等形式美的特征。而美的形式是美的内容的感性显现,感性是美的重要前提,美的感性形式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必经门户。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美育,必须注意从数学知识中挖掘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美的意境,捕捉美的视点,从而使学生领略到数学中千变万化的美。
1.深刻理解美的内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
哲学家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中的美。例如,简洁的阿拉伯数字,只用十个有限的符号就可以表示出无限多的数,用加、减、乘、除四个符号,就能准确地描述客观世界中四大基本数量关系;语言精练、形式整齐的“九九歌”,珠算口诀等,无不体现了数学中的简洁美。又如,在教学对称图形时,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的观察分析,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图形的对称美。还有同一道数学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采用不同的解题策略,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灵活简洁的解法,可以让学生领略数学解法美。我们应当不断地揭示并展示给学生,培养其审美的意识,陶冶其审美的情感,进一步培养其在数学上刻苦努力的良好学习品质,用数学的美内化为他们良好的情感品质。
2.积极营造实践条件,教会学生创造数学之美
创造美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美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思维,反过来,也能激发学生去创造美。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探索、创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创造数学美,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低年级补问题和补条件的应用题教学,学生会出现许多的方法。在诸多的方法中,就会有新颖的、独特的方法,这就可以说明学生在对美的追求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种创造美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增强学生审美意识
对于数学美,每个儿童都或多或少有所感觉,有所体验。数学教学就要依据儿童的这些经验,依照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模仿性强、爱美心不断增强的特点,力求将数学关系转化为一种审美关系,使教学活动期间的人得到美的享受。例如“9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教师可这样引入:“青青的草地上,跑来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正在向小朋友们眨着眼睛。”并问道:“有几只小白兔呢?”美的激发自然引起了小朋友对数学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儿童时代错过了的东西,到了少年时代就无法弥补,到了成年时期就更加无望了。”这一规律涉及孩子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美育。
三、强化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数学审美效果
语言作为教学的载体,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数学教师的语言要追求“逻辑严密,简洁明白”的艺术,所说的一切必须是有序的、需要说的,追求“既和谐又有节奏与幽默”的艺术,使学生留下美的感受和美的思念。数学教学语言也一样,需要有艺术感。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的语言必须体现以下几个维度:一是语言要准确精练,不能拖泥带水。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规范化,如吐词清晰,断句准确,坚持用全国通行的规范化普通话,这样既可避免教学语言出现所谓的“南腔北调”,又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二是语言要生动幽默,不能僵硬无味。尽管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其构成形式及其数量关系却以一定的“形”存在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力。三是要恰当运用体态语,不能僵硬呆板。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美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带着鲜明的感情色彩,学生置身于情感氛围中,不自觉地就会受到熏陶和感染。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美育、审美情趣的培养,能使学生头脑反应灵敏,身心得到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只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遵循美育原则,渗透美育思想。教师的授课不但会变得轻松自然,而且学生也会如释重负,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