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千校一面大而全”粗放发展模式下,高校的吸引力在下降,同质化的教育只会加剧生源的流失,如不改变高等教育的现状,生源危机或将继续发酵。
2015年高校招生工作已落幕,在全国高考生源数量低迷之下,不少省份迎来“招生危机”,计划招不满的情况已由高职高专、独立民办学院向二本院校蔓延。受访专家表示,高校招生已从“卖方市场”逐渐演变为“买方市场”,生源不足将成为高校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政府应及时引导、支持高校推进综合改革,激发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教学质量、倡导特色办学。
生源多年降,高校招生“慌”
随着考生的逐年减少,全国高校生源危机已经凸现。
据了解,2015年,湖南高考人数5连降后小幅回升。湖北高考人数从2009年开始连续7年下降,2015年与2014年相比下降比率为8.51%,居历年之首。而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67816人报名参加高考,这是自2006年报考人数达到12.6万人后,北京高考报名人数连续第9年下降。“就全国而言,全国高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顶峰,为1050万考生。随后全国考生数量出现5连降,2013年只有912万。”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叶显发说。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5高招调查报告》显示,河南、山东、广东等多个省份,已连续四五年未能完成招生计划,尤以二本与三本院校最为突出,有的省份超过10%的招生计划无法完成。
部分高校减少招生数量以确保生源质量。近十年绝大部分的985高校本科招生计划都有小幅度下降。同时,不仅是本科高校,个别优秀的专科院校也在适时地减少招生计划。
据了解,如今部分高校已经面临“生源荒”,计划招不满的情况已由高职高专、独立民办学院向二本院校蔓延,二本院校均出现两轮征集志愿的情况。
生源危机导致一些院校招生困难。一所三本院校分管招生的副院长表示,2008年和2009年,他们学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还是100%;但2010年下降了两成,2011年更是猛降了五成,“最后是通过不少‘技术处理手段才勉强完成招生计划”。
这也导致院校一再降低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湖南近年来为了帮助高校尽可能完成招生任务,多次征集志愿、降低分数,但部分学校仍然“招不满”。
更为严峻的是,根据人口出生率分析,参加高考的18岁适龄人口的最低点尚未到来,下跌趋势还将持续到2018年-2020年前后,高校生源不足问题还在持续发酵。
招生“冰火两重天”拷问教学质量
生源紧张让高校招生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湖南教育考试院普招处处长成俊杰介绍,重点高校分数线一再走高、录取紧俏,而部分办学质量不高的二本、三本高校则少人问津。还有些优质高职院校招生很旺,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但也有很多高职院校招生计划录不满,出现了“吃不饱”的现象。
在专科院校中,民办高职高专的“招生危机”更加明显:录取分数较低,在生源的抢夺上无法和公办本科院校形成竞争;办学条件有限,就业率、声誉和享受的政策扶持无法和公办本科院校相比;生源不足进一步局限了学校的发展乃至正常运营;为了维持自身运转,保证招生数量,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下滑,这就进一步加大了高职办学的难度……
有专家指出,在我国很多高校,特别是一些专科院校及民办高校,他们能享受到的财政支持非常有限,学校的正常运转主要依靠生源缴纳的学费。在一些地方院校的收入结构中,学生学费收入占到30%-40%,这就意味着一旦招不到足够的学生,或者学生报到率偏低,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经费总额,不仅会对教学开展、学校运行带来挑战,甚至危及学校生存。
“这对高校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未来高校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成俊杰说。
高校“洗牌”将倒逼改革
不少专家指出,如今“考上好大学”已取代“考上大学”,成为许多家长和考生的目标。而高校从过去的“我选择”变为现在的“被选择”,其教育结构类型的不够合理、部分高校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同质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就愈发鲜明地暴露出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在高校“千校一面大而全”粗放发展模式下,高校的吸引力在下降,同质化的教育只会加剧生源的流失,如不改变高等教育的现状,生源危机或将继续发酵。因此,不管是高职高专,还是本科院校,都亟待找准自己的“定位”,培养特色专业、优势专业,从大众化发展转向特色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就业质量,形成自己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中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斌指出,在招生压力不断增加,甚至211院校也面临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尴尬境地下,一些优秀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因为自身定位优势使得学校就业状况良好,吸引了许多学生就读。这启发不少高校开始从自身找原因,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出路。高校想要生存发展,关键是要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学生就业能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政府应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同时可以借此推进高考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比如加大办学自主权,根据需要设置学科和专业,同时实行学分互认等制度。
实现教育公平、注重挖掘潜在生源也非常重要。成俊杰指出,如今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地区的农村学生,往往中学毕业就直接工作,他们是高校生源流失的重要人群,“应该采取措施努力保持住这批想读书却读不了的孩子,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另外,在录取机制上也应当调整,尽量完善录取机制,让考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湖南近年来多次采用补录、征集志愿的招生方式,以减少因志愿填写不当而落榜的学生。”
(《半月谈》2015第21期 谢樱/文)