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以来,中美两国之间的交往源远流长,赴美的中国移民则是两国交往的重要载体。不过,华人华侨在美国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饱经波折和苦难,完成了从“低人一等”到“模范少数族裔”的彻底
彼岸远人:初入美国的一代华人
19世纪60年代爆发的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制度被废除,南部种植园产业面临巨大的劳动力缺口。为此,庄园主们大量从加勒比海地区“进口”来自中国的“苦力”,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苦力”的生活与奴隶无异。
同时,伴随着美国南北裂痕的消弭,修建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铁路,也提上议程、上马开工。在修建铁路过程中,吃苦耐劳且聪明勤劳的华工依然是主力之一。
不过,同时涌入的还有东南欧以及爱尔兰的大量移民。在某种意义上,当时美国的华工与这些来自欧洲的新移民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大都贫穷,且无技能,从事的多是体力劳动。在以盎格鲁-撒克逊文化为主体的美国社会,尽管双方都居于社会弱势地位,但东南欧移民人数既多,且更善于利用美国政治的规则捍卫自己的权益。
他们通过游说议会,试图掀起反对华工的浪潮。在他们的描述中,华工丑恶狡猾、不择手段,与美国人争夺工作。最终美国于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规定除了留学和经商等少数情况外,中国人不得进入美国。并且,华裔一旦离开美国,即不可再进入。
面对这种情况,华人没有选择隐忍,而诉诸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1898年的合众国诉黄金德案。生于美国的黄金德回故乡探亲,但在返程时却被美国海关拒绝入境,黄金德诉诸法庭。围绕这一事件,美国最高法院作出了移民史上至关重要的一个判决,将原本保障黑人公民资格的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解释延伸为“凡是在美国领土出生者,即为美国公民”,黄金德胜诉。这也是今年美国大选中,川普等候选人争论不休的出生公民权问题。
无根可依:在歧视中成长的二代华裔
20世纪20、30年代,第二代华裔美国人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大多生于兹长于兹,生来具有“美国公民”的政治身份,自幼受到西方教育。但是,在主流社会的观念中,他们仍是二等公民,无法享受本应拥有的各项平等权利。从就学、工作到择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方面都受到排斥。面对种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他们的父辈可以视美国为他乡,而心怀故乡;他们却在自己出生国家里被视为外人,坠入几近于无乡可怀的境地。
在华裔聚居的加州,华裔学生无法和白人一起上学。白人家长将华裔学生视如蛇蝎,坚决要与之划清界限。因为财政预算有限,华裔学生才有权利和白人学生在同一间学校内读书。
当他们走出校门,参加社会活动时,又一重大门向他们关闭。“许多华裔少年儿童在公共休闲中心、剧院和俱乐部都面临隔离的待遇。华裔男孩和女孩的篮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排球队和足球队都受到隔离。华裔儿童通常只被允许使用部分娱乐设施。在大多数情况下,地方官员完全否定了华裔在白人的场地从事体育活动的权利。”在美国史上,民权运动前禁止南方黑人与白人一同乘车就餐的法律,统称为吉姆·克劳法。彼时,华裔在美国的境遇,与之何其相似?
这些饱受歧视之苦的华裔学生,即便通过勤奋和努力考上了大学,走出校门时却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但这并非因为社会上没有工作空缺,他们面临的是种族歧视所造成结构性失业。例如,华裔女性在寻找工作时就受到严重的歧视,“当她们试图在中国城外找到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时,她们往往会被告知,‘我们不雇佣东方人或者‘我们的白人员工不愿意和你一起上班”。显然,华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往往陷于中国城一隅。即使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也难以上升为中产阶级。
走上台前: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华裔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爆发,中美两国政府为了抵抗共同的敌人进行了合作。1943年,在罗斯福总统等美国政界人士的努力之下,美国废除了延续数十年的《排华法案》。与之有关的各种入学、就业和住房等方面限制政策也因此取消。华裔美国人的地位提升,由此得以走出“中国城”,真正踏入美国主流社会。
当时的华裔参加反法西斯战争,支援中国抗战的途径主要有三。第一是为中国抗战募集资金。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美国的华侨就已经开始积极为国募捐,支援抗战。第二是参加军事工业,为打击日寇制造兵器和弹药。在战争期间,许多男人走上战场,武器弹药的需求骤增,军事工业亟需大量有生力量。因此,大量美国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工厂,填补上前线的丈夫和儿子所留下的岗位。许多亚裔美国妇女也从此获得在外工作的机会。第三则是直接参加美国军队。其中许多人则以美军的身份,第一次回到父辈的故乡中国,与万千中国同胞一道抵御日本侵略。显然,在原先《排华法案》的政策框架之下,后两种途径不可能实现。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他们在保卫中国和美国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待至战争结束,他们从军队走向了社会。他们开始走出自己的族裔圈子,在中国城外买房与工作;或是进入大学,并在毕业后跻身收入较高的专业人士之列。
不过随着冷战格局的形成,出于意识形态阵营的不同,中美关系暂时恶化。此时,由国民政府选派,通过庚款等途径赴美深造的留学生,发生了意见的分裂。“两弹元勋”钱学森、邓稼先等人选择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其他如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和李政道则选择在美国定居。除此之外,部分与国民党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选择离开大陆,经由香港台湾等地前往美国。显然,这一批从中国而来的“第一代”移民,相较于19世纪后半叶的“第一代”华工,受过良好教育,且经济条件较好,因此他们在美国主要从事的并非社会底层的工作,而是医生、教授等专业性工作。与此同时,他们与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后逐渐融入美国社会的二代华裔一起,成为华人在美国的新一代形象代表。
当然,从今天的角度看,华裔乃至整个“亚裔”被认定为“模范少数族裔”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在重视平等的美国社会,被定义为“优势”群体,往往意味着福利、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变相歧视和苛刻对待。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从“低人一等”到“模范少数族裔”正是华人不懈努力和斗争的结果,值得今人了解。(澎湃新闻网 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